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訂閱後4個月,The Affairs在2018年3月出刊,至今累積了8份。每次到系辦拿報紙時總覺得這個時代還這麼做真的很古典,總有種小時領國語日報的時光錯置(包括那時翻著柯國隆與無敵鐵金剛盜版漫畫的回憶)。
也忘記訂了幾期,會續訂嗎?大概會。
也許紙本跟人類文明的千絲萬縷使然,尤其是報紙獨特的味道、觸感,翻閱的手勢手感還有摺與疊的順序,如果沒在這數百年間的翻閱經由手指成為文化基因(鉛中毒?),至少也是清楚的圖像記憶。
選輯的內容當然是文青美學的,環境、文藝、社會,深度與廣度也足以在每個月收到後找個幾個早上細細閱讀;尤其登山專欄更是山海之國應有的堅持。然而,原先提及的「製作數位內容供讀者透過網路閱讀」如果所指的不是facebook上的公告的話,那只能說期望落空了,目前。
當時會贊助除了好奇聶永真設計的記者簿長怎樣外(不過一收到就不知道塞到哪去了),也包括了線上、紙本並刊那句話讓人好奇會是怎樣的操作方式(
並試著在系刊中嘗試)。就如原刊內容所說的。
p.s., 當然一直知道周偉航的一人雜誌社《
渣誌》,不過另談。
而今,系刊《Quemoy & Architecture》在參與的幾位終於同意在此建立
線上平台後又多走了一步。未來在滿足了
出版專題的申請條件後,便會正式於此建立線上的系刊。再一步。
到時應該就可以走出小島小民小系自己的步調了。
原刊內容:
集資開始隔天的7日晚上已經超過目標250,800元。目前59小時,集資金額已達$1,859,300元(1549%),而集資時間還有還有46 天。
The Affairs《週刊編集》的內容發行將會透過數位媒介並結合實體出版。初期每月出刊,未來將於每雙週發行,並將製作數位內容供讀者透過網路閱讀。(計畫發起人 The Affairs 週刊編集,2017)
這樣的設計應該不是史來第一,畢竟這個時代這麼做已是理所當然,但大概會是島國前3名。接下來就等明年中的第一刊發行了(好久啊)。
也許是開始編輯新生手冊的淵源,也慢慢地對刊物的編輯程序、內容以及影響感到興趣。同時,也因為印刷門檻降低、文書軟體普遍、網路訊息快速種種技術上與社會上的時代轉變,地方的、另類的、專題的刊物訊息頻繁地出現在資訊圈中。這樣對刊物編輯有了更強烈的興趣,並較為積極地閱讀、購買,也一直試著在編輯與出版流程上找尋可能的實驗/研究方法。這是一事。
按下贊助的同時,也同時對自己這樣的「購買」行為感到奇妙。對於集資、共籌前一陣子也談過一輪,最近因為達到3000%募資目標金額的手搖杯又濺起另一波漣漪。這也是一,不過倒是沒那麼有興趣,僅對自己這樣,明明東西都沒看到摸到(上次是玻璃杯),也不知道能不能生出來(玻璃杯似乎拖了快半年才出貨)卻還是掏錢的心態感到有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