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中,國中到高中的求學過程,從普遍選擇就近的社區國中就讀,到選擇學區內的理想高中,通勤的時間與方式開始不盡相同,上學的路途自然不會再頻繁看見穿著同樣校服的學生。
因此,若出現在同一個時段,同一個月台通勤上學的同校學生,我們自然就會不自覺地留意,或許還會帶有一點開心、好奇的心情;然而卻也僅止於此而已。除了「同一通勤路線」這共通點之外沒有交集,缺乏了認識的契機,原有的感動或心情,在經過日復一日的生活後,終究也會變得習以為常。
這本故事的開頭,始於一個從口袋中掉落的耳機套,讓本應毫無交集的學長與學妹(主角)兩人,有了邂逅的小小契機。
我想認識學長,學長也喜歡探索未知的事。我們來約定一件事吧。我們每天問對方一個問題,被問的人一定要誠實回答。目標是一百個問題。
對於同校的陌生人抱有戒心的學長,被主動搭話的學妹抓住言語中的漏洞,無法再強硬推辭學妹的要求,於是兩人訂下了「每日一問」的約定,因而開啟了不同往昔的青春日常扉頁。
【小說心得】
故事以「每日一問」為一個事件(章節),分別以「***」作為學妹視角、「###」作為學長視角進行切換,並透過大量的對話,將同一事件中兩人的內心思緒與反應,如實地呈現在讀者面前。
因此,兩人的互動與心境變化也成了本書的一大看點,學長從一開始對於干擾看書的學妹抱持排斥,面對提問總是被動消極,到後來逐漸習慣了通勤路上與學妹的互動,並且想要更加了解對方,於是開始設法在提問中挖掘對方想隱瞞的事情。
學妹對於學長抱持著好奇,從簡單的「生日」、「血型」,逐步卸下學長警戒的心防,到愈來愈想了解更多學長的事情,於是在交談中暗藏的小小心機。這些平凡又看似無聊的日常問題,逐步拉近了兩人的距離,提問也開始逐漸深入,甚至演變成兩人的心理博奕(但其實根本是甜到冒泡的傻瓜情侶互動啊,喂!)。
圖為小說第2集彩頁,圖中兩人還未成為情侶關係...(What?)
如果說故事僅止於兩人的甜蜜互動,「那些女生為何都毫無理由地喜歡主角啊?」「你得理解這種遊戲(小說)就是這樣。」筆者大概就會這樣歸咎於一部單純的青春戀愛喜劇,然後痛呼這些機會都不是屬於我的。
然而,小說第一集加入的學弟妹事件,就增加劇情上的解釋空間,為故事增添了合理性。「我跟她有一陣子走得很近。」「是我先告白的,她沒有明確答應,但似乎也對我有意思。」曾向學妹告白過的學弟,告知學長(主角)曾有多位追求學妹的男性。學妹卻在拋出一堆問題後,就對他們失去了興致。
「你還是別跟她往來比較好,學長。」
「她什麼都想嘗試,無論興趣、遊戲──還是人。」
「所以她很容易膩,興趣很快就轉移到另一個目標上。」
從學弟的描述中,學妹並非只對學長(主角)一人產生興趣;學妹會一直渴望與學長交談,是因為學長一直讓她感到有趣?若有一天學長不再有趣,兩人的關係是不是同樣會拉開距離?抑或是學弟們只是一廂情願,錯認與學妹之間存在著曖昧關係,因而才產生誤會與偏見?如果學長在相識不久後就進行告白,最終學妹是不是也會對學長失去興趣?筆者認為,這個問題作者已在小說中寫出答案。
總體而言,故事兩人從陌生的關係,到逐步敞開心扉,想了解對方更多的事情或秘密,以及互動中暗藏的小心思,狗糧基本上是塞好塞滿;同時,雖然作者將曖昧期的甜蜜感擴大,淡化了過程中的苦悶與焦慮,卻也多少為現實生活青澀的高中戀愛,應該如何拿捏兩人的曖昧界線,帶來了幾分參考價值。
本篇文章到此結束,感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