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人難道沒有「斷捨離」的需求嗎?我想當然有,但多半是概念上的,而不是實際上真的需要拋棄身邊堆積如山的物品,畢竟現今這個過度生產過度消費的社會,也才不過發生幾十年的光景,剛好是這群慢慢變老的嬰兒潮世代才擁有的
我常在想為什麼談有關於老後整理這類的書,在這幾年的書市裡非常熱門,各式各樣,各個不同的國家,都推出許多教導你如何透過整理物品順便整理自己人生的書。
其中最出名,最暢銷的書,也改編成電影的是日本作家山下英子所寫的,她套用修行者的「斷捨離」概念,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棄多餘的廢物,以及脫離對物品的執著,她甚至認為只要捨棄房間廢物,好的運氣就會降臨,也會遇上美好的邂逅,工作效率會提升,靈感泉湧,好事將源源不斷而來。
聽起來似乎很神奇,但是這種說法一定也有相當多人相信,不然也不會那麼暢銷。
以前的人難道沒有「斷捨離」的需求嗎?我想當然有,但多半是概念上的,而不是實際上真的需要拋棄身邊堆積如山的物品,畢竟現今這個過度生產過度消費的社會,也才不過發生幾十年的光景,剛好是這群慢慢變老的嬰兒潮世代才擁有的,累積了過往人類無從想像之多的物品,因此如何在還有體力,神智清醒時自己整理這些東西,免得增添後代的麻煩,這件事也成為時代的顯學了。
或許不要肯定說自己不是「囤積症」患者,很多東西可能擺在屋子很久了,你根本已經視而不見,真要一一盤點清理,人人都可以清理出好幾大箱,甚至好幾車很久沒用的物品。
不過話又說回來,那些物品還會擺在家裡,起碼它們應該還沒壞,或者我們以為將來總是會用得到,但是自己也心知肚明,既然過去二、三十年沒有用到,那麼往後會去用它的機會恐怕也非常渺茫,但是真的要扔掉,還是會捨不得或者良心不安,畢竟那是自己親手買回來的。
因此,不要像大掃除一樣很快就打包回收,而是花點時間去好好瞧一下它們,每樣東西都有它自己的歷史,甚至自己的生命,因此好好品味我們跟它們一起度過的時光,然後再跟它告別,這個告別不見得是判它們死刑,走進垃圾堆裡,而是幫它們找到適當的歸宿,轉送給人或給二手店,要不要繼續留在身邊,判斷的標準不是「還能不能用」,而是自己「會不會再用到」。
當然這樣的整理很耗時間,但是原本就不該匆匆忙忙一股腦地把所有東西都處理掉。
東西該不該留,還有一個判斷標準,就是家裡所有東西都應該有屬於它們的固定位置,假如我們東想西想,實在不能確定把手上這件東西擺在哪裡,就代表我們根本不需要它。
清理物品的原則是以體積大小來做優先順序的選擇,也就是從大型物品開始,相片或信件或其他私人文件,這些東西體積小又乘載大量感情,應該要擺在最後才清理,同時也要記得,清理物品不是比賽,非得把家裡回復到像樣品屋一樣,那些真的能夠帶給我們愉悅時光的東西,當然應該為它們保留一席之地,一個屋子窗明几淨是很好,但是如果沒有任何可值得回憶的紀念品,那也實在冰冷的有點可怕,完全身無長物、太乾淨,太有秩序,沒留下任何不實用的東西也令人心驚,畢竟只有太上才能忘情,其下不及於情,而情之所衷,正在我輩,身無任何雜物不只丟了人生的記憶,而且還會錯失與朋友的因緣及別人對你的期待。
不過,這不包括親朋好友登門拜訪或生日節慶時隨手送的禮物,因為大部分的禮物就只是「禮物」,若沒有包含特殊情感或手作的溫度,我們用不上又不喜歡,那就早早轉送掉或處理掉,不用擔心送的人,因為沒人會記得自己什麼時候送了什麼東西給人,更何況,我們收下的是對方送禮的心意,至於禮物本身,就只是個物品而定,換句話說,我們該感謝的是送禮的人,而不是禮物本身。
愈早清理自己的東西,愈能夠幫它們找到好的歸宿,因為還有充裕的時間在人際互動中看看誰可能會用得到或喜歡這些東西,比如朋友請你吃飯,或跟年輕朋友見面,就不要另外花錢買新的東西,這些過往我們珍藏的紀念品也許就派得上用場。
人生追求的歸納起來不外乎為生活找樂趣,以及尋找生命的意義與值得的回憶。這二項很棒的事情,其實都可以在清理身邊的物品中獲得,是一件令人開心與心動的任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