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山報第七期】2018年林語堂故居特展—博物館日常:進擊的小館員

2022/05/06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2018/007《前山報》
◎黃皓天
「博物館日常:進擊的小館員」海報
如同往年一樣,林語堂故居每年特展即將於10月底展開,本年度的展覽方向與以往有些許改變,並非將林語堂先生撇除在外,而是探討「林語堂故居」本身作為「博物館」這一回事。如細說林語堂故居屬於那類形的博物館,其實它屬於典形的「紀念博物館」(Memorial Museum);1950年代後,紀念博物館大規模出現在世界各地,通常以人物紀念館或紀念碑形式出現,似乎記錄著20世紀那段紛紛擾擾的歷史。紀念館通常有三種類型:第一,紀念政治軍事領袖或所謂「國家偉人」(National Heroes),帶有民族主義色彩的紀念館;第二,紀念在某專業領域上有特殊貢獻的人物,以表揚他們的傑出表現,林語堂故居就屬於此範疇內;第三,除紀念人物外,創傷記憶或重大天災人禍事件也屬於紀念館的範圍。紀念館不僅是告訴觀眾某段故事或教育歷史,更重要的功能是作為一種「提醒」,用以喚起某段已經發生過的事情,並讓它不至被社會所遺忘和拋棄。另一方面,林語堂故居也屬於歷史建築博物館(Historic house Museum),簡單說,建築和空間本身就是一種歷史展示,儘管故居直到2018年才被指定為台北市首座紀念建築,但無疑故居建築本身與林語堂有強烈的歷史連結,充份反映語堂先生晚年生活史的原樣,透過建築空間作為真實性的支柱,所帶出的臨場感相對活靈活現,能夠彌補文字紀錄上的不足之處。
但說到底,如果不分那麼細,那林語堂故居就是一座博物館,而對觀眾而言,博物館是什麼樣的概念和想像?當觀眾走進博物館的裡頭,他會看到了什麼?觀眾為什麼會進來?文物、展覽、朋友、空間、燈光?美食?咖啡?對觀眾而言,我們假設他們對那些保存起來的美好事物感到興趣,或被博物館的建築外形所吸引,或可能只是一個偶然,一刻瞬間踏進來,但無論有意或無意,在博物館裡都是開放的、包容的。
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對博物館的定義如下:「一座以服務社會為宗旨的非營利機構,它負有蒐集、維護、溝通和展示自然和人類演化物質證據的功能,並以研究、教育和提供享受為目的。」
在故居裡,我們把林語堂生命中最美好最精彩的故事,都放在這幢小房子裡。從「家」轉化為「博物館」,由私領域走向公領域的過程,其結果並非憑空出現,而是透過許多人的努力和改造,讓林語堂的家成為一座為公眾服務的博物館,並持續傳遞語堂先生的思想與價值。本次展覽的核心問題是「博物館」是怎麼成為「博物館」?嘗試將概念擬人化,透過「小館員」們來與觀眾分享博物館學的趣味。展覽除了提高觀眾對林語堂的認識外,更著墨介紹大眾比較陌生的「博物館功能」和「博物館環境」,這兩個基本又極為重要的事博物館日常事務,是如何在故居落實發展。如果您來到故居,不妨在這次的展覽,做一次小小的日常觀察,再一次認識博物館的可愛之處。
  • 展期 :10月20日(六)─11月 25日(日),09:00─17:00
  • 費用:憑門票可免費參加活動
  • 指導單位:台北市文化局、東吳大學
  • 主辦單位 林語堂故居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林語堂故居
    林語堂故居
    因樂活的林語堂先生,還有愛做夢的舒喜巷,而有了《前山報》的發行。這份刊物包納了前山、大士林區的在地故事,亦會介紹臺灣地區的其它館所,請您跟著《前山報》的放慢腳步品味生活,聽聞更多的城市故事,體會單純的初心。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