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8日,桃園中壢的文藝青創空間「姜家老宅」正式開幕。老宅裡頭進駐了包括自心書房在內等多個青創品牌。書店溫度有幸在今年初,就參與了老宅的改造過程,記錄了這群年輕人從無到有的創業之路,並專訪了多位參與其中的年輕人。本篇介紹的,是刺青師John。
她不希望客人刺青後又做雷射或改圖。所以對John而言,刺青這個行業有一個特別之處,就是可以看到客人下定決心為自己負責的那一刻。她認為,現代人其實容易缺乏自信,比較怕社會的看法等等。或許也是因為忙碌的關係,人們很少去思考,不知道自己真的要什麼。刺青也許是幫助人勇敢面對轉變的機緣之一,這也是John很喜歡刺青的地方。
從商業設計 走向刺青之路
在姜家老宅這個文藝青創空間裡,有一間很特別的刺青工作室,是由女刺青師John所經營。
身為刺青師,John本來就讀的是商業設計,畢業後曾以畫插畫做為職業。但後來發現,在台灣若想要靠畫插畫、創作維生,最終還是必須要迎合市場。John覺得這與她繪畫創作的初衷完全違背了,於是放棄繼續以插畫為業的念頭。
在捨棄了擺攤販賣作品的生活後,John和朋友一起去菲律賓學英文。就是那時認識了正在學刺青的英文老師,向她兜售刺青。在這因緣際會下,John踏上了學習刺青的旅程。後來她也發覺,刺青在台灣,是符合可以做自己想做的創作,而且有收入,所以就一腳踏入了這一行。
John(左)在成為刺青師之前,曾在市集上兜售自己的插畫創作
不強求建立風格 接受世界給予的安排
由於過去曾從事美術相關工作,所以被老宅的負責人欣欣稱讚刺青有自己的特色。但對此,John謙稱她畫的東西和別人沒有明顯的不同。她自認為畫圖的能力還沒有很好,根本沒有資格談什麼不一樣,而刺青技的巧也還在練習階段。
但John也坦承,過去的確曾有段時間懇切地想找到自己的風格,但她後來發現風格這件事,不是你急迫他就會出現,所以現在是自己想練習什麼就畫什麼。她說,她想慢慢地觀察這世界要給她什麼。「這有點像是我自己的人生觀,接受這世界給我的安排。」John說道。
決定要刺就不後悔 看見客人為自己負責的那一刻
一般來說,刺青預約過程有兩種:一種是刺青師分享畫好的圖,當客人看到喜歡的圖後,由刺青師報價,客人覺得OK的話就刺。另一種就是客製討論,由客人告訴刺青師需求,例如你想刺什麼字或內容,那麼刺青師可能就會找客人喜歡的字體,然後再幫他刺。
比較不同的是,John在討論時,通常不會問完客人的需求後就直接幫他做設計。她比較偏向隨意聊天,有時會問多一點點,比如問為什麼想要刺青、這個內容對你有什麼意義等等。接著她會放空頭腦,等待靈感出現。John表示,雖然不是每次都會聊出新的點子,但最重要的目的,其實是想知道客人對刺青這個決定有多確定,知不知道該為自己負的責任。
她說,她也不太希望自己只是印刷的機器,因此想藉由談話幫客人釐清自己要的是什麼。有時會發現客人需要的根本不是一個刺青,而這樣也很棒。她不希望客人刺青後又做雷射或改圖。所以對John而言,刺青這個行業有一個特別之處,就是可以看到客人下定決心為自己負責的那一刻。
她認為,現代人其實容易缺乏自信,比較怕社會的看法等等。或許也是因為忙碌的關係,人們很少去思考,不知道自己真的要什麼。刺青也許是幫助人勇敢面對轉變的機緣之一,這也是John很喜歡刺青的地方。
要有理想抱負是個迷思 跟著流走,讓事情自然發生
從事刺青的工作後,是否有天會重拾插畫或設計的工作呢?面對這個提問,John笑說:「現在停擺中,我還在等這個世界的訊息。我超廢的。」
她說她感覺自己是有意識關閉大腦,不去多想這些問題。她覺得人判斷的再多,事情都不一定會照自己的預想發生。「所以乾脆就順其自然。順其自然是我活到現在覺得最順利的方法。我也覺得這樣很奇怪,但事實就是如此。」
她說,刺青工作若沒意外的話,不會停止。但有意外的話,再去應對改變就好,她覺得改變也沒有關係。John覺得這個世界對她來講太複雜,有太多難以解釋的事情,所以乾脆等事情發生後再做打算。
她舉例,老宅現在的情況,是一年前她開始幫忙整理時根本無法想像的。當時她幾乎每天都在跟緊張兮兮的欣欣說: 「不用煩惱太多,等待它發生就好。」
反正該發生的事情就會發生。John是如此相信著。
刺青工作室的建置過程,一切都是由老宅的年輕人們自己設計、自己木工所打造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