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柏林騎卡打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德國是一個自行車騎士擁有最大路權的國家,初來乍到的觀光客,一定都有誤踩自行車道而被騎士「歧視」的經驗,被車鈴噹、被吼都是小事,最驚嚇的是等你反應過來時,轉頭看到自行車在距離一公尺的距離,卻沒有減速的跡象,因此,即使是德國居民,都得特別小心走路別誤踩線了。

我居住的城市柏林,除了腳踏車路線規劃完善外,德國自行車騎士協會(ADFC)每年六月都會舉辦封街遊行活動,除了提倡綠色交通,也是一個爭取自行車路權訴求的完美場域。活動期間市區內多條市容優美的車道皆只開放自行車通行,甚至封鎖兩條快速道路讓自行車衝刺;不只專業騎士能趁此機會大飆越野山路,主辦方還特地規劃了兒童路線,讓全家大小、老弱婦孺都能享受騎乘樂趣。

2022年柏林單車騎士遊行(照片由Peggy Lin提供)

2022年柏林單車騎士遊行(照片由Peggy Lin提供)

2022年柏林自行車封街遊行地圖

2022年柏林自行車封街遊行地圖

德國孩子怎麼學騎車?

柏林家長大概在孩子ㄧ歲時,就會幫家裡的學步兒準備ㄧ台三輪的滑步車,當做學走路的輔助工具。(大概是我小時候的螃蟹椅概念?)等孩子走得穩健後,換乘兩輪滑步車;趁小騎士開始在人行道上狂飆猛衝時,ㄧ邊教導其交通安全規則,接著差不多就能開始學騎兩輪自行車了。

適應兩輪滑步車的孩童,已有很好的平衡感,通常不需要輔助輪的幫助也能很快學會自行車。我的女兒最近剛滿四歲,和朋友的孩子學騎車,朋友對腳踏車很有研究,ㄧ手包辦我們這群朋友的腳踏車修繕工作。

剛買到孩子的腳踏車時,他先幫我們把踏板拆掉,讓女兒適應新車的高度,練習當滑步車騎,並要她邊騎邊把雙腳打開平衡。練了二十分鐘後,把腳踏板裝回去,讓女兒單腳滑行,一邊把車的速度加快,一邊用另一腳踩踏板,女兒居然就這樣自然而然騎了起來。(媽媽原本都打算破釜沉舟、做好了貢獻一己腰力,幫忙扶車一個月的決心了)

學踩踏板前,先練習用滑步車的方式騎,並把雙腳打開練習平衡

學踩踏板前,先練習用滑步車的方式騎,並把雙腳打開練習平衡

見證小孩的每ㄧ個第一次,都是難以言喻的感動,我是一個爆炸感性的媽媽,當時腦中回憶跟著車輪轉了起來,女兒學爬的畫面還歷歷在目,怎麼ㄧ下就跳轉成單車少女了?!不過這對德國人來說可真沒什麼,通常孩子三歲就會騎車了。德國朋友也感嘆現在各式育兒用品的助力,讓孩子們走在各種學習的坦途上。

女兒騎車的背影

女兒騎車的背影

騎單車也有眉角?

來柏林定居前,我在台北市大安區工作,首都蛋黃區的自行車道路規劃得很完善舒適,我常在下班時騎乘YouBike沿著大安森林公園吹風,或是找在那附近辦公的好友一起慢跑,那是我每天最期待的自由時光。身為哈比人的我,在上車前,總是確保椅墊調整到最低,好讓我停車時雙腳能安穩落地。在柏林,我花了好一陣子尋找適合身高150公分騎乘的腳踏車,甚至開始觀察大家騎車的模樣。

我發現,德國人騎車時,會嚴謹挑選適合身高的腳踏車,並將坐墊調整到合適的高度,所謂合適的高度,就是跨坐在椅墊上,把踏板踩到最低時,膝蓋能幾乎打直的高度,這樣比較符合人體力學,較不容易傷到膝蓋和髖骨。也因此,停車時必須墊腳尖,或是直接下車是常有的事,我之前常在等紅燈時,來不及等車速停下就跳下車,朋友聽到簡直嚇壞了,他教我在停車前要用腳剎車後踩,等車靜止後才下車。我這才恍然大悟腳剎車的用途(不然咧?!XD) 多虧了這個小撇步,我終於也能和大家一樣優雅下車了。

