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在看的是楚帛書長沙子彈庫本,當中描述了月令與月忌,更以配圖畫了當月的神祇,神話感頗類於山海經,十分有趣。
可惜字跡多半模糊,不然真正想臨寫的是這一篇。
但也局部挑了較為完整的十一月「姑分長」來試著寫看看,遺憾字形難以辨認,僅能大致妄揣,日後若尋到清晰復原版本,再來重寫。
此本有書家書寫過局部,但與一些版本詮釋略有出入,因此沒有採用。
如「姑分長」一段中,「行首事」,該書家解做「行百事」、其他雜本甚有解成「行道事」,而多數版本採用的是「行首事」,私以為確也較貼切,故也以此版本書寫。
至於字形,如「義」字(已有饒宗頤李零等學者確認此字為「義」)辨認困難,不似馬王堆銀雀山簡武威簡等常見簡帛體寫法,也不像大小篆金文各體慣見寫法,是以勉強放大後姑妄以形猜之。
吾非學者,亦非本科出身,僅私淑爾,若有謬誤,但請見諒。
之後,翻閱到清朝篆書大家楊沂孫所書的「夏小正」帖,原本雖起於「大戴禮記」,但已散佚,現存版本實為宋朝傅崧卿改著之本。此點楊沂孫於落篆款部分也有提及。
「夏小正」,其實是古時候的農民曆月令,記錄當令的舉措宜忌,雖非現時所需,卻甚為有趣。
且,楊帖字形古趣可愛,變化豐富,私心甚愛,故臨寫之。
惟,粗心錯漏處有二,一為「初服於公」句末漏一字「公」,而「鼪鼬」二字,實需反之為「鼬鼪」,甚感遺憾。
此外,清代另一篆書大家吳大澂亦有書寫過「夏小正」,內容大致與楊帖相仿,惟其版本稍短,字形與線條以線篆之圓潤為主,也十分可觀。
釋文:
正月:啟蟄。雁北鄉。雉震呴。魚陟負冰。農緯厥耒。初歲祭耒,始用畼。囿有見韭。時有俊風。寒日滌凍塗。田鼠出。農率均田。獺獸祭魚。鷹則為鳩。農及雪澤。初服於公。采芸。鞠則見。初昏參,田中。斗柄懸在下。柳稊。梅杏杝桃則華。緹縞。雞桴粥。
二月:往耰黍,禪。初俊羔,助厥母毓。綏多女士。丁亥,萬用入學。祭鮪。榮菫采蘩。由胡昆小蟲,抵蚳。來降燕,乃睇。剝鱓。鳴倉庚。榮芸,時有見稊,始收。
三月:參則伏。攝桑委楊。羚羊。榖則鳴。頒冰。采識。妾子始蠶。執養宮事,祈麥實。越有小旱。田鼠化為鴽。拂桐葩。嗚鳩。
四月:昴則見。初昏,南門正。鳴劄。囿有見杏。鳴蜮。王萯秀。取荼。秀幽。越有大旱。執陟攻駒。
五月:參則見。浮游有殷。鳺則鳴。時有養日。乃瓜。良蜩鳴。匽之興五日翕,望乃伏。啟灌藍蓼。鳩為鷹。唐蜩鳴。初昏大火中。種黍。菽糜。煮梅。蓄蘭。頒馬。將閑諸則。
六月:初昏,斗柄正在上。煮桃。鷹始摯。
七月:秀雚葦。狸子肈肆。湟潦生萍。爽死。荓秀。漢案戶。寒蟬鳴。初昏,織女正東鄉。時有霖雨。灌荼。斗柄懸在下,參中,則旦。
八月:剝瓜。玄校。剝棗。粟零。丹鳥羞白鳥。辰則伏。鹿人從。鴽為鼠。
九月:內火。遞鴻雁。主夫出火。陟玄烏蟄。熊羆貊貉,鼬鼪則穴,若蟄。榮鞠。樹麥。王始裘。辰系於日。雀入於海為蛤。
十月:豺祭獸。初昏,織女正北鄉。南門見。則旦黑鳥浴。時有養夜。雉入於淮,為蜃。
十有一月:王狩。陳筋革。薔人不從。於時時也,萬物不通,隕糜角。
十有二月:鳴弋。玄駒賁、納卵蒜。虞人入梁。隕鹿角。
款識: 右《夏小正》,經文四百七十七字,本經不傳,傳者其傳也,詞與公羊、榖梁相類,宋傅崧卿始別出之,以為經後人厘,非經、傳互有異同,擇善而從可也。(篆書)
文卿學使大人正譌,光緒辛巳閏七朔,常熟楊沂孫篆。(行書)
鈐印:楊沂孫印(白文)、觀濠居士(白文)、今日何成(朱文)
【資料來源】《中國法書全集》18-清代書法3(文物出版社 可嘉掃描)
補充參考資料:
夏小正的維基百科說明: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4%8F%E5%B0%8F%E6%AD%A3
曾宪通:楚月名初探 ——兼谈昭固墓竹简的年代问题http://gwz.sysu.edu.cn/showinform.php?iid=213
長沙子彈庫楚帛書的方向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092
百度百科楚帛书簡說http://baike.baidu.com/item/%E6%A5%9A%E5%B8%9B%E4%B9%A6
科普:楚帛書中的十二月令神
https://read01.com/MMKnQ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