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傳統三合院的屋後遠方是一片隆起的黑鴉鴉竹林,風吹竹林發出簌簌颯颯的聲音,彷彿巫師在吟詠咒語,當地人稱之為巫竹林,童年的我在雨後的清晨,趁太陽未昇常隨著沉默寡言的阿公去挖掘收割未竄出頭的豐腴麻竹筍,阿嬤隨即不剝殼下鍋煮熟,可以保鮮去苦味,也可以防止纖維老化,之後涼拌、煮湯、拌炒皆宜。
筍絲+蝦米+蛋拌炒,則是阿嬤最愛的料理方式,這道料理看似簡單,卻是纖維、鈣質、蛋白質俱全, 與現代養生觀念不謀而合。其實阿嬤的家常料理是有基本公式: 蔬菜+蝦米+蛋,所以筍絲可隨機改為其它的蔬菜(葉菜類不宜),例如韭菜花、蘆筍、豆仔薯等,擇一即可,拌炒之後各自美味,也可以嘗試用絲瓜伴炒,口感濕潤別有一番風味,所以套上公式就可以舉一反三變化無窮,請注意重點在蝦米,它具有畫龍點睛的效果。
以下簡介我最愛的韭菜花炒蝦米+蛋的食譜, 先爆香蒜頭和泡過米酒的蝦米(使用將軍區的火燒蝦乾更佳),再下切段的韭菜花炒至半熟,趁著油氣正盛淋下蛋汁炒熟,灑下適量鹽巴起鍋,一盤黃綠紅上桌,色香味俱全引人垂涎,當年我的父執輩,伯、叔、姑等人雖生養在物資貧瘠的年代,但身材仍高人一等,想必是阿嬤的料理居功厥偉,雖非山珍海味,但是營養豐富。
從小我的偶像就是阿嬤,農忙時只見她坐在高背藤椅上,手持長柄煙斗、翹著二郎腿,點兵派將指揮眾多農婦操持農務,在我年幼的眼中覺得她就是帥,阿嬤的一生,煙斗不離手、酒照三餐喝、中藥補湯按節氣進食,壽至九十無疾而終,堪稱福壽雙全,她的簡單家味,至今仍是我餵養孩子的私房菜,今日記之,以追念阿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