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代差異
含有「世代差異」共 60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森語的情緒觀測站
2025/11/19
八年級生的生存之道:1993年出生的我們,努力真的能翻轉人生嗎?
出生到死亡之間,最難的是「過程」本身 讓我開始思考:重要的不是終點,而是整段過程, 但偏偏這個過程,往往最曲折離奇 人生根本不是什麼馬拉松 馬拉松至少知道路線,還有補給站 人生比較像一種「一路被失望磨出來」的旅程 人一定都會被迫學會失望 對人性失望 對家人失望 對朋友失望
#
八年級生
#
1993
#
人生迷惘
1
留言
閒人,閒語
2025/11/09
世代消費觀大不同:從「實用主義」到「情緒價值」的消費鴻溝
本文探討現代年輕一代與父輩之間在消費觀念上的巨大差異。從上一代的「效用最大化」及「節儉」思維,到現代人追求「情緒價值」和「生活風格」的「微奢侈」消費,分析了這種轉變背後的原因,並警示了過度消費可能帶來的財務風險,呼籲尋求真正的情緒自由。
含 AI 應用內容
#
世代差異
#
消費觀
#
理財觀
1
留言
舒天藍地 Landy
2025/11/07
職場心情|一個道歉始於世代之鴻溝
前二週在職場上遇到一個情況,我被後進的年輕老師要求平等的溝通對待,過程中跟她道歉,但我也卻奉送一個問題來結束溝通。(這一段描述,應該可以看得出來,這個道歉不是那麼「抱歉」。) 這位年輕的J老師,去年剛離開大學,工作經驗應該不多。二個月以來每日工作執行完成率大約50%左右,她的工作步調很悠閒且緩慢
#
管理
#
職場
#
職場衝突
1
留言
Alan大叔的職場真心話
2025/11/06
EP97:不被尊重的地方,不值得你留下;被尊重,是所有努力的起點
在壽司郎打工的Zoe,被副店長羞辱:「我還沒說你可以休息。」 當她提起勞基法時,對方冷笑:「那只是參考。」 這不是孤例,而是一場世代價值革命。 Z世代不願再忍受「情緒管理失能的主管」, 他們用離職證明——尊嚴,比工時更值得守護。
#
職場文化
#
世代差異
#
正向心理學
4
留言
文青沙龍
2025/10/03
退休主管與年輕執行長:理解、尊重與溝通的世代差異課題
本文探討職場上因世代差異所導致的觀念衝突,以一位好友與基金會新任執行長在工時觀念上的差異為例,延伸至不同世代(嬰兒潮世代與千禧世代)在工作與生活平衡、價值觀上的不同。作者認為,唯有透過「理解、尊重、溝通」,才能化解世代隔閡,達成世代雙贏的局面。
#
職場觀點
#
職場故事
#
溝通
64
50
夏青青說文解字
2025/10/03
11
兩者並無對錯,只是立場不同,執行長是否展現對基金會工作的熱情與使命感呢?能否在工作時間內全力以赴、主動承擔責任,並持續推動基金會往前發展,是衡量他是否合適的標準,「理解、尊重、溝通」這六個字,太珍貴了!(懂得都懂)😄
11
熟齡文青
發文者
2025/10/04
3
夏青青說文解字 感謝青青兩次在本文留言,也謝謝青青告知「刪除舊文、重新發文、啟動小鈴鐺通知」的建議。 我覺得你說的太好了,執行長是否適任的標準,應該看他對新工作有沒有熱情和使命感,是否願意全力以赴,主動承擔責任,推動業務開展,如果以上各點他都具備,而只是夜間週末無法參加活動,肯定可以找到其他高階主管代勞;反過來說,如果上面要素他都不具備,只能參加夜間週末活動,這樣也無法成為一位勝任的執行長。
3
Mio人資長的沙龍
2025/09/30
【當Baby Boomer遇上Z世代,會擦出火花還是火藥?】
