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電商的輪廓
若有在進修的人應該常常會收到「百萬電商養成班」諸如此類的課程推薦,不過本文要介紹的是每月營業額可達千萬等級的隱形巨人;為什麼要用「隱形」來形容呢?因為這類賣場上架的商品很難唸出品牌,但是價位低廉,低到錯買也不覺痛癢;他們的定價類似Daiso大創或美國Dollar Tree以銅板價吸引人流,不過實體通路可藉由水泥牆鎖住消費者的注意力,來到了象徵自由的網路世界,本文主角小仙女會採用什麼策略達到類似效果以最大化利潤呢?
價格排序與化整為零
「價格排序」為網路賣場相對於實體賣場所提供的原生服務,它重劃人們網路上的購物行為,讓消費者感到自主,感覺像個贏家,甚至不用真正購買,只要分享找到的最低價,就能夠在社群內獲得讚賞。小仙女緊抓「買便宜」如同蝦皮抓緊「免運」,並強化此主張與消費者交換價值,其賣場上架之商品「標價」低廉,原本就屬於低定價之商品直接上架,而定價較高的商品則拆賣販售,以換算為最低「標價」;這個策略為小仙女在後網拍時代取得優勢,在演算法取代流量紅利的年代,越符合平台利益的賣場越容易取得曝光,與其說小仙女採用之策略為迎合消費者偏好買便宜的行為,更貼切的說法是她靠攏平台希望吸引愛便宜消費者之策略。
低價不代表低毛利
「低定價」除了讓消費者感覺買的便宜,也容易讓消費者聯想「老闆賺不多」,而事實可能恰好相反。其賣場內之商品絕大部分從大陸進口,或者說自阿里巴巴出口;除了促銷商品或策略引流定價,毛利率一般落在50%至75%,換句話說,一件商品賺1至3倍;難道這麼大的利潤敞口沒有吸引競爭對手分食嗎?其實是有的,不過「目前」無功而返;由於她的貨源大多來自大陸,很合理的大陸賣家也會銷售相同商品,而且蝦皮近年也積極主打「海外直送」,不過受限地理位置,跨境運送時間硬是比本島物流更久,在同樣都是低定價的情境,多支付一點銅板價差卻可以更早使用商品,此成本風險是消費者願意嘗試的。
留住過路財神的前提
自大陸出貨的賣家佔不到地利之便,那麼本土賣家是否就能共享市場呢?關鍵在於如何留住消費者,如同文章開頭所述,水泥高牆可以幫助實體通路鎖住客戶注意力,而在數位世界則是利用消費門檻達成相同效果,也就是俗稱的「湊免運」;在「不當行為」一書中生動描述同樣5元價差,相較於高價商品,人們更願意花時間為低價商品省「大價差」;所以消費者千辛萬苦找到低價賣場,也不介意在這裡花更多時間購買更多便宜商品,以實現「湊免運」這個運費心理帳戶成本減免;賺更多折扣還能省掉運費,何樂而不為呢?為了協助消費者湊免運,商品項目要更多,種類要更齊全,自然而然衍生為百貨形式賣場,也因此形成一道資本鴻溝,阻擋小型競爭者。
轉動規模經濟飛輪
這邊要補充說明一下,筆者本文所述之「毛利率」為售價與進貨成本之價差佔售價比例,而非財務分析所定義之。而高毛利有其必要性,因為小仙女的營運有項重要成本,那就是揀貨人員;為了湊免運,單筆訂單通常包含多樣商品,有效率地揀貨才能快速出貨,以維持本島發貨優勢;當營業額越高,規模經濟就越明顯,其所創造的效益又能投資於美編人員製作專屬文宣、後製商品圖片,創造賣場差異化;就這樣規模經濟的飛輪引領公司成長到60人規模。
好口碑的社交資本
上述商業策略都有機會模仿,不過「社交資本」卻難以複製。社交資本泛指社群媒體互動量化,套用在網購平台就是評價量化;小仙女自述早期搭上蝦皮免運風潮,獲得流量紅利,加上低定價高銷量,創造超過170萬則評價;當消費者面對相同購物條件時,評價量化可能就成了推定信任的重要關鍵。境外發貨對低價商品沒有優勢、小型賣場沒有經濟效益、後進者又缺少社交資本,小仙女手握「皮姆粒子」變身為網購巨人。
抵消網路世界的地心引力就有機會賺錢,演算法友善帶進高流量,湊免運鎖定注意力提升流量價值,規模經濟支撐低標價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