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在AI發展的時代,電腦可以運算出影片中人臉變化,進而套用她人的面容。衍生出網路商業型錄照片經由電腦計算來製作圖像,即便是假的,一般人也不一定能分辨出來。對於攝影創作者而言,當業主或是大環境習慣於低成本的AI套用,對攝影創作者的商業利益來說是有威脅性的。那麼攝影創作者要怎麼走出與AI不同的思路來提供給業主或是自己的創作呢?
本書以「圖像再現性」為主題,共有三篇論述文章,以第一篇為主要論述,後兩篇是以第一篇作為論述對象,再經由自專長領域的角度來解析論述。分別由英國藝術史家恩斯特‧漢斯‧宮布利希、美國心理學家朱利安‧霍賀伯格、美國哲學家麥克斯‧布萊克來撰述。
推薦給攝影創作者閱讀
攝影的創作過程中,會思考「圖像再現性」的表現,簡單說就是圖像的語言。這個語言是視覺的、經驗的、編碼的,更可橫跨心理學、哲學、藝術史的演變等等,要如何掌握更多關於圖像的表現形式,就得從這廣大的學問中去探索。
第一篇提到面具(the mask)與面容(the face),在面容之中的恆常性體驗,可以經得起時間與心境的考驗,例如:一個人從9歲到70歲,熟悉的人仍然可以辨識其為同一人;而面具就像一位演員,透過道具、化妝、服飾、代表性物品來改變外表,將相貌引導至混亂的相似性。
對於一個人的「神韻」或特徵性的面孔,我們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體驗。
在肖像的變化上,將其視為變數X與Y之變化,例如兩眼間的距離、大小、髮型、服飾變化等,這樣的交互作用複雜性讓相像性是經由「捕捉」的,而非「建構」的。而在色彩的感知上,則分為「局部顏色」和「光照」,將光與色分離,則是所謂的色彩恆常性(colour constancy)。
一張肖像照,其中蘊含攝影創作者的「移情作用」,再加上「性格」的因素,讓表情的變化豐富,而文中隱藏在面容背後的恆常之物,則是作者提到的變數等式,透過這些組成而達到該作品比本人更像本人的形容。
作為攝影創作者思考的是將模特肖像本質上的「面容」美加上想像中的「面具」,將這無形的變數之中找出最美的組合,並賦予攝影師本人的美感經驗,並且組合出圖像。
第二篇主要探討的是觀看整個圖像的畫面的視覺導引與感知,談到透視、錯覺以及兩種古典理論—經驗法則與格式塔理論(將部分做群組化而產生的視覺),對於攝影而言,主要體現在場景的構圖上,文中提到漫畫不含陰影的簡單線條,在視覺上的編碼比照片本身的理解速度上還要快,由此可知一個圖像的畫面越是簡單符合線條的規則,其越容易符合美的感受,因為其辨識的速度較快,相較於過於複雜的細節,如果辨識困難,容易有限如迷宮視覺的產生。
第三篇主要是用文字邏輯的方式來分析相貌相似性的問題,較為複雜,雖然有提到關於照片的例子,但主要還是圍繞在文字上的探索。
雖然本書是1972年出版的書,但舊時代的觀點以現今AI的發展來看,仍會有不一樣的收穫,僅是希望能從中獲取更多不一樣領域的觀點,在拍攝的心態上與準備上能更加擴展眼界與方式,將美學的涵義灌注在未來的作品中,在這邊推薦給廣大的攝影創作者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