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分享的一篇心得中,有一句話是這樣寫的:『不靠回測無法了解資產配置,但是單靠回測同樣無法了解資產配置。』
這句話其實是大叔改編自『真確』這本書,全文是這樣的...
【數據不是唯一解方】
我不愛數據。我是數據的超級粉絲,但不愛數據。數據有其局限。唯有當數據能超越數字本身,協助我了解現實(例如人的生活),這才值得愛。在我的研究上,我得靠數據檢驗我的假設,但那些假設本身通常源自跟人交談、聽人說話與觀察他人。雖然我們絕對需要數據來了解世界,卻得十分小心謹慎,別貿然相信只憑一堆數據就下的結論。
莫昆比(Pascoal Mocumbi)是1994年到2004年的莫三比克總理,在2002年造訪斯德哥爾摩,向我表示莫三比克的經濟正一日千里。我問他怎麼知道,畢竟莫三比克的經濟數據大概不甚可靠。他是否看過人均GDP呢?
他回答:「我確實看了數據,但不是很準確,所以我每年習慣觀察5月1日的狂歡遊行,那是我們國內很受歡迎的傳統活動。我會看人民的腳,看他們穿什麼鞋。我知道大家都盡量讓自己在那天看起來光鮮亮麗,而且沒法跟朋友借鞋子,因為朋友也要穿出來遊行。我就看。看他們是打赤腳呢,還是穿破鞋呢,還是穿好鞋呢,跟去年相比又是如何呢。
「另外,我在國內四處跑時會觀察正在蓋的房子,如果草長得比基座高就不好,如果有在把磚頭往上蓋就不錯,代表民眾有多的錢,不是每天口袋空空。」
明智的總理會看數據,但不會只看數據。
此外,許多最寶貴與重要的人類發展無法靠數據衡量。我們能靠疾病相關數據評估民眾受苦的程度,也能靠數據衡量物質生活條件的進步,然而經濟成長的終極目標是個體自由與文化,而這些價值很難以數字衡量。許多人覺得以數據衡量人類的進步真是太怪了,我也通常認同這個看法。數據從來無法完全道出世界的樣貌。
不靠數據無法了解世界,但單靠數據同樣無法了解世界。
以上這段話想表達跟達人說的【統計數據不是真實人性】的層次完全不同,達人是完全無視數據,只看自己眼中想看的。
我們從這段話要明白的應該是:
數據只是一種輔助分析的手法,統計與回測是一種幫助快速理解數據的技巧。就像我們了解投資歷史的目的,是為了避免去犯一些曾經出現過的錯誤。
一昧無視數據然後閉門造車,絕對不會有什麼好的發展,我們也必須謹慎小心的使用數據,然後透過實際行動來驗證結果。
大叔不用統計指數仔朋友的資產,但是從朋友臉書分享的日常,我們就知道大家都逐步往樂活人生前進。
這同樣不需要靠數據來分析,也不需要整天在臉書喊:我們的投資很安心,我們的日子很樂活。這種事不需要在臉書鏡頭前面演的。
真實的人生不需要看數據來評斷,當然真實樂活也不是用嘴巴說說就算是了。
不靠數據無法了解世界,但單靠數據同樣無法了解世界。
不靠回測無法了解資產配置,但是單靠回測同樣無法了解資產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