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刊《Q&A》最新一期出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早餐桌上的讀報時間

啊,那個,逗點不能出現在每一行的最前面吶

本期內容

  1. 專題:畢業設計10年專訪
  2. 專題:案例分析,以大二社區圖書館設計為例
  3. 系學會會務報告:系學會組織再造計畫、熊本城震災修復支援
唧唧復唧唧,系刊終於在校慶園遊會中面世了。內容生產並不是件輕鬆的工作,不論這內容是文字或是設計。對此,主編的2位文書組成員肯定是腦力耗竭,值得好好效法偵探L去吃頓華麗的甜食下午茶。
那麼來約略地介紹一下本期的系刊內容吧。

系刊為何

系刊出版目的之一為蒐集、呈現、討論系上師生所共同關注的話題,並藉此連結系上師生(至少該是學生間)的情感。而系學生會的會務也有必要藉著系刊的發行報告概況,比如說最近以及即將舉辦的活動(耶誕趴踢之徹夜衝圖之類的)與營運的說明,如這學期系學會所提出來關於改組的原因與目的期望等。
鑑於常有的組織缺陷(僅系會班為幹部、分工不明、訊息不明、橫向連結不足等),以及大學或是建築系常有或許也應有的離心、孤傲,系學會營運總是吃力不討好的工作。
這可理解;對部分權力者而言,也是該鼓勵的現象。
系學會若思考為全系師生的人力資源管理組織的話,在系學會中所能學習到的除了(以前威權時代)大學時常強調的領導統御外,也包括了分析、計畫、執行以及理解協調統合的實務經驗。第二點在當今的社會已是重要且必備的專業能力之一。畢竟現在還有誰有資格「領導」、「統御」,憑什麼?
還有,或許更重要的是:在學院中,除了專業能力的訓練之外,更是嘗試、失敗、修正、再試誤的場所。畢竟當下無經驗不可的業界生態,有多少失誤的機會?而藉著系學會承攬各項任務的機會,練習著犯錯、練習著協調、練習著串聯與並聯,也是為了未來儘早離家獨立(省得聽那些一再倒帶的嘮叨)儘早累積職場經驗的機會。
系學會當然也該試著思考並嘗試更適切的組織方式,好回應這個時代的特質,不管是這時代學弟妹的脾性(中二度、傲嬌度)、或是這時代不同的學習方式,也包括了對應這個時代更要求的實物實作與社區參與所應有的烙人技巧。
系刊,當然也該討論我們的系學會該是什麼樣的系學會、我們該是什麼樣的建築系。

畢業設計10年專訪

看來這將是下一任系學會的主要任務之一,因為只採訪了2位,也僅刊出1位的專訪。
系上自2009年至今的畢業設計,其中共有9屆畢業作品,至少有教員充實、金班馬班、五年制這3個體制對畢業設計所造成的影響。而專訪教員是其中一種理解這10年間變化的方式。
讀過這專訪的感想只有:這受訪人似乎一直跳針吶。
而主編把口語語癖這樣直白的呈現出來倒是一種有趣的方式。

案例分析專題

但是隔空畫畫,還是拳拳到肉?如果只要比劃那為何每個題目都會這麼要求?
各組指導有各自重視的訓練方向;計畫書的擬定者這組,不論願不願意,畢竟得按著要求進行的。這篇分析的作者便為此而整理出一篇針對桃園大湳、新北北投、北京梨園、台東青林、桃園龍岡、台南鹽埕等公私立、專注於服務社區的幾個圖書館案例的深入分析實作。
從下學期開始,二年級的2個設計都會以同樣的標準、同樣的深度要求各位同學具學術意義地回顧多代住宅(看來要來整理案例了)與社區圖書館。
希望預習準備的各位,請儘速向系學會洽購。

