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進則退
即使是全盛時期,葛拉文的速球頂多也僅達90英哩出頭,控球與配速遂成為立足球壇的最大本錢。就連父親佛瑞德(Fred Glavine)提起兒子時都忍不住打趣道,如果葛拉文今天才從高中畢業,在球壇力量至上的潮流中恐怕選秀時早早便已落榜。
不似嫻熟多種球路、好球帶內外通吃的隊友麥達克斯,勇士時期葛拉文的拿手球路只有速球和變速球兩種。由於怕內角球遭強力拉打,因此葛拉文幾乎是偏執地朝打者外角攻擊,先以精準控球逐步蠶食好球帶,誘騙打者揮擊邊邊角角、可能被判成好球的球路;再輔以靈動的球路位移,讓對手猜得到卻打不好,常常結果不是軟弱滾地,就是內野無力高飛球。投捕搭檔羅培茲(Javy Lopez)就曾說,整場比賽葛拉文投的內角球「一隻手能數得出來」。專攻外角且屢獲裁判青睞的盛名除成為推理作家康斯坦丁(K.C. Constantine)的短篇小說素材,還被道奇名播報員史考利(Vin Scully)比作裁縫師:「他這裡修修、那裡剪剪,然後打者就玩完了。」
「他這裡修修、那裡剪剪,然後打者就玩完了。」--Vin Scully
雖然奪勝不費吹灰的形象深植人心,但僅有兩種球路、堅持不投內角球的習慣卻從1999年起讓招式用老的葛拉文吃盡苦頭。話說1998年葛拉文甫以20勝6敗、防禦率2.47奪下第二座賽揚獎,球涯看似再攀高峰。不料隔年起在大聯盟裁判協議縮減好球帶後,葛拉文賴以維生的外角好球帶瞬間蒸發,徒留聯盟被安打王的難堪頭銜,以及比前季膨脹1.7倍、9年未見的4字頭防禦率。就連葛拉文本人都坦承因為怕投出壞球,導致面對右打者時,站位不自覺地從投手板左側朝中央靠攏,除喪失進壘點優勢,球路位移也因前腳落點變動隨之大減。
2000年暫緩嚴格執法後,葛拉文成績再度觸底反彈,不料隔年裁判們捲土重來,逼得他不得不思忖解套之道......
(付費訂閱後即可閱讀全文!歡迎MLB文化重度成癮者每月以最低 NT$53 支持《MLB星系》,暢讀專題內的所有付費限定文章。每月為你送上 5 篇扎實專業的文字作品或報導,讓您在短時間內吸收最多資訊,了解 MLB 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