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個不知道要做什麼下午,沒有排定的事情,在百賴無聊中,在NETFLIX上翻了半天發現了一部叫做「極簡主義:記錄生命中的重要事物」作品。
約書亞·費爾斯·米爾本、萊恩·尼哥德慕(本圖片僅供影評使用)
這是部紀錄片,在介紹約書亞·費爾斯·米爾本、萊恩·尼哥德慕這兩位主角全美巡迴推書之旅,,並且訪問了不少與他們抱持近似想法的人們。
我原本過得XXXXX,在我遇到極簡主義之後,我的人生變得煥然一新。
本作的敘事方式大概就是這樣,像是某種見證,又像是某種直銷話術。但這其實本作所提到的極簡主義非常簡單,並沒有要求捐獻也沒有要求信仰,僅僅要重新親近生命,探索其中的價值。
在這部作品中,極簡主義者就一群追求「物品對自己的價值」的人,希望自己所使用的物品都對自己充滿意義,而不是一般的節儉或者是環保。
裡面有人一開始領著高薪卻覺得生活虛無,有人是一直忙於工作直到發現身體出現問題,有人是一路升遷卻找不到意義,有人擁有了寬闊的住所卻仍覺得一切不對勁。
這些人曾經跌跌撞撞地找不到自己的追求,現在透過極簡主義的想法,重新詮釋了自己生活,並且在這種新的描述中,抓住了可能的錯誤,開始處理。
這樣去探索自己生命。每個人都會重新組裝生活的每一個部分,也因為專注在當下認為重要的事情,自然就會覺得自己煥然一新。
而本片最有趣的地方在於,影片中每個人都有不同生活方式,表達出不一樣的「價值」判斷,有些人認為居住在更小的空間是一種可行方式,有些人認為重新設計傢俱並且打造新的生活型態是行的,有些人推動了 333 的活動(3 個月只使用 33 個服飾單品),有些人則認為應該是控制閱讀的資訊量,有些人則是透過冥想等等。
這種略顯自由奔放的作法,讓本作顯得非常的具有說服力,展示出有各式各樣的人們一同努力的反抗過度消費。這不是一種典範,而是來自不同地方,有著不同故事的人,對於一個想法有所批判。
與其說這些人都在降低消費,這些人傳達的是對無意識消費的抗拒,他們透過使用現在手邊的物品,來將意識放回自己的生活上,透過擁抱生活來意識自己的生活,最終追求的就是有「意識的生活」。
在每一次的購買和使用中有意識去做出選擇,降低追求物品的外在的評價,而是追求物品對自己的價值,思考自己會怎麼使用這些購買回來的物品。這是一個自我覺察的過程,也是一個概念,所以入門上並不是非常困難,但也不是拿出袋子把沒有價值的東西裝箱打包就可以完成的。
在看完這部作品後,原來消費行為有這樣的可能性。我也很喜歡這種用批判社會現況與見證的方式來連結內容,讓我在這個部分能夠眼界大開,並不只是看系統性的結果,而是看到人們的體驗和想法。
我的確有運用這個概念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不過對我來說更重要的是人與環境的連結性,但終究是一致的,好好地與身邊的人和物品互動,最終才能健康地活在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