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的木瓜只有一分地合格?我報了兩分地,就是要給我兩分的錢!」
不合格通知單寄出的隔天一大早,公所的電話便響了起來。
農損救助受理民眾申報後,公所安排現地勘查,確認作物受損確實達兩成,依據面積計算救助金額。每種作物都有栽種的合理株數,如果種植過於寬鬆,會斟酌扣除合格面積。
這次的事件主角是木瓜。
我翻出勘查人員的照片,只消看一眼,就知道問題在哪裡。偌大的農地中,木瓜東倒西歪,稀稀疏疏種了兩排有餘。
「大哥,你的木瓜種的太寬了……」雖然試圖解釋,不過農民很少等我說完。
「才沒有!我之前都這樣報!」出現了,農民金句:「之前都可以為什麼現在不行!」
「請問一下你種幾棵呢?」我把話筒稍稍離開耳朵一點,問。我可不想有職業傷害啊。
「七、八十棵啊!這次受損超過三十萬你知不知道!」對方理直氣壯。
「大哥,我跟你說喔,木瓜一分地大約種160棵到200棵,你種80棵,我們給你一分地的面積算是不錯了耶。」我立刻念出數據,不枉我和農改場有保持良好交流,早已問好合理株數。
「不管啦!你們該給的就是該給!小心我去找議員、議長……我要告你!」
無視電話另一頭的叫囂,我用肩膀撐著話筒,點開公文開始工作。
「誰看我的田?給我出來!」農民大聲嚷嚷,整個公所都是他的聲音。
「你們都隨便看!真不知道是怎麼做事的。你們這些人都是花錢進來當公務員的啦!」農民大聲說:「我的火龍果都爛光了還跟我說沒過?」
「你受損沒到兩成啊,這次要看基部腐爛比例喔。」事件發生的當下我在外頭出差,是同事幫我接洽的。
「你們都沒走進去看!都在路邊拍一拍而已!」農民常見金句二登場,「都沒走進去看」。
「怎麼可能,不然你看照片哪來的?」同事怒氣沖沖的翻出勘查當下的照片,一遠一近,拍照者幾乎快趴下來拍了,為了確認基部真的有受損。
當然,我不否認有的勘查人員真的沒拍的那麼確實。
要從速,就無法一塊一塊田仔細走過繞過;要從優,就無法在首長要求的時間內把名單交出去。
「你們都坐辦公室的啦!你們不懂作農的辛苦。」又出現了,農民語錄第三句:「你們不懂作農的辛苦」。
「是你看的嗎?你給我出來!」
誰要出去啊!隔著辦公桌,同事和他對罵,整個辦公室鬧哄哄一片。
最後同事收了他的單,答應會去復查,他慍怒離去時,邊走邊罵。
「……葉子啊,如果你要去看他的田,一定要找人陪同喔。」說明完發生的事情,同事提醒我。
「謝謝你,我知道了。」我回答,早已下定決心。
如果他真的有受損,會給的還是會給。但是,我會嚴格的去做判斷。從寬從優?這個個案我辦不到。
「你好,我的火龍果沒有合格,我有拍照片過來。」年輕男子拿著不合格通知單。
接過他的手機,我瀏覽了幾張照片,基部都爛掉了,確實很嚴重,怎麼當初漏判呢?
「可能是勘查人員認為受損不到兩成,我再幫你安排復查。」
那個人點點頭。「真的好幾排都爛掉了,都集中在後面那幾排,應該是你們人員沒看到。這很明顯是水災造成的,拜託了。」
後來去現場復查時,我仔細走了一圈,拍攝作物腐爛情況。他共報了兩塊田,其中一塊只有一排有受損,未達規定;另一塊則是好幾排都這樣、受損嚴重。
走出田區時,我剛好碰到那名農民。大致告訴了他結果,他點點頭表示同意,順手從袋子拿起幾顆火龍果放進我的機車籃子。
「請你吃吧!我新研發的品種,不賣的。」說完,他走進田區,開始工作。
農民在整個農損受理與勘查期間的語錄,大多都是這三句:
「你們不懂作農的辛苦!」是啊,你們也不懂我們一直被罵的痛苦。
「你們都沒走進去看!」來,走進田裡的移動軌跡給你參考。
「之前都可以為什麼現在不行?」以前是以前,現在是現在。
不誇張,來客率高的時候,一天可以聽到幾十次。
除了這三句,還有一句在受理申復案件(收到不合格通知書後有申請復查的權利)期間很常聽到--
「我現在帶你去看!」
民眾總是急急忙忙,非常熱情、非常拼命,有時連作物情況都沒講,走進公所劈頭就一句「走!帶你去看」。
幾乎每半小時,我就會被指定帶出場。
不要啊!這個人氣我不想要!人生二十幾年,從來沒有那麼熱門過啊啊啊--
這時,我只能無力的解釋我不能馬上跟他去。如果每個人我都要隨傳隨到,根本看不完。我只能收下單子,認命的安排路線,一個個重新勘查一遍。
事後檢討,這次勘查標準不一是個大問題。有的人員的標準較寬、有的嚴格以對,容易發生「隔壁的有過為什麼我的沒過」之類的問題。
民眾來申復時,我沒有足夠的原因說服他們沒通過的原因,民眾無法信服,只好相約現場定高下。最後卻往往是同樣的結果,依然維持原判決,徒然花費時間與人力。
吸收這次慘痛經驗,只希望下次不要再犯,以免擾民又不親民。
這次農業災害救助,從受理到撥款,費時近一個半月。難以想像每個月都辦理災害的那一年,那些承辦人員如何熬過去。
不管如何,這次順利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