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08《前山報》
◎黃皓天
「阮若打開心內的門,就會看見故鄉的田園。」—王昶雄,〈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
熙來攘往淡水中正路上,尋向百年古廟褔佑宮旁的小巷子,沿著石階梯往上爬,一條不起眼的小路就在眼前,它被稱為淡水真正的老街,它的名字叫做「重建街」,也是詩人王昶雄的故鄉。
重建街14號:香草與老屋
重建街14號,是一幢門面並不寬廣的紅磚老屋,卻是淡水近年最有特色的商店—香草街屋,老屋門外放著幾盤綠意盎然的盤栽,午後微風中散發自然清香氣味。走進屋內,老房子格局窄而修長,前方陳列各種琳瑯滿目的香草產品,加上各種乾燥植物擺設,活像奇幻故事裡充滿神秘感的巫師研究室。有趣的是,香草街屋的主人蔡以倫並非本科出身,而是半途出家。在香草街屋的成立以前,蔡以倫從事了12年的媒體行業,主要負責醫藥新聞報導,讓他清楚草本醫學的趨勢,也是他開始種植香草的契機。
在離開媒體行業後,蔡以倫思考人生的去向,除了開始種植香草,也讓他想起在淡水老家原來有幢老房子;重建街14號是蔡以倫的長輩所買下,儘管小時候曾經與長輩來過,大學時期就讀淡江大學的他也曾在淡水生活過一陣子,然而當時候他卻認為自己的人生不會跟這幢老房子再次相遇。「任何事情都需要一個基地。」香草街屋前身是布袋戲主題館,2011年收回來後決定以老房子作為基地,成立香草街屋,投入香草文化推廣及販賣香草產品。對他而言,香草街屋就是一個根據地,蔡以倫的人生因此與老屋和淡水再次相遇,香草街屋所有產品的標榜淡水在地製造,香草都出產自淡水北部的下圭柔山,由蔡以倫一手一腳種植,透過據點與堅持在地生產讓香草街屋與地方產生連結認同,為重建街添上香氣四溢的文化風景。
沒落的古道‧重建的基地
經營香草街屋的關係,蔡以倫開始重新認識淡水,在整理資料的過程中,他驚訝為何許多人正在做重建街的歷史導覽,這短短幾百多公尺的街道有何特別之處?他漸漸在資料中發現重建街獨特的歷史文化。重建街是淡水第一條商業街,卻因為交通現代化和商業模式的改變而式微的街道。但蔡以倫認為這條街道最有有趣的地方,是與鄰近的中正路有莫大對比,保留了淡水許多老房子的建築形態。「是因為沒落了才會留下老街。」蔡以倫淡淡說出在淡水捷運線開通後,人流急劇增加的情況下,淡水許多地方必須把房子改建或拓寬道路,現在所謂的中正路淡水老街,當年充滿古色古香的模樣已經不復存在,相較之下重建街還能保持舊有的建築與風景。「台灣很多古蹟都是被拆才知道存在,當你知道候它(古蹟)的時候,也已經不在了,但重建街不太一樣,它有點力量可以爭取到保存的位置」。這條街道另一個獨特之處,是區內的凝聚力高,淡水人對於重建街歷史十分認同,蔡以倫說雖然重建街平常不像中正路熱鬧,但只要有活動在這裡舉行,總是能夠把人潮拉進來。
心內的門‧故鄉的風景
重建街在短短的幾百公尺裡,不只是一條街道,充滿各種獨特迷人的文化風景,在重建街,可以看見漢人信仰痕跡,從清水祖師巖到媽祖廟,山城上滿佈著漢人的開發史。在重建街,又能看見文學中的風景,著名淡水文學家王昶雄故居就是在重建街30號,他所描寫的心內的門窗,就是重建街的景色。除了老房子外,重建街附近就最有名的建築就是「淡水紅樓」,特殊的建築揉合中西文化,讓重建街添上一份殖民地異國風情。對淡水人來說,重建街的意義在於不僅是淡水發展歷史的開端,也代表淡水現代的開始,對於它的存在,這條街道能讓人記憶淡水百年前的風景,透過歲月所留下的痕跡,讓人懷念古早的農業生活,使山城的風韻不斷流傳下去。
淡水香草街屋
- 地址:新北市淡水區重建街14號
- 營業時間:週五10:00-15:00 週六 13:00-18:00 週日13: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