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軍對一個當過兵的人而言,可說是稀鬆平常的事,這也是當兵的入門功課,而行軍類型裡面,我個人最喜歡的就是夜行軍。記得新訓的時候,我是被分配在台灣南部的軍事基地受訓,當時正值夏天,南台灣的艷陽根本就可以用毒辣來形容,平時上野外課程,連隊長為了要訓練我們的體能,每次上課幾乎都是用跑的上教練場,只有晚上的夜行軍,為了保持靜肅及人員安全,我們才是用走的上野外,而晚上更沒有毒辣的太陽,天氣涼爽很多,所以我蠻喜歡夜間行軍的。
我是在11月份下旬下部隊來到馬祖,這個月份正是馬祖寒冬的開始,特別是在一個四面環海的海島上,由於濕氣很重及東北季風很強勁,所以馬祖的冬天是格外的寒冷。
由於是處在兩岸敵對的年代,為了避免對岸的水鬼摸上岸來,所以在外島前線每天晚上都有夜行軍部隊繞著全島行軍,一方面保護駐島人員的安全,另一方面也是訓練部隊人員的體能及應變能力。我當時的駐地是馬祖南竿島,每天晚上有三個連繞著南竿島夜行軍,從晚上10點開始一直走到隔天早上約04點30分左右。而這三個夜行軍連,一個是東守備隊、一個是西守備隊、另一個是中央守備隊(含雲台守備隊),而我的部隊則是屬於中央守備隊。在台灣我喜歡夜行軍,但是在馬祖夜行軍則是所有在馬祖當兵的人共同的夢魘,尤其是冬天的夜行軍,那簡直就是痛苦的回憶。
每次夜行軍前,約晚上9點鐘左右,所有當晚排到夜行軍的人就在中山室裡點名、吃宵夜,並且順便將步槍彈匣裝上子彈,因為我們是砲兵部隊,屬於戰鬥支援部隊,所以當時配發的步槍除了軍官是拿M16步槍外,其餘都是配發國造五七式步槍,每個單兵是配4個彈匣,每個彈匣裝15發子彈(滿匣是20發),共60發子彈;而軍官的M16步槍是配6個彈匣,每個彈匣裝15發子彈(滿匣是20發),共90發子彈。
當年夜行軍時每個人的裝備計有:鋼盔(含迷彩偽裝帽)、防寒毛線頭套、草綠服、防寒夾克、防護面具、S腰帶、水壺、4個彈匣60發子彈(軍官90發)、刺刀、防寒手套、野戰匣、綁腿等。而行軍序列最前方是則是3個尖兵、再來是帶隊官(通常是連級幹部)、再過來是行軍本隊、接下來是副帶隊官(一般為排級幹部或上士)、最後就是3個後衛兵。
我還記得有一次我參加夜行軍的情形,當時帶隊官是連長,我擔任副帶隊官。晚上10點整我們就從連部出發,先去中興嶺點名(出發前防衛部會派查哨官來點名),之後就開始行軍了。當晚也是非常的寒冷,冷風呼呼的吹來,由於我不戴頭套,因為會影響聽覺,以至於若有甚麼風吹草動會聽不清楚,所以耳朵被風吹得好痛,但是當天晚上卻是晴空萬里,滿天星星,真是美麗。我每次夜行軍沿路都在抬頭看星星,因為我第一次夜行軍就看到過3顆流星,而且這3顆劃過天際的秒數很長,大約有2秒鐘。而就在我沿路欣賞星空的瞬間,蹦一聲,這一聲在寧靜的外島夜晚,格外顯得很大聲。此時的我已經痛到很想大叫,但我又不敢叫出聲,因為我只顧著看星空,結果撞到了纏著鐵絲網的拒馬。我不敢叫痛,因為怕被阿兵哥聽見,很糗的。可是我突然聽到從我後邊傳來那種憋著的笑聲,我想那三個後衛兵應該看到了。
外島夜行軍最怕有狀況,因為你必須用最快的速度跑到回報狀況的地方。平常跑步還好,夜行軍時是全副武裝跑步,常常跑到目的地後,突然說狀況解除,那真是…。記得有一次友軍有一個連夜行軍時發生狀況,這個例子也被當時的防衛部列入案例宣導。當時出狀況的那個夜行軍連經過一個崗哨時,站哨的衛兵喊了口令,夜行軍部隊的尖兵也回了口令,雙方確認後沒問題本隊就陸續通過,最後崗哨衛兵看部隊都過了,就退回崗哨內。過了一會兒,他發現從部隊來的方向有兩個人影朝崗哨過來,此時衛兵依規定喊了口令,結果對方沒回應(由於冬天夜行軍很多阿兵哥會戴頭套,加上風大,常常會影響到聽力),這時衛兵又喊了一聲口令,對方仍然沒有回應,衛兵立刻子彈上膛,隨後再喊了第三次口令,仍然沒有回應,這時槍聲大作,子彈就打在那兩人前方的地上,還冒出火花。那兩人立刻趴在地上都不敢動,剛剛經過的夜行軍部隊,一聽到槍聲立刻部隊掉頭,衝了過來。後來經過確認原來這兩人是前面夜行軍部隊的成員,因為出發前可能為了驅寒,所以喝了點酒,結果酒精發作所以就沒跟上本隊,再加上風大沒聽到衛兵的口令才發生槍擊事件,不過這兩人真是命大沒被打中,結果隔天防衛部將兩人關禁閉一個月,開槍的衛兵則放返台假二個航次,所以當年在外島服役還是要小心,因為都是真槍實彈,一個不注意可能命都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