小時每逢端午節,家家戶戶門前常會插著一束植物:有榕樹的枝條、還有細細長長的草葉(菖蒲),以及一些看起來有點像菊花葉片的帶著香氣的葉子。那時還小,不怎麼關心為什麼門上要有那些植物,更關心粽子什麼時候可以吃。
在不同的情境中再次接觸到那些帶著香氣的葉子—艾草—時,我已是個大一新生。在學校的「中醫概論」課程中,老師帶了灸條來讓我們體驗一下。還沒有點火燃燒的灸條香氣撲鼻,拿在手上,連手也沾染了它的香味;以打火機點燃後,冒出來的裊裊輕煙雖然還是很香,但卻有一點點刺鼻。
艾草(Artemisia argyi )是菊科蒿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廣泛地分布於亞洲、南北美洲、大洋洲與中國。在台灣,除了艾草以外,還有廣泛分佈於全島平野及低至高海拔山區向陽開闊地的野艾(Artemisia indica Willd.,也稱為五月艾)[1],[2];野艾的香氣與艾草類似、藥效也差不多,因此在台灣這兩種都有使用。一般中藥房以及中藥方劑裡的是艾草,野艾則廣泛用於艾草粿等食品[3]。除了艾草與野艾,在加拿大、蒙古、俄羅斯、北美洲、大西洋、歐洲、美國以及中國大陸的青海、新疆、四川、甘肅、陝西等地,另有同屬的北艾(Artemisia vulgaris )。北艾不是藥用植物,僅在歐美各國與其它四種香草混合後(稱為gruit)添加於啤酒中。另外,民間也使用同科不同屬的蘄艾(Crossostephium chinense (L.) Makino.,俗名芙蓉)。蘄艾的葉片上下都是灰白的、艾草與野艾只有葉片的下表面是灰白的,一看就可以知道是不同的植物[4];倒是艾草與野艾較不易區分。大致上,野艾植株稍矮、葉子的側裂較多較深[5],[6];在台灣看到的應該絕大部分是野艾。艾草的葉片富含精油,只要輕輕揉搓,就可以聞到它的香氣;花期是每年七到十月,一般在夏季未開花前採摘葉片曬乾使用[7](古代在五月五日連莖割取曬乾[8]),有止血、解熱等功效;台灣的原住民族則將艾葉與生薑捶碎紮在頭部治頭痛、以葉片煎汁來治療眼睛的疾病[9]。古代的人認為艾草要陳年的好,陳放越久的治療疾病的效果越好,所以孟子用「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來形容問題很嚴重不容易解決[10]。
不論是艾草、野艾,因為分佈廣泛,人們很早就懂得使用它們了。《詩經》裡就提到「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11],《楚辭·離騷》裡更是多次提到艾草,如:「戶服艾以盈要兮,謂幽蘭其不可佩。」[12]、「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為此蕭艾也。」。由於艾草(尤其是野艾)植株強健、很容易存活,雖然是很重要的藥用植物,在《離騷》中卻常被用來比為被輕賤的角色。也因此,在成語中有「蘭艾同焚」來比喻不分好壞都同歸於盡;另有「蘭艾難分」用來形容好壞或敵我不容易區別的狀況。
艾草除了可以內服,在中醫還是針灸治療中的「灸法」不可或缺的工具。艾草的葉片曬乾後製成艾絨或艾條,隔著紙板貼在穴位皮膚上(溫灸)、或是整團放在針上再點火燃燒(針上灸)、或直接以燃燒的艾條貼近穴位(艾灸),是中醫治療中很重要的療法之一。艾草究竟為何會被用來作為灸法的工具,根據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李建民研究員的考證,可能是從甲骨占卜得到的靈感。由於艾草富含精油、乾燥後容易燃燒,在古代可以用冰製的透鏡或青銅製的凹面鏡(陽燧)聚焦所產生的熱來點燃乾燥的艾草,由此得了「冰臺」的古名;而將揉成小團的乾燥艾草放在龜板上燃燒、引發裂紋並由裂紋的走向、深淺來占卜吉凶之時,或許因裂紋的形狀類似人皮膚表面的血脈,由此發展出以艾草燒炙皮膚的灸法[13]。最早的醫書—在1972年長沙市郊馬王堆三號漢墓中發現的《馬王堆帛書五十二病方》—中也僅有灸法而無針法[14],間接地支持灸法的發展先於針法的這個說法。有趣的是,台灣原住民族中的賽德克族與太魯閣族人,也會利用乾燥艾草(這裡的應該是野艾)容易燃燒的特性來作為火種引火,以便引燃薪柴,只能說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吧[15]。
