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社群作為「神聖」開放 -法國思想家南希,昨日去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尚–呂克·南西 (By Monkeybusiness at German Wikipedia - Own work, CC BY-SA 3.0)
人類「神聖」之價值,在於「無法比較」與「無法衡量」,以一種「無法化約」的個體獨特性,共同組成以開放未知作為核心價值的人類社群。
深具國際影響力的法國當代思想家,尚–呂克·南希(Jean-Luc Nancy),昨天8月23日夜晚去世,享年81歲。
身為史特拉斯堡大學榮譽退休教授,南希的思想與多位當代哲學家交會、衝擊,如其好友賈克·德希塔(Jacques Derrida),其戰友喬治·阿甘本(Giorgio Agamben),前者曾為他寫了一本書,後者更是數十年激烈辯論的文友,如南希提出共同體中個體命題,使阿甘本回應書寫《即將來臨的共同體》(La Communauté qui vient),兩人理念辯證,更衝撞阿甘本提出「任何人獨特性理論」(théorie de la singularité quelconque),後成其二十年、九本《牲人》(Homo Sacer)之核心探索。南希與阿甘本的最近衝突可能在於Covid-19,與其專注於兩人勃谿相向之學術八卦,南希將其思考寫成2020年出版之《過於人性的病毒》(Un trop humain virus)。
如同對阿甘本的衝擊,南希最具影響力的數十年發展概念,在於思考「社群」(communauté),面對歐洲菁英知識份子對歐洲共同體之尖酸懷疑,南希撰寫其風雨名作-《無為的共同體》(La Communauté désœuvrée),更發展出「複數獨特性」(singulier pluriel)理論,主張社群和共同體絕非封閉的組織,而以獨特個體作為組成要件,這位哲學家尤其提出「無為」(désœuvrement)作為社群的價值-共同體與其說是發展完備的終極組織,不如說是有待發展的未完成作品,與其為某種政治價值的完美結晶,不如說是複數獨特個體的開放結合。若說共同體的目的,是在「時間變化」中,「掌握新世界的機會」,其首要條件為「自陷危機」,讓社群的價值成為「改造的形式」,「無法化約的開放」。
「開放」成為南希思想成熟後,之主要探索目標。他於二十一世紀之初,思索人類「神聖」(sacré)之價值,在於「無法比較」(l’incomparable)與「無法衡量」(l’incommensurable),以一種「無法化約」(l’irréductibles)的個體獨特性,共同組成以開放未知作為核心價值、不完美卻不斷改造的人類社群。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24會員
221內容數
近三千年發展的菁英美學主義論述,如何成為問題本身?本計畫企圖以一種知其不可為而為的精神,以「反抗」《詩學》千年演變思潮,一個當代自發工作之開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陳潔曜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亞洲電影如何探索電影與自然的神祕聯繫,「在與自然關係中,想像的演化」,或能為歐美電影敘事模式,得到某種啟發、對話、共鳴。
以「混合階級」、「混合風格」,詩人但丁如何於完美神學、菁英語言之透光裂隙,成為七百年文學演化之靈魂前身… 
以 6000 字書寫,試圖完成不可能任務- 1,連結(王不見王、互沒好話)歐陸兩位爭議思想家 2,實踐洪席耶思想-自學語言,平等方法,感性分享 感謝評論,感謝分享!
製表:Yo Chen 面對《詩學》語言產生「惡」與「不宜」,洪席耶長期構思,文字如何可能成為「平等方法」,並在年屆八十出版的《文字與錯誤》,探討其書寫工作,如何以「位移」、「錯置」,以民間自發「自學語言」,「翻動」千年《詩學》...
〈電影筆記〉數十年之探索,如何交會台灣電影的某種夢想,以一種影像實踐與自然造化的關係思索,以一種可能的東、西哲思橋樑,形成跨文化精神共振可待開拓的一頁…
於疫情肆虐、網飛制霸之當下危機,語不驚人死修的法國導演阿薩亞斯,於2020年發表影響電影界之爭議著作-《電影現在式》,其中直指七十年代以來之美學、形式主義論述「理論無效」,更提倡以「反電影」,作為「電影思考」面對不斷存在危機的「解藥」。
亞洲電影如何探索電影與自然的神祕聯繫,「在與自然關係中,想像的演化」,或能為歐美電影敘事模式,得到某種啟發、對話、共鳴。
以「混合階級」、「混合風格」,詩人但丁如何於完美神學、菁英語言之透光裂隙,成為七百年文學演化之靈魂前身… 
以 6000 字書寫,試圖完成不可能任務- 1,連結(王不見王、互沒好話)歐陸兩位爭議思想家 2,實踐洪席耶思想-自學語言,平等方法,感性分享 感謝評論,感謝分享!
製表:Yo Chen 面對《詩學》語言產生「惡」與「不宜」,洪席耶長期構思,文字如何可能成為「平等方法」,並在年屆八十出版的《文字與錯誤》,探討其書寫工作,如何以「位移」、「錯置」,以民間自發「自學語言」,「翻動」千年《詩學》...
