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Donna Leake看起來就是天生的DJ,她卻說,當DJ從來就不是我的夢想。「走上DJ這條路,應該說,比較像是有天走在路上突然跌下去的。」
Donna Leake是倫敦NTS線上電台知名的DJ,這不僅僅是因為她的多元品味,善於融合爵士與搖滾、非洲迪士可、布基烏基於一爐,更因為她是透過播放音樂,嘗試和人們發生真實的關係。在疫情的封城年代裏,音樂的火花很小,但黑夜太深,往往一點點的火花就足以照耀全世界。
回首成長的軌跡,Donna Leake說她身旁總是離不開音樂,從Talkboy卡帶機、CD隨身聽到MP3播放機,無論悲傷或快樂,音樂總能帶她到最遙遠的地方。音質好壞也不是最重要的考量,彷彿光憑藉著耳機,就可以找到最重要的人生線索。
那麼你一定好奇,如果不注重音質,Donna Leake的房間看起來簡直太可疑。這人不是自打嘴巴嗎?瞧,那高到天花板的古董喇叭牆,下面是15吋單體的Tannoy Arden,上面是村上春樹也常年聆聽的Tannoy Berkley,更不用提放在一旁的Rogers Studio1,還有Quad 303/405前後級等發燒友必備經典,而你還說她不注重音質?
Donna 說,會開始用發燒器材,是因為在Brilliant Corner工作時,那裏就有對Tannoy Arden,聲音出奇的好。就是Brilliant Corner的這對老Arden,讓她下定決心存錢買對相同的揚聲器,不料買回家卻發現光有喇叭無法發出聲音,還要有擴大機,線材,擴大機那些的,讓她吃足了苦頭,做足了功課,卻也從此愛上古董音響的極致魅力。
決定性的因素,往往是人,特別是和你一起聆賞音樂的對象,那才是音樂被創出來的根本意義
Donna說,好音質當然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事。她細數生平最美好的聆聽體驗,的確很多和好的重播器材有關,但往往最差的體驗,也和最棒的器材有關。「決定性的因素,往往是人,特別是和你一起聆賞音樂的對象,那才是音樂被創出來的根本意義」。
我回顧Donna這句話,特別有感觸。
多次到朋友家聽音樂,雖然只是用一對不起眼的BBC書架喇叭,聽起來不知道為何總是特別活生特別精神。反倒是去發燒大佬家,主人和客人之間有種常有種「捉對廝殺,諜對諜」的緊張感,說不好聽和說太好聽都會很不自在。
印象最深的一次,只要你坐的稍稍偏斜,超出主人設定的好聲「皇帝位」,他就拿尺出來量,請你把頭縮回去一點。這麼一輪試聽下來,又是縮頭,又是閃躲,你說,再好聲的器材,也會帶來最恐怖的體驗,不是嗎?
反過來說,音響迷發燒友終生追求的好聲,會不會其實天涯咫尺,近在眼前呢?器材不必高價,但求能夠貼近生活的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