今天成為方格子作者,以此篇誌之。
avatar-img
149會員
690內容數
#金大建築15歲 +4了!畢業設計相關的文章,不論是自己的畢業設計、參加宜蘭大評圖的心得、或是相關書籍的閱讀心得,都請在「準備發佈」裡的關鍵字中加上「金大建築15歲」。讓我們來好好回顧我們所接力走過的15年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研究所在做什麼? 設計系有需要唸研究所嗎? 唸完研究所可以做什麼? 很難畢業嗎? 已經大三、大四快畢業的你是不是也有相同的疑問? 雖然說我也沒辦法給你肯定的答案,但分享這一年的研究所經歷, 也許可以讓你思考一下自己是否有需要繼續攻讀!!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討論大學設計系學生進入職場的優勢與能力,並提出了在大學四年應該要培養的能力。作者分享了自己的分析,認為大學設計系學生應該要把握機會發揮自己的創造能力,成為一位maker。文章內容鼓勵學生勇於實踐自己的想法,並給予了具體的建議和示例。這篇文章對於設計系學生來說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對於建築系學生畢業評圖的一些觀察和看法,並提到了對於在畢業設計上勇於創新的認可,以及對於擬建築題材的吸引力和挑戰。作者也提到了對於擬建築應該做到的事情和討論的程度,並和宮崎駿的神隱少女進行了類比。(懶得打給AI發揮)
Thumbnail
  又到了畢業評圖的季節,看了網路上近三年「IEAGD建築系畢業設計國際展覽」的大評圖,評圖委員不乏非建築科班出身的業界人士,說好聽是跨領域的交流,卻恰恰反應出建築評圖的「無效性」。效果跟《解答之書》差不多,即各取所需;委員取他認為重要的討論、給意見,學生取他認為有用的意見或他理解的部分回應
Thumbnail
  此訪談對象雖是大五畢業設計的指導老師,但這些問題不只是給老師的,更是給所有建築人的提問。身為畢業7年的建築人,想藉此文對片中部份問題的答案稍作補充,以此送給今年所有建築系(所)畢業,準備踏入職場或不管畢業多久,已踏入職場,卻對職場越來越懷疑的你(妳)。   Q1. 到目前為止,對建
Thumbnail
  今天,我想和各位分享建築的大海問題,什麼是建築的大海問題?什麼是建築目前最迫切的、最核心的、最本質的、最普遍的問題?每個人答案可能都不同,而我認為的答案是─解構的遺忘。   讓我先從一位建築系畢業生可能面對的問題開始談。什麼是建築系畢業後人人都會面對的問題?「是否到補習班繳補習費準
Thumbnail
會想寫這篇文章的原因是,本人因為工作上的關係,有機會目睹中部某國立大學研究室裡的現況,發現諸多問題與隱憂,例如教師方面的問題是,接過多校外的、非學術的計畫案,導致不專注於研究,處理計畫案反而成為主要的工作,除了廉價的聘請大學或碩士畢業生擔任計畫的專任助理之外,在計畫案短期而密集的性質中,甚至
Thumbnail
(分享給大家,關於美術生的半夜小聊~) 前幾天跟大學同學一起半夜在創作空間趕畢業製作, 忽然聊起未來的規劃。 我的朋友也順勢分享起作為從小接受美術教育的學生,她對畫畫這條路究竟是怎麼看的?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研究所在做什麼? 設計系有需要唸研究所嗎? 唸完研究所可以做什麼? 很難畢業嗎? 已經大三、大四快畢業的你是不是也有相同的疑問? 雖然說我也沒辦法給你肯定的答案,但分享這一年的研究所經歷, 也許可以讓你思考一下自己是否有需要繼續攻讀!!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討論大學設計系學生進入職場的優勢與能力,並提出了在大學四年應該要培養的能力。作者分享了自己的分析,認為大學設計系學生應該要把握機會發揮自己的創造能力,成為一位maker。文章內容鼓勵學生勇於實踐自己的想法,並給予了具體的建議和示例。這篇文章對於設計系學生來說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對於建築系學生畢業評圖的一些觀察和看法,並提到了對於在畢業設計上勇於創新的認可,以及對於擬建築題材的吸引力和挑戰。作者也提到了對於擬建築應該做到的事情和討論的程度,並和宮崎駿的神隱少女進行了類比。(懶得打給AI發揮)
Thumbnail
  又到了畢業評圖的季節,看了網路上近三年「IEAGD建築系畢業設計國際展覽」的大評圖,評圖委員不乏非建築科班出身的業界人士,說好聽是跨領域的交流,卻恰恰反應出建築評圖的「無效性」。效果跟《解答之書》差不多,即各取所需;委員取他認為重要的討論、給意見,學生取他認為有用的意見或他理解的部分回應
Thumbnail
  此訪談對象雖是大五畢業設計的指導老師,但這些問題不只是給老師的,更是給所有建築人的提問。身為畢業7年的建築人,想藉此文對片中部份問題的答案稍作補充,以此送給今年所有建築系(所)畢業,準備踏入職場或不管畢業多久,已踏入職場,卻對職場越來越懷疑的你(妳)。   Q1. 到目前為止,對建
Thumbnail
  今天,我想和各位分享建築的大海問題,什麼是建築的大海問題?什麼是建築目前最迫切的、最核心的、最本質的、最普遍的問題?每個人答案可能都不同,而我認為的答案是─解構的遺忘。   讓我先從一位建築系畢業生可能面對的問題開始談。什麼是建築系畢業後人人都會面對的問題?「是否到補習班繳補習費準
Thumbnail
會想寫這篇文章的原因是,本人因為工作上的關係,有機會目睹中部某國立大學研究室裡的現況,發現諸多問題與隱憂,例如教師方面的問題是,接過多校外的、非學術的計畫案,導致不專注於研究,處理計畫案反而成為主要的工作,除了廉價的聘請大學或碩士畢業生擔任計畫的專任助理之外,在計畫案短期而密集的性質中,甚至
Thumbnail
(分享給大家,關於美術生的半夜小聊~) 前幾天跟大學同學一起半夜在創作空間趕畢業製作, 忽然聊起未來的規劃。 我的朋友也順勢分享起作為從小接受美術教育的學生,她對畫畫這條路究竟是怎麼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