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的時候可能是第二季,在哪裡看的倒是不記得了。端出很多亞洲美味的
Adam Liaw贏了當時才20歲的Callum Hann,很微弱的印象是也許覺得主持人有偏愛這個小男生吧(或者是會想說為了節目效果)。Adam Liaw發展得很好,節目一個接一個,也出了很多本書,實至名歸。後來再看已經是第七季,之前有個兒童版的頭兩季我也有看,在2016年的這支宣傳片中說這是世界上最棒的節目,ㄜ,我也真的這麼覺得。
美國版看過幾次,吵吵鬧鬧勾心鬥角,一個廚藝競賽要弄得好像你死我活;英國版最近在MOD上也有,又太過平靜,平靜到你們連評審都只有兩個人,這樣不會有意見不合的時候嗎?澳洲版有著類似的精神但完全不同的表現形式,贊助廠商拉好拉滿,也因此節目畫面精緻拍攝內容豐富,食材從最樸實到最華麗,器具要什麼有什麼(冰淇淋機、碳烤爐、煙燻機、急速冷凍櫃、還有一個我突然忘記名字也是把東西很快弄冰的東西......),然後還有主題曲呢!
一開始當然是看熱鬧的心情,然後覺得這些「感覺上是一般人」的一般人怎麼這麼會煮。他們對食物的知識、每個人鹹食甜食都會有兩把刷子(更別提看兒童版時的驚訝了)。再接著是在這著節目裡你可以感覺到族群的融合,各個種族的臉孔,各種不同地區的食物味道,上一代或上上一代傳承下來的經典家傳菜,原來現在都匯集到了澳洲去。眾多世界名廚一起跑來參與,曾經有幾次還把參賽者帶到國外去比賽!然後慢慢的對參賽者有了連結,每個人都有一個自己的故事,然後這節目的拍攝好像一季大概也要半年九個月,所以的確,大家幾乎是放下了所有來參賽的。
有幾個冠軍在餐飲界發展得很好,有幾個冠軍後來想要追尋其他的人生,也有幾位是沒得冠軍但反而更為受歡迎。十一季後原本三位評審不續約,第十二季也許是怕收視率下滑,換了三位評審外還把前十一季所有受歡迎的參賽者都找回來弄個明星賽!我之前對三位原評審沒有太大的意見,三人鬥鬥嘴也是挺可愛的,但直到第十一季的準決賽中,Simon的菜被批評的很慘,我才突然意識到,他們對於食物的「看法」似乎已經過時了。
上圖是他在第十一季時成功的花椰菜(然後在第十二季他是被花椰菜淘汰的XD),當時第十一季決賽時他端出的作品會讓我有一種評審覺得「你的水準不夠」的感覺,就是少了肉好像就有點不夠完整,或者是沒有什麼太高明的技巧所以分數低,總之是有點不平啦,畢竟Simon都這麼努力的端了香檳龍蝦出來了......
身為一個蠻少思考的人,之前我看的時候頂多就是感覺,ㄟ誰很拿手哪個國家的菜,誰的甜點做的很精緻。Simon Toohey則是會讓我有一種很明確的「風格感」,他熱愛蔬食,覺得蔬食就和肉類一樣美味,所以他會想盡辦法在料理中如何去把蔬菜當成主角,反而讓肉類變成調味。但這不代表他不處理肉類,可能是因為他比較會表達,所以當他描述那個「我創作這道料理的思考過程」,突然讓我覺得這件事很迷人,所以也不意外,後來他也開起節目啦。
來到明星賽,第一集還找了
Gordon Ramsay 來壓壓陣,由他來介紹三位新主持人。說實話這三位主持人找的真好,Jock Zonfrillo的餐廳得獎無數,他本身就是個從蘇格蘭來到澳洲的移民(當然他很帥啦,真的好帥,就是個壞小子轉成大廚師,故事多好看),Andy Allen是第四季的冠軍,後來開的餐廳好像反應也很不錯。最特別的是Melissa Leong,父母應該是中國人,從新加坡移民到澳洲,不是廚師而是個美食評論家。很重要的是她瞭解亞洲美食的系統,所以主持人終於不再是用一種品嚐「異國料理」的心態了,而是她真的懂各種食物的脈絡,而且最基本的,吃過。
當然這樣對原本的主持人有點非戰之罪,都已經十年了,料理的風潮也不知道翻了幾輪,光是看參賽者的大合照就很明顯了。整個對食物的觀點翻新,當我看著參賽者金髮碧眼的健康美女Tessa Boersma說她最瞭解的食物風味是東南亞口味時,來參賽的人早就已經不一樣了。 當然這一季遇上了疫情,因為這個所以調整了很多比賽的內容,例如幾乎就沒有團體賽了,然後也比較少大份量出餐,看到最後一集時我突然覺得這應該有些影響結果,但不管如何,還是覺得好好看。
然後沒想到一篇寫不完,再來寫個下集表達我對這些參賽者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