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讀書的時候最喜歡和三五好友一同去吃壽喜燒吃到飽。薄薄的牛肉片在柴魚醬油湯底中涮個兩三下,裹上帶有七味粉的金黃蛋液送入口中,多層次的口感令人欲罷不能。若是肉吃多了覺得疲乏,便夾起鍋中的蔬菜中和單調感,隨後又是一條好漢可以再戰好幾輪。一個半小時過後,便能帶著感恩的心離開壽喜燒店。
前幾天氣溫驟降,想起那天阿力下班回來興高采烈帶回的鍋子(那時念了他一頓,但一發現可以煮火鍋馬上閉嘴),便決定來做個留學生版壽喜燒。前一天先將豬肉冷凍,好讓隔天可以順利切片。隔天準備一把利刃將豬肉片成薄片。留學生版的壽喜燒湯頭很簡單,就是醬油、米酒、糖、鰹魚粉跟水。原本應該要放的味淋也被省略了。在準備湯頭的同時,切上大白菜、洋蔥、節瓜、豆腐及香菇,解凍牛肉丸在旁備用
準備好的湯底放入鍋中,底座插上電加熱。在等待湯滾的同時加入洋蔥絲,使洋蔥自然甜味融入湯頭。湯頭表面冒出的小泡泡,則是鳴槍開動的前兆。經過令人坐立難安的等待, 沸騰的湯底與鍋子合奏出悅耳聲響。拾起筷子,一片薄肉片就沐浴在黑褐的醬油湯汁中。幾秒後待肉片變色,加上蛋液放入口中。恩,雖說沒有在台灣吃的美味,但也還算過得去。重點是在歐美的寒冬裡,能吃上一鍋熱呼呼的壽喜燒,便是幸福。
暖呼呼,暖了胃也暖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