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之城》延續編導易智言一貫的青少年探索主題,用3句話清楚交代了16歲主角小樹的處境——「我不喜歡家裡、我不喜歡學校、我不喜歡街頭」——於是他無處可去。
幸好還有個地方,專門收容所有沒人要的東西,由一個沒人要的神統治——垃圾的居所「廢棄城」。小樹理所當然來到這裡,也在這裡得到了暫時的自我認同,這份認同來自他跟這裡的其他居民都一樣,是沒有人要的垃圾。
但小樹很快發現,不是所有垃圾都有這份身為垃圾的認同,有些垃圾不甘只做垃圾,希望自己更好、更有用,這多少讓其他垃圾難堪。為了壓抑這種變革思想,使社群安定不動盪,廢棄城發展出統治階層,維穩以避免傷亡。垃圾們於是劃分成2個陣營:以城隍爺為首的強勢統治集團,以及以阿袋(塑膠袋)為首的抗爭者組織。此刻,這個魔幻場景「廢棄城」的形成與矛盾被清楚地標示出來,它是一個僅僅對失敗者寬容的空間,因為在這裡,成功不被容許。換言之,這裡是「自暴自棄」之地。而這樣一個場景,成為小樹長大成人前的人生試煉場。
小樹的掙扎也在此,這裡是他自我認同的最終堡壘,他卻被迫在2個陣營中做出選擇,事關他對自己的看法與期許。
他做了選擇,秉著身為垃圾一份子的認同。意料之外的是,抗爭者勝利,連帶導致廢棄城居民的價值轉向,最終只剩下小樹緊握著原本的認同。小樹感到被所有垃圾背叛,因為連垃圾也不要他。在這裡,小樹成了真正的獨自一人。失去認同後,小樹開始「恨」垃圾。他出賣垃圾們,為了告訴垃圾們他們只能是垃圾,無法變得更好,這多少源自自卑——不相信自己能更好;另一方面,也為了將自己和那些垃圾區隔開來,既然我不是它們(垃圾),就不必為出賣「非我族類」心軟,也因此不用恨或貶自己,這是小樹的自我催眠與自相矛盾。
小樹還是很快被打回原型(垃圾),只是這次回歸帶來不同的轉變,他變成一位相信自己可以更好的抗爭者,用電影裡的話來說就是「愛自己」。也因為小樹的加入,垃圾們才能在團結中成功,變成不是垃圾,小樹也才能安然長大。......然後故事就變得很環保了,告訴我們很多塑膠袋可以有的功用,不像小樹之前只把塑膠袋當成裝狗大便的工具。當然也包含心靈的環保,故事的主旨正是「天生我材必有用」,是易智言送給青年的鼓勵。
喜歡易智言風格的台詞。幾處轉折稍嫌生硬,配音也有些許不自然。敘事上有水準的台灣3D動畫長片,仍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