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我們都是線上交談的,不知為何她今天特別想到公園散步。她說:「我需要透口氣」。
我們選了個有噴泉的公園,在裡面走了又走,看她欲言又止的模樣,我快速回想上禮拜的對話,猜想著她是因為擔心弟弟事業不順?還是難過氣喘再次復發?又或者氣餒於自己始終半途而廢?
我們言不及義的聊季節、聊天氣、還有雨後的清新空氣。醒腦的涼風,令人想起最近觀看的
影片提到:「孤獨的人,有幾個症狀,改善這些症狀尤其需要與大自然連結,重新回到『當下』」。
與她分享後,她連連點頭,說影片裡的提到的每一個症狀都是她!「I really need to get out of my house and get some fresh air.」
「為什麼我會這樣呢?我媽媽是那麼的有活力,退休後學畫一年,已經可以模仿梵谷的『星夜」,還寫了本自傳式小說打算出版。有時候我都會懷疑自己怎麼會是她的小孩?」
她的口氣裡透露出羨慕與比較,那種感覺自己被困住的無力感,讓我看著她就像看著一隻在蜘蛛網裡掙扎的獵物,在各種選擇與被迫選擇中,被時代的洪流掩蓋了過去⋯⋯
認知偏誤下的自動放棄
首先是職場。她先前應徵了間很棒的公司,應試專業技能後,卻因為公司未來可能會委派員工到紐約工作,就放棄了下一階段的面試。「反正我也覺得我應該不會上。妳知道的,我有太多的牽絆在這裡,我的父母在這、我的好友們在這,最重要的是,我的先生也在這!我不能要他放棄他熱愛的工作。」
我能同理她的掙扎,卻無法忽視所聽到的「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確認偏誤」是一種認知偏誤,讓人們偏好能夠確認先前既有認知的資訊,對於無法支持其敘事的例子則大打折扣¹。
換句話說,如果她相信的敘事是——「我不會應徵上某間公司」,她就會尋找證據來支持這個觀念,甚至找尋其他理由說服自己放棄。
自我敘事的強大力量
另一個我很在意的對話是,她提到了先生的朋友因手術開刀,先生因為憂心常常往醫院跑。另外婆婆身體也是每況愈下,長期需要人協助生活,雖然早以入住養老社區,但先生心情仍然起伏不定。
為此,他們一直以來規劃的旅程可能會被迫取消,而她十幾年沒見面的家人也會因此見不到面。「我覺得很沮喪,卻又覺得這種時候尤其應該就待在這,陪在他身邊。」但她只考慮到先生,卻忘了自己的焦慮,積壓的情緒終於我們見面的前一晚崩潰。
保羅・多蘭(Paul Dolan)在《
敘事改變人生》(Happy Ever After:Escaping the Myth of the Perfect Life)一書中主張:「我們會沉迷於去做別人期待我們做的事,並內化這些期待,形成一個人生『應該做什麼』的規範。不管適不適合,這些敘事通通被我們內化成為我們的一部分,但儘管我們照單全收也不見得會為自己帶來快樂。」²
我看到的她,真的很不快樂,加上慢性疾病用藥的副作用,時常被負面情緒籠罩。那些纏繞在身上的「應該」和「教條」並沒有比我們東方女性少,明明有能力,卻彷彿怎樣也施展不開。
「剛來到這裡時,我一點都不想留下來,現在我則是離不開了。」這句自她口中幽幽說出的話,在我聽來就像自願戴上手鐐腳銬的聲明,只有無限的惋惜。
我靜默了幾秒,想要出聲安慰,卻像個啞巴不知道說什麼才適合,只能拍拍她的肩膀,繼續向前走去⋯⋯
📚提及/引用之著作:《
大局思維》(Think Big)/葛蕾絲・洛登(Grace Lordan)/遠流
《
敘事改變人生》(Happy Ever After)/保羅・多蘭(Paul Dolan)/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