〈電影筆記〉數十年之探索,如何交會台灣電影的某種夢想,以一種影像實踐與自然造化的關係思索,以一種可能的東、西哲思橋樑,形成跨文化精神共振可待開拓的一頁…
於疫情肆虐、網飛制霸之當下危機,語不驚人死修的法國導演阿薩亞斯,於2020年發表影響電影界之爭議著作-《電影現在式》,其中直指七十年代以來之美學、形式主義論述「理論無效」,更提倡以「反電影」,作為「電影思考」面對不斷存在危機的「解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諸眾》是關於東亞藝術佔領行動的研究,紀錄了東京、沖繩、香港、首爾、濟州島、武漢及台灣等地創作案例。作者目擊東亞當代藝術正朝向兩條背反的路線:商業主義與社會主義。
Thumbnail
法國哲學家 #沙特提出的「 #他人即地獄(L’enfer c‘est les autres)」表面上容易被誤解為對旁人的厭惡,實際上是強調透過與他人的關係來建立主體自由。
Thumbnail
本文繼上一篇,引用「自強不息者最終能得到拯救的主題」探討東西文化差異。在文章中提到了亞斯蘭、彼得、愛德蒙、露西和蘇珊等角色,以及他們在納尼亞世界中的冒險和成長。文章指出人生中充滿了善惡拉鋸的現象,只有忠於展現獨特自我的生命冒險,才能達到人生的最高理想境界。
Thumbnail
每當書籍作品披掛在經典的哲學概念之上,不自覺地都會讓人對其內容與論述產生抽象難解的意象。《牆》這本書的閱讀體驗,卻是出乎意料的順暢,姑且不去深酌文字背後的意義,收錄的五篇短篇故事本身已具有豐富的文學性,流暢的文句搭配層層推演的情節,不斷勾起讀者的好奇心,讓人想趕緊跳進結局一虧故事的究竟。
1. 獨立思考:人類的核心價值 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擁有自己的思想和意見。獨立思考是人類之所以為人的核心價值。當我們停止思考,盲從他人時,我們不僅失去了自己的個性,也失去了身為人的尊嚴。獨立思考讓我們能夠做出明智的決定,避免成為他人意圖的工具。 2. 放棄自己的思想:失去當人的權利 沒有人
道家的思想精髓之一,無我的境界。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透過古聖賢的主張與反應,覺察到「無為」與「四大皆空」的本質,原來一直都是擔心著我們怯懦的走走停停,說「無」講「空」,原來是在為我們的自我設限做準備。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這是一般人沒聽過的文字,敝人唸科學的背景,終於讓我搞懂無知之幕。也就是說大家都想好,但誰要去衝第一名?第一名的人可能就是犧牲的人。無知之幕是一種思想實驗,用以探討共生社會下的道德問題。其概念在1955年被經濟學家約翰·夏仙義提出,並為政治哲學家約翰·羅爾斯在1971年於著作《正義論》
Thumbnail
6.〈社會分子與鄰居〉   何謂人?呂格爾欲從人與人最直接的關係找出人的圖像。聖經說:「愛鄰如己」,人與人的關心先於社會角色,呂格爾提出社會人(歷史人)與鄰人(遺憾的人)辯證關係,兩者為歷史的兩個層面。從上一篇談論歷史意義是隱蔽的,轉向歷史神學,本篇再轉向慈善神學。如果歷史有意義的話,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諸眾》是關於東亞藝術佔領行動的研究,紀錄了東京、沖繩、香港、首爾、濟州島、武漢及台灣等地創作案例。作者目擊東亞當代藝術正朝向兩條背反的路線:商業主義與社會主義。
Thumbnail
法國哲學家 #沙特提出的「 #他人即地獄(L’enfer c‘est les autres)」表面上容易被誤解為對旁人的厭惡,實際上是強調透過與他人的關係來建立主體自由。
Thumbnail
本文繼上一篇,引用「自強不息者最終能得到拯救的主題」探討東西文化差異。在文章中提到了亞斯蘭、彼得、愛德蒙、露西和蘇珊等角色,以及他們在納尼亞世界中的冒險和成長。文章指出人生中充滿了善惡拉鋸的現象,只有忠於展現獨特自我的生命冒險,才能達到人生的最高理想境界。
Thumbnail
每當書籍作品披掛在經典的哲學概念之上,不自覺地都會讓人對其內容與論述產生抽象難解的意象。《牆》這本書的閱讀體驗,卻是出乎意料的順暢,姑且不去深酌文字背後的意義,收錄的五篇短篇故事本身已具有豐富的文學性,流暢的文句搭配層層推演的情節,不斷勾起讀者的好奇心,讓人想趕緊跳進結局一虧故事的究竟。
1. 獨立思考:人類的核心價值 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擁有自己的思想和意見。獨立思考是人類之所以為人的核心價值。當我們停止思考,盲從他人時,我們不僅失去了自己的個性,也失去了身為人的尊嚴。獨立思考讓我們能夠做出明智的決定,避免成為他人意圖的工具。 2. 放棄自己的思想:失去當人的權利 沒有人
道家的思想精髓之一,無我的境界。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透過古聖賢的主張與反應,覺察到「無為」與「四大皆空」的本質,原來一直都是擔心著我們怯懦的走走停停,說「無」講「空」,原來是在為我們的自我設限做準備。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這是一般人沒聽過的文字,敝人唸科學的背景,終於讓我搞懂無知之幕。也就是說大家都想好,但誰要去衝第一名?第一名的人可能就是犧牲的人。無知之幕是一種思想實驗,用以探討共生社會下的道德問題。其概念在1955年被經濟學家約翰·夏仙義提出,並為政治哲學家約翰·羅爾斯在1971年於著作《正義論》
Thumbnail
6.〈社會分子與鄰居〉   何謂人?呂格爾欲從人與人最直接的關係找出人的圖像。聖經說:「愛鄰如己」,人與人的關心先於社會角色,呂格爾提出社會人(歷史人)與鄰人(遺憾的人)辯證關係,兩者為歷史的兩個層面。從上一篇談論歷史意義是隱蔽的,轉向歷史神學,本篇再轉向慈善神學。如果歷史有意義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