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關於柏林的猶太大屠殺,最著名的景點不外乎「猶太大屠殺紀念碑Denkmal für die ermordeten Juden Europas」和「柏林猶太博物館Jüdisches Museum Berlin」,但既然前一篇談論到交通,這一篇就來一點記憶歷史的街道日常吧。上述兩個景點就留在觀光景點的介紹了。
簡單說說二戰與大屠殺
說起德國最為人知的歷史,不外乎二次世界大戰與大屠殺,以及隨後的分裂到統一,而柏林在這當中扮演了歷史記憶重要的角色。
- 1933 希特勒取得德意志政權
- 1939 德意志對波蘭發動閃電戰,接著英、法兩國對德宣戰,二次世界大戰開打
- 1941 納粹大屠殺開始
- 1945 史達林格勒戰役扭轉局面,德意志投降
柏林有許多觀光景點,是當時的戰爭、屠殺所留下的產物。甚至為了紀念這些過往設立了許多不同歷史片段、主題的博物館,偶爾散步街頭也可以撇見相關的藝術裝置,德國人用各種方式在記住他們的歷史。
/Stolpersteine/ 屠殺記憶下的絆腳石
先稍稍從我的柏林日常說起......。在這裡有一項對我而言很新鮮、很特別的藝術裝置,散落在各處街道上,名為絆腳石。雖說絆腳石事實上散佈在世界各地,但在柏林這黃銅小磚塊尤為常見,我住處的附近的人行道上便可見絆腳石的蹤影。
左圖中右上的絆腳石是這樣的:Hier wonte Rosa Salinger, Geb. Ginsberg, JG. 1893, Deportiert 1943, Auschwitz ermordet. [這裡住過Rosa Salinger,婚前原姓氏Ginsberg,生於1893年,驅逐於1943年(此處指送往集中營),被殺害於奧斯威辛集中營。]
絆腳石是由一位德國科隆的藝術家剛特・德姆尼希(Gunter Demnig)發想與製作的藝術裝置。每一塊絆腳石上刻著一位被殺害的猶太人,而絆腳石的位置正放置於他們生前的住處前。有一說法是這樣的設計能夠讓人們路過時,彎下腰、低下頭看一眼這絆腳石,透過彎腰的同時向這些猶太人致意、悼念。
/Kristallnacht/ 11.09水晶之夜
再來談論歷史上,發生了不少事情的11.09這一天。納粹大屠殺的開始與柏林圍牆的倒塌都在這一天發生,不過在柏林較能切身體驗到的是大屠殺的水晶之夜紀念。
納粹大屠殺的發生有其歷史背景和社會、經濟處境,然而1938年11月9日那天被視為納粹大規模屠殺猶太人的開始。當天晚上,許多猶太會堂和商店被破壞,滿地都是玻璃碎片,在地上閃閃發光就像水晶一般。也因此這一天被賦予了一個看似閃耀著光芒,卻事實上碎裂滿地的名字--水晶之夜。
我是到柏林後,才第一次聽到水晶之夜的故事。那一天我一如往常搭車前往工作的機構,結束後漫步回家,路過有絆腳石的街道時,驚訝的發現各處的絆腳石放了花束、蠟燭和卡片等,也畫上一些塗鴉作為紀念。
後來聽房東說,每年的這一天,柏林幾所大學神學系的教授們會帶著神學生到各處的絆腳石,以鮮花、蠟燭紀念這些被殺害的猶太人。而除了絆腳石的紀念以外,一些相關的景點、紀念碑處也會有簡單的短講,紀念活動。
我住處附近也有一塊絆腳石,當天除了鮮花與蠟燭外,被畫上了猶太標誌大衛之星(六芒星),另放了一封說明信。
回住處時,看見一對母女站在這絆腳石前,女童大概還不會識字,母親拾起那封信讀給女童聽。
不得不再說一次,德國人用各種方式去記住自己的歷史。他們將歷史置入於城市、生活中,連這麼小的幼童都有機會每年不斷的聽到、認識這些過去發生在自己國家的故事,相當令人羨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