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磨自我就能照見他人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忍不住去猜測別人的想法、情緒、狀態
是我一直以來持續不斷作用的反射神經
很難透過有意識的操控 阻斷這條全自動迴路。
但所造成的副作用
是相當容易被他人的喜怒哀樂、陰晴不定,
甚至是不小心皺起的眉所撩動心裡的漣漪。

不過我們要做的 並非勇敢阻絕、或是切斷這條神經迴路
反而是要讓自己這塊金屬,在日常裡逐漸拋磨光亮

將自己不認同的一切人事物明確地劃分、區隔清楚 完全不拖泥帶水地拋磨乾淨。
如此而建立起自己的一套標準後, 便能不恐懼也不討好地 映照出他人的種種行為,

不管是好的或是不好的, 都能明亮地映照出、並且反射,
再也無須吸收他人的情緒並自我承擔,也能因此更能清楚他人眼下正處於什麼樣的狀態, 自己應該用什麼樣的方式去對待。

當自己能夠映照出自己了, 那明亮、清晰的拋光面,
能夠幫助他人看見所映照出的他自己。
    28會員
    86內容數
    關於愛,想透過文字說的一切。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i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當了好久好久的塔羅控跟星座控, 也許剛開始只是個寄託 寄託自己小劇場裡的種種曖昧與迷戀 能有個人對你說"對,他雖然很害羞,但他正朝你走過來" 或是 "你們就是靈魂伴侶,雖然個性大不相同,但能夠很好的互補" 彷彿是我無止盡暗戀的養分, 可以有股力量支撐我這一番很可能血本無歸的感情投注。 因緣際會去聽
    記憶中總有一個畫面 每當放學鐘聲響起,整間教室就像一條寬敞的馬路 從每個座位流瀉而出的,是速度各不相同的車水馬龍 有同學在放學前一分鐘早已收好書包, 等待那聲鐘聲腳步馳騁而出 而有的同學,則是打完鐘聲,一股腦兒把東西塞進書包,接著拉著幾名要好的夥伴 一起喧鬧而出 而我呢,便是鐘聲響完後 獨自一人慢
    今天下午工作的時候 意外得知 曾經合作過的一位藝術家驟然離世 內心彷若被巨大的棒槌擊中一般震撼。 想不到一個月前 還曾在電話裡向他說過 "老師,大家都很喜歡您的作品" 卻再也等不到老師回來。 震驚之餘 更多的是,腦海中一直不斷浮現老師在作品面前很可愛的合影 才恍然了悟原來一個人的離開 最最最思念的
    我是一向任性、說風就是雨的家中小妹,兩年前終於也踏入危機四伏的職場,一路跌跌撞撞、卻也有驚無險地渡過了好多好多危機。憑著倖存過來的這一點餘裕,想好好把心法記錄下來,也許可以幫助下一位人家家裡的小妹(笑。 “職場上不是來讓你交朋友的。” 這句話我印象很深,記得是從網路上看來的。 但當時的我還在唸大學,
    所謂的"玻璃心"、"高敏感"、"想很多" 這幾個詞一族從小就一路跟我到現在 別人只提到1我就能瞬間聯想到近乎100 這對我來說輕而易舉 在唸書、工作時期解讀一字一坑的資料、表格很有幫助 但 對於人的心裡到底在想什麼 想得越是多 越是讓我吃盡苦頭。 大至 活動現場長官臨時不出席、或是Delay 趕忙去
    從小就是個急性子的人 看見鮮嫩欲滴的軟柿子,居然沒耐心到連皮都來不及剝完 就一邊狼吞虎嚥塞入嘴裡,弄得一身灰頭土臉 唸書也是,一科唸一唸就想換換口味,彷若要將所有科目章節都編排成個套餐組合 才心甘情願吞入腦中 喜歡也是, 甚至在還未認識一個人之前就先喜歡上了對方 導致之後對於他的所有行為都自帶濾鏡
    當了好久好久的塔羅控跟星座控, 也許剛開始只是個寄託 寄託自己小劇場裡的種種曖昧與迷戀 能有個人對你說"對,他雖然很害羞,但他正朝你走過來" 或是 "你們就是靈魂伴侶,雖然個性大不相同,但能夠很好的互補" 彷彿是我無止盡暗戀的養分, 可以有股力量支撐我這一番很可能血本無歸的感情投注。 因緣際會去聽
    記憶中總有一個畫面 每當放學鐘聲響起,整間教室就像一條寬敞的馬路 從每個座位流瀉而出的,是速度各不相同的車水馬龍 有同學在放學前一分鐘早已收好書包, 等待那聲鐘聲腳步馳騁而出 而有的同學,則是打完鐘聲,一股腦兒把東西塞進書包,接著拉著幾名要好的夥伴 一起喧鬧而出 而我呢,便是鐘聲響完後 獨自一人慢
    今天下午工作的時候 意外得知 曾經合作過的一位藝術家驟然離世 內心彷若被巨大的棒槌擊中一般震撼。 想不到一個月前 還曾在電話裡向他說過 "老師,大家都很喜歡您的作品" 卻再也等不到老師回來。 震驚之餘 更多的是,腦海中一直不斷浮現老師在作品面前很可愛的合影 才恍然了悟原來一個人的離開 最最最思念的