世代差異不是洪水猛獸,而是每一代的「人生使用手冊」不同,結果在同一個辦公室裡互相 Debug。
含 AI 應用內容
#
海涵人資
#
Mio人資長
#
人力資源
3
留言
獨旅 | 讀旅
2025/09/22
閱讀筆記|跨世代報告(下)
二戰後的世代各自經歷不同程度的個人主義,各種便捷的科技更讓「自主」和「自我」價值被強化。嬰兒潮世代開啟了個人主義的大門,在年少時敢於叛逆。X世代呼吸著個人主義的空氣,對未來多了份自信。而千禧世代是將個人主義奉為聖旨的一代,相信自己,不在乎他人眼光。對於千禧世代來說,個人主義「超級讚」。這些變化都不是
#
跨世代報告
#
世代
#
閱讀筆記
2
4
麥康納
2025/09/22
喜歡
"在2016年後,X世代之前的人以雙倍速度趨向「非常保守」的政治立場,而千禧世代過後的人則以雙倍速度趨向「非常自由」的政治立場" 在台灣對應的就是形成某色雙標側翼+自乾五的奇葩團塊結構,以及他們這群所要鬥爭的廣大多數社會了 開玩笑,不過這作者蠻有意思的
喜歡
GILO
發文者
2025/09/23
1
麥康納 的確呢,如果以科技發展推動社會規範/文化改變為基礎,全球化也是科技推動的,個人主義也跟著科技與全球化推向世界的樣子。
1
獨旅 | 讀旅
2025/09/19
閱讀筆記|跨世代報告(上)
你覺得一代真的不如一代嗎?每一代真的越來越缺乏抗壓性嗎?還是每個世代又在與不同壓力對抗呢?或許《跨世代報告》可以給出一些理解世代差異的方向。 本書作者Jean Marie Twenge是加州聖地牙哥州立大學的心理學博士。她彙整了沈默世代、嬰兒潮世代、X世代、千禧世代、Z世代、以及兩極世代(2013
#
心理健康
#
政治立場
#
貧富差距
4
留言
momoge (毛毛牙)的沙龍
2025/09/10
穿什麼做禮拜?
今年的查經營裡面,我分別在兩個不同場合聽到有人提起穿什麼衣服去參加主日禮拜的討論,一次是小組裡面,一次則是座談會的時候。大家當然有不同意見出來,這是很有趣的部分,或許可以延伸一下。 是這樣的,如果你是不是信徒,大概可以理解參加教會主日聚會是一個正式的宗教活動,或許你會本能性的覺得不可以穿得太隨便。
5/5
神學
#
神學
#
教會
#
聚會
5
2
蘿娜自語
2025/09/11
1
曾經有一位英國長者弟兄私下告訴我,他很看不慣年輕的基督徒,去禮拜堂穿著太隨便。 「若我們去白金漢宮見英女王,也要穿得莊重得體,何況是去聖殿崇拜萬王之王啊!」想深一層,他說得也有道理,「回家」的說法反而有點勉強。
1
momoge (毛毛牙)
發文者
2025/09/11
1
蘿娜自語 這多少跟教會裡長輩如何教育年輕人有關,如果從主日學就告訴他們來教會就像回家,自然會這樣,所以我遇過會認為去聚會像回家的大多是從小就在教會長大的人,然後他們的穿著反而是最隨便的。 當然我自己也常穿著相對隨便也不好說什麼,但那多少是因為我外面還要穿長長的聖歌隊袍子,一來反正都遮起來,二來超熱......
1
阿熊客廳-歡迎入座
2025/09/02
他躺平,我內卷,為什麼要活得那麼辛苦?榮格的「心靈地形學」裡,說不定有答案?!
昨天跟陳湘妤心理師討論到一件事情,我覺得很有意思: X世代的人普遍有一種努力,想成為英雄、拯救者的情結,並且相信努力會有回報, Y世代的人普遍覺得努力不一定有回報,但自己還是必須要很拼命,有一種內卷的無意識共同特徵,Z世代的躺平族認為快樂最重要,幹嘛那麼努力? 於是我就想到了這張圖。這張圖是榮
含 AI 應用內容
#
內卷
#
躺平
#
X世代
16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