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stsupportpledge 官方網站
#artistsupportpledge Insragram 帳號
我們能詳細探討社群平台運作方式,並比較現今藝術市場機制上之間的差異。社群平台的展示展示模式很大一部分牽涉到話語權的主體為誰,像是Instagram作為年輕人最為活躍的社交媒體,很大一部分歸功於相對平等的曝光與流量。只要在Instargarm上創建#(hashtag)標籤,能讓用戶簡單的搜尋並分類,主要顯示在兩大欄目中「人氣」與「最近」,前者依據系統運算的推薦帳號,後者依據發文時間排序,只要善用標籤功能,都能獲得曝光。
Facebook社團則是依據管理員、版主的方式來運行,能擁有社團的管理權限。當作品文量增幅加大以後,就會產生諸多問題,如同Instagram在標籤被大量引用後也容易質變成廣告牆一樣。「藝起加油ART作品展覽平台」當然以幫助藝術市場活絡起來的角度來說立意良善,但以藝術機構來說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疫情導致無法出門,可能對開公立博物館、美術館衝擊較小,但已經讓藝廊產業面臨危機。加上藝術家與藏家的直接媒合無疑是雪上加霜,能直接跳過中介者,進行藝術品交易。當然或許另一方面來說這是無法進入機構創作者的施展機會,才能在短期間累積這麼多交易筆數,而從社團中多次修改的版規能知道「藝起加油ART作品展覽平台」也試圖扮演起中介者的角色,進行部分的篩選。但這是否是另一種機構的展現,又跳入藝術家與藝術中介者的迴圈之中呢?
Instargram以圖片說話其最大優勢,能透過各種美化方式講照片網美化。這種模式底下我們往往會因為人物、商品包裝、拍攝手法等,而忽略本身真正的論述,有些甚至是沒有任何論述。在觀察許多發文作品後,發現多數作品都缺乏創作脈絡,這對創作者與收藏者都是危險的,如同「照騙」一樣,往往會隨時間幻滅。然而在藝術具強烈主觀性的保護傘之下,其實我們也很難界定某些藝術作品是否為藝術品,這非常仰賴有策展與評論能力的單位,也是目前藝術中介者的強項,經過推敲的作品才有辦法持續引領整個產業前進。
「藝起加油ART作品展覽平台」目前可能面臨的困境,就是要在完全開放規則在自由市場底下運作,還是像中介者們提供具有完善制度的策展架構。在平台上被刪除的作品恰好反映資本主義中的弔詭狀態,以市場而言應該是提供最大利益,但在層層體制的淘洗之後,反而拋棄了利益去選擇了符合當政者的選項。現今我們要更加小心,不能在再創造出另一隻壟斷話語的巨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