    我是一向任性、說風就是雨的家中小妹,兩年前終於也踏入危機四伏的職場,一路跌跌撞撞、卻也有驚無險地渡過了好多好多危機。憑著倖存過來的這一點餘裕,想好好把心法記錄下來,也許可以幫助下一位人家家裡的小妹(笑。 “職場上不是來讓你交朋友的。” 這句話我印象很深,記得是從網路上看來的。 但當時的我還在唸大學,
    所謂的"玻璃心"、"高敏感"、"想很多" 這幾個詞一族從小就一路跟我到現在 別人只提到1我就能瞬間聯想到近乎100 這對我來說輕而易舉 在唸書、工作時期解讀一字一坑的資料、表格很有幫助 但 對於人的心裡到底在想什麼 想得越是多 越是讓我吃盡苦頭。 大至 活動現場長官臨時不出席、或是Delay 趕忙去
    從小就是個急性子的人 看見鮮嫩欲滴的軟柿子,居然沒耐心到連皮都來不及剝完 就一邊狼吞虎嚥塞入嘴裡,弄得一身灰頭土臉 唸書也是,一科唸一唸就想換換口味,彷若要將所有科目章節都編排成個套餐組合 才心甘情願吞入腦中 喜歡也是, 甚至在還未認識一個人之前就先喜歡上了對方 導致之後對於他的所有行為都自帶濾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所謂「B型人格」包括四種子人格:自戀型、戲劇型、反社會型和邊緣型人格。當出現這種人格特質,但還沒到疾病程度時,叫做「人格傾向」;嚴重時就成了「人格違常(或稱人格疾患)」,例如反社會型人格違常。 覺得衛生單位應該多多推廣人格疾患的測試量表和相關觀念,讓更多患者有自我覺察的可能。
    Thumbnail
    「夢想」對於現在的我來說,是一碗毒雞湯,小心翼翼端看著,不斷反覆思索是否該將之下肚?還是該營造一種遠觀隔閡的距離感?就是俗稱的有夢最美,希望相隨。 高中時候的我可不是這樣的,16歲到18歲之間,對電影的迷戀愈加深刻,我喜歡王家衛、蔡明亮、李康生......週末宅在家看電影,社群媒體還會追蹤好幾個影評
    Thumbnail
    看完《我們》就像是做了一場噩夢:一種明知荒謬無比,卻讓人感覺距離很近,彷彿自己熟悉的環境隨時可能冒出危險的恐懼感:作為喬登皮爾的第二部導演長片作品,《我們》玩著更多有趣的超現實元素,以及更讓人想不透的影像空間。
    Thumbnail
    前幾天我在一個英國廣播節目,聽到了一篇對於聖經中「浪子回頭」比喻的一個新見解。 大家都知道聖經中,耶穌曾經做了一個比喻:一位父親,有著負責任但表現主義的大兒子,以及貪好玩樂天真樂觀的小兒子,小兒子白目的拿走了父親的一半遺產,跑去外面的世界闖蕩,直到家財耗盡,到別人的農舍討一個餵豬的工作,直到那一刻,
    Thumbnail
    其實我很在意 靠嘴邊的話吞回心理 儘管腦袋裡裝載不屑 誰不想越過難關直達天梯 過去的教訓卻是無一倖免 當我效仿你那般跳躍 眼看著同一方向使力 結果卻落在到不了的距離 或許,我就是帶著兔耳的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所謂「B型人格」包括四種子人格:自戀型、戲劇型、反社會型和邊緣型人格。當出現這種人格特質,但還沒到疾病程度時,叫做「人格傾向」;嚴重時就成了「人格違常(或稱人格疾患)」,例如反社會型人格違常。 覺得衛生單位應該多多推廣人格疾患的測試量表和相關觀念,讓更多患者有自我覺察的可能。
    Thumbnail
    「夢想」對於現在的我來說,是一碗毒雞湯,小心翼翼端看著,不斷反覆思索是否該將之下肚?還是該營造一種遠觀隔閡的距離感?就是俗稱的有夢最美,希望相隨。 高中時候的我可不是這樣的,16歲到18歲之間,對電影的迷戀愈加深刻,我喜歡王家衛、蔡明亮、李康生......週末宅在家看電影,社群媒體還會追蹤好幾個影評
    Thumbnail
    看完《我們》就像是做了一場噩夢:一種明知荒謬無比,卻讓人感覺距離很近,彷彿自己熟悉的環境隨時可能冒出危險的恐懼感:作為喬登皮爾的第二部導演長片作品,《我們》玩著更多有趣的超現實元素,以及更讓人想不透的影像空間。
    Thumbnail
    前幾天我在一個英國廣播節目,聽到了一篇對於聖經中「浪子回頭」比喻的一個新見解。 大家都知道聖經中,耶穌曾經做了一個比喻:一位父親,有著負責任但表現主義的大兒子,以及貪好玩樂天真樂觀的小兒子,小兒子白目的拿走了父親的一半遺產,跑去外面的世界闖蕩,直到家財耗盡,到別人的農舍討一個餵豬的工作,直到那一刻,
    Thumbnail
    其實我很在意 靠嘴邊的話吞回心理 儘管腦袋裡裝載不屑 誰不想越過難關直達天梯 過去的教訓卻是無一倖免 當我效仿你那般跳躍 眼看著同一方向使力 結果卻落在到不了的距離 或許,我就是帶著兔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