因為乾燥的艾草只要用透鏡或凹面鏡折射陽光所產生的熱能就可以點燃,在崇敬太陽的古代,艾草的火成為「天火」的化身;於是艾草便成為能袚除不祥之物的神奇藥草。究竟何時艾草成為端午節的應景植物之一呢?最早的紀錄出現在西元六世紀的《荊楚歲時記》:「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四民並蹋百草之戲。採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今人以艾為虎形。或翦綵為小虎。粘艾葉以戴之。」[16]。也就是說,最晚從西元六世紀開始,人們便已在五月五日配戴艾草製作的物品來驅逐毒氣了。至於為什麼是五月五日呢?應是因一般農曆五月都已進入盛夏,夏天天氣炎熱、病菌容易滋生,各種蟲虺毒蛇也都出來活動,所以選在這一天辦理是很適當的。
艾草除了可以用來灸療與藥用以外,客家人的「豬籠粄」與台灣人的「草仔粿」也都會添加艾草(野艾)以增添香氣[17],[18];不論是豬籠粄或是草仔粿,都是以糯米粉揉成外皮內包餡料(蘿蔔乾或蘿蔔絲、豆干等)蒸熟製成,客家庄在清明節前後製作的豬籠粄外皮會添加艾草,因此又被稱為「艾粄」,早期清明節打艾粄是客家庄必作的事[19];而草仔粿除了有加艾草的版本[20]以外,還有加鼠麴草(Gnaphalium luteoalbum L. subsp.)的版本[21]。鼠麴草與艾草、野艾同屬菊科,有特殊香氣,用來製作草仔粿也很受歡迎。古代的房屋因為常有鼠麴草生長在屋角,使它又有「厝角草」之稱[22],我小時候也聽過長輩把草仔粿稱為「厝角粿」,當時還覺得為什麼這種好吃的點心要叫做「厝角粿」,難道都只能在屋角製作嗎?最近(2018年5月)衛福部中醫藥司計畫制定「得供食品使用中藥材分類及品項」草案,將可做食品使用的養生藥材,依照安全性和傳統習用性分五類管理,其中第4類包括肉桂、紫蘇、艾葉、蒲公英,規定僅限於茶包使用;第5類包含五味子、丹參、番瀉、苦橙、余甘子則計畫限制一日食用量等[23],引起民間熱議,有民眾擔心是否從此吃不到草仔粿了?其實中醫藥司規範的是記載於藥典中、種小名為argyi 的艾草,台灣民間使用的都是種小名為indica 的野艾,根本不用擔心草仔粿會消失喔!
[1] 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2003。台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ISBN 9570153210。P.446-7。
[2] 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2002。台灣原住民藥用植物彙編。ISBN 9570121866。P.397-8。
[3] 慈濟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賴尚志老師。
[4] 陳金火、黃世勳、吳坤璋。2013。台灣常見易混淆中藥材圖鑑。ISBN 978986890253。P.58-9。
[5] 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2002。台灣原住民藥用植物彙編。ISBN 9570121866。P.397-8。
[6] 張永勳、何玉鈴編輯。台灣中藥典圖鑑。ISBN 9789860388800。P.102。
[7] 國家藥典委員會 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編著。2010。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藥材及原植物彩色圖鑑(上、下)。ISBN 9787117129275。P.267。
[9] 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2002。台灣原住民藥用植物彙編。ISBN 9570121866。P.398。
[11] 《詩經•王風•
采葛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畫
[15] 鍾明哲、楊智凱。2012。臺灣民族植物圖鑑。晨星出版。ISBN 9789861775906。P.42。
[17] 鍾明哲、楊智凱。2012。臺灣民族植物圖鑑。晨星出版。ISBN 9789861775906。P.43。
[18] 潘富俊。2017。成語典故植物學。貓頭鷹。ISBN 9789862623145。P.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