跨坐在椅墊上時,當踏板踩到最低時,膝蓋能幾乎打直的高度,才是適合的高度

跨坐在椅墊上時,當踏板踩到最低時,膝蓋能幾乎打直的高度,才是適合的高度

凡事起頭難,跟騎腳踏車起步一樣

生活中有許多的挑戰,尤其在嘗試新事物的時候,總是覺得一切是如此的不可能,我是一個很沒自信的人,因此非常害怕跳脫舒適圈。如果說這四年的育兒生涯中讓我學到了什麼,那就是只要你願意開始,跨越出第一步,接下來便能感受到過程中的樂趣,甚至接受更艱難的挑戰,就像每次騎車踩下的第一步一樣。

我也這麼為在這裡寫字的自己打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Red-avatar-img
2022/07/26
您在德國,難怪先生不懂中文,我從您39歲那篇開始看!nice to meet u
迷途者在路上-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7/26
我也很高興認識你,謝謝你替方格子新手打氣🤓
JD Daily-avatar-img
2022/06/30
寫異國的,其實可以順帶開臉書也(誤)😂😂😂
迷途者在路上-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7/01
哈哈哈 我想說先把文筆練好點再來😆
如果喜歡騎單車,那要來哥本哈根啦
迷途者在路上-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6/26
:)
avatar-img
迷途者在路上
25會員
18內容數
記錄生活、閱讀、旅行、看展後的所見所思。
迷途者在路上的其他內容
2024/09/07
2024/09/07
2024/09/05
六年前,我在柏林西南部的一間醫院,苦等了27小時。 羊水破了,在一個微涼的夏夜。 輕聲安撫不知所措的丈夫、打電話通知從台灣遠道來迎接孫女的爸媽,他們就住在兩棟房子距離遠的藝術學生小套房裡。快速沖了澡,全家人拎著生產包坐上計程車。 到醫院報到,一名男性護理師推了病床來,問到"Können sie
2024/09/05
六年前,我在柏林西南部的一間醫院,苦等了27小時。 羊水破了,在一個微涼的夏夜。 輕聲安撫不知所措的丈夫、打電話通知從台灣遠道來迎接孫女的爸媽,他們就住在兩棟房子距離遠的藝術學生小套房裡。快速沖了澡,全家人拎著生產包坐上計程車。 到醫院報到,一名男性護理師推了病床來,問到"Können sie
2024/04/23
淚之女王第六集中,柏林的景點、文化和歷史為劇情提供了重要背景。文章中探討了柏林的自由氛圍和真相揭露的特質,並討論了外國人在柏林的生活經驗。此外,柏林被形容為一個能讓人想再回去的「黑洞」城市。總體而言,文章介紹了柏林作為劇集外景地的適合性,同時也融入了對歷史和文化的思考。
Thumbnail
2024/04/23
淚之女王第六集中,柏林的景點、文化和歷史為劇情提供了重要背景。文章中探討了柏林的自由氛圍和真相揭露的特質,並討論了外國人在柏林的生活經驗。此外,柏林被形容為一個能讓人想再回去的「黑洞」城市。總體而言,文章介紹了柏林作為劇集外景地的適合性,同時也融入了對歷史和文化的思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作者騎乘自行車到臺中的心得,透過這次的體驗過程瞭解到自己的問題與弱項,並思考如何調整,才能夠持續進步與前行。同時透過騎行活動與人生經驗提出在工作與學習上的思考。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作者騎乘自行車到臺中的心得,透過這次的體驗過程瞭解到自己的問題與弱項,並思考如何調整,才能夠持續進步與前行。同時透過騎行活動與人生經驗提出在工作與學習上的思考。
Thumbnail
在柏林的自行車道上成為眾矢之的,是我一生中最常被罵的時光。原因不是種族歧視,而是因為我站在自行車道上。柏林的自行車騎士態度兇狠,對於未踏上輪胎的行人視如眼中刺。不滿足於自行車"道",近年德國開始廣設自行車"街",成效如何,讓我們來看看......
Thumbnail
在柏林的自行車道上成為眾矢之的,是我一生中最常被罵的時光。原因不是種族歧視,而是因為我站在自行車道上。柏林的自行車騎士態度兇狠,對於未踏上輪胎的行人視如眼中刺。不滿足於自行車"道",近年德國開始廣設自行車"街",成效如何,讓我們來看看......
Thumbnail
每個農村的孩子都有她心裡面珍藏的一個小天地與充滿活力的行動。一切都是從飆車講起,不論是飆腳踏車、還是飆滑板,都是從山腰處一路向山下俯衝,繞過伯公,咻過第二個急陡坡,後頭追來的家犬,牠長長的耳朵飛在空中,一張滿是暴牙的嘴大大的張著,舌頭已經不由得牠自己,我得回應牠吠上的幾聲才算圓滿,然後就像衝浪一般攀
Thumbnail
每個農村的孩子都有她心裡面珍藏的一個小天地與充滿活力的行動。一切都是從飆車講起,不論是飆腳踏車、還是飆滑板,都是從山腰處一路向山下俯衝,繞過伯公,咻過第二個急陡坡,後頭追來的家犬,牠長長的耳朵飛在空中,一張滿是暴牙的嘴大大的張著,舌頭已經不由得牠自己,我得回應牠吠上的幾聲才算圓滿,然後就像衝浪一般攀
Thumbnail
分享一些自己在台灣騎單車遇到的事情,以及發現的危險。之前只依賴走路和大眾運輸工具,不理解為什麼總聽到有人說台灣交通很糟。雖然我還是沒有機車與汽車駕照,單就騎單車的經驗,描述我眼中的交通問題。
Thumbnail
分享一些自己在台灣騎單車遇到的事情,以及發現的危險。之前只依賴走路和大眾運輸工具,不理解為什麼總聽到有人說台灣交通很糟。雖然我還是沒有機車與汽車駕照,單就騎單車的經驗,描述我眼中的交通問題。
Thumbnail
在柏林唸書的這段期間,每到假日,我們就會一群同學坐火車到郊區去騎自行車,深刻感受到自行車與其他大眾運輸工具整合的便利。在這邊就以一趟旅程為例,介紹一下整個自行車旅遊的過程吧。
Thumbnail
在柏林唸書的這段期間,每到假日,我們就會一群同學坐火車到郊區去騎自行車,深刻感受到自行車與其他大眾運輸工具整合的便利。在這邊就以一趟旅程為例,介紹一下整個自行車旅遊的過程吧。
Thumbnail
德國是一個自行車騎士擁有最大路權的國家,初來乍到的觀光客,一定都有誤踩自行車道而被騎士「歧視」的經驗,被車鈴噹、被吼都是小事,最驚嚇的是等你反應過來時,轉頭看到自行車在距離一公尺的距離,卻沒有減速的跡象,因此,即使是德國居民,都得特別小心走路別誤踩線了。
Thumbnail
德國是一個自行車騎士擁有最大路權的國家,初來乍到的觀光客,一定都有誤踩自行車道而被騎士「歧視」的經驗,被車鈴噹、被吼都是小事,最驚嚇的是等你反應過來時,轉頭看到自行車在距離一公尺的距離,卻沒有減速的跡象,因此,即使是德國居民,都得特別小心走路別誤踩線了。
Thumbnail
  出國兩年半後回到台灣,我把家裡一台很久沒人騎的車牽去車行整理,領完車騎回家的路上,我學丹麥人把當天帶的肩背袋背成後背包的樣子,感受吹在臉上的微風,心情都愉悅了起來,口罩底下我是一路微笑著的。感覺好像回到丹麥一樣──如果忽略很不友善的交通狀況的話。
Thumbnail
  出國兩年半後回到台灣,我把家裡一台很久沒人騎的車牽去車行整理,領完車騎回家的路上,我學丹麥人把當天帶的肩背袋背成後背包的樣子,感受吹在臉上的微風,心情都愉悅了起來,口罩底下我是一路微笑著的。感覺好像回到丹麥一樣──如果忽略很不友善的交通狀況的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