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申請留學的過程中,推薦信不可或缺。一封好的推薦信可以輕易改變錄取結果。但推薦信的效果往往取決於眾多因素。個人認為,推薦信可說是需要花最長時間準備的申請材料也不為過: 你必須跟推薦人有充分的交流,推薦信才有可能強而有力。
你必須跟推薦人有充分的