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親友聊天時,不免會聊到一些投資存錢的相關問題;
最近被表弟問了一句:「姊,你當初怎麼存到第一筆錢的?」
畢竟身為家中敗家代表的我...畢業前幾年存款幾乎是零...
沒買什麼奢侈品,但卻花很兇XD
那些年迷上路跑後來又玩上鐵人三項,錢不是花在裝備就是吃喝玩樂去了...
就這樣過了幾年,猛然發現我戶頭居然少的可憐,甚至可以說是負債!!
就突然醒悟了...
從記帳開始
當時的我一個月薪資應該差不多3.5萬左右吧,扣除固定給孝親費10000元,每個月所剩餘額其實不算太少,但我都不知道自己花到哪裡去了呢....
在決定要好好開始存錢的當下,便開始認真查詢理財的方法,專家們說:
根本溯源理財錢要先理債,搞清楚自己每個月花了多少錢、怎麼花錢!
於是我開始以記帳6個月為目標,照日常的花費去進行不刻意省錢,只是多了記帳的登記,第一個月後就發現不妙...到了第三個月覺得這樣花下去不行...(原來自己都這樣亂花!!)
原來過往的自己,每個月平均不到10%給需要、剩下的都花在想要!!
了解自己
記帳3個月後,重新審視了一下自己的消費模式,發現不少費用其實是可以省下來不需要花掉的,又或者可以用比較便宜的方法去節省這筆支出。
在此之前,我認為自己應該要先了解自己屬於哪一種類型的人,
例如,整體來說我是比較偏好美食,而且比較難帶便當上班的人,那麼未來控制費用這部分,我對自己就比較寬鬆一點
決定必要支出
因為已經了解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以及對自己理財的方式也有基本概念了,
所以我在回頭檢視自己月薪時,心中已經有個大概的新的分配方式,
雖然現在的我是擁有90%可動用費的人,但我發現光是這樣是不夠的,
我的必要支出只有<孝親費>啊!(這樣怎麼看都不對...)
EX:3.5w(薪資)-1w(孝親費)=2.5w(可動用金額)
於是我羅列了一些必須擁有的保障,但我還沒準備起來的必要支出
(依必要性排序)
- 緊急備用金:保障自己萬一失業,或需要大筆資金時使用
- 醫療保險:保障自己
- 意外保險:保障自己
- 投資:開源
- 旅遊
列完後,決定從前三點開始
強制執行
每個月有2.5w的可動用金額,但卻沒有存款的我,為了要改變這件事,
強迫自己建立只進不出帳戶!年度目標就直接設定10w
(這筆錢看似少,但其實對當時的我來說,每個月要存一定金額還是有點難度...)
我把存錢這件事分成2個階段,在自己能力許可的範圍裡存錢
為這2個階段帳戶分列為活儲與定存,這2個帳戶的共通性,就是領款不易!
(畢竟越容易領出來的,越容易不小心花掉)
為什麼要開兩個呢?因為階段用途不同
第一階段為活儲:(臨時緊急預備金)
強迫儲蓄,每個月約存8000-10000元左右;沒有綁定銀行的定存方案是給自己一點彈性,萬一突然需要小額支援,還可以拿的出錢,但也不能太鬆...活儲真的很考驗意志力!!
為了要跟意志力挑戰,所以當時的我特意使用郵局的帳戶,並且把APP藏的很深XD,減少使用它的可能性,萬一到了年底還存不到10w...那就是命(不是!)
事實是我確實被迷惑了,所以並沒有在12個月內成功的存到10萬元,但慶幸的是離目標並沒有差很多,所以差額的部分,我就用年終補進去!
於是我的第一個10w,終於達到!(歡呼)
存款成長
第二階段為定存:
這10w對我來說就好像一筆安定錢,有一種..原來我可以辦得到的感覺!
因為有了第一筆錢,就想著要怎麼防止它不小心被我花掉?!
於是研究了一下關於定存方式的差異,定期儲蓄存款的計息方式分為三種:
- 整存整付(整筆存入、整筆領回)
- 零存整付(每月持續存、整筆領回)
- 存本取息(存入本金、領取利息)
再加上各大銀行的存款利率,以及自己的資金使用方式,最終我選擇了整存整付,並且設定一年,也就是說我10w存了一年後,才能拿到這麼多利息!
(現在回頭看,或許會覺得當初如果拿來買股票投資,搞不好會賺更多?存更快?
不過,我認為這筆錢就像分散風險也像一種根,戶頭有點小存款,總是比較安心的...)
來到存錢的第二年,對於手上每月的花費也比較會省錢不亂花了XD,
於是又重新調整了每月資金花費及存款的配置方式,
在第二年的開始,才逐漸的小額跨入投資的領域以及買自身醫療保險,以及其他規劃。
結語
直到現在,每個月薪資一入帳,第一件是事情就是轉帳!
信用卡、孝親費、保險金、預備金、投資費用,
固定支出的部分通通先轉到各自的帳戶,剩下的錢就是可以動用(亂花)的資金了...
如果身邊的親友問我:為什麼右手收錢,左手就不見?
通常我都會告訴他:因為你意志不堅定...(壞)
如果你真的想存錢,開一個你覺得取款很麻煩的帳戶吧!
(建議不要數位銀行,你看到可能想花掉就會存不了)
每個月有多少存多少,但盡量不要低於3000元,真的不行就1000元也好!
萬事起頭難!有開始才會有前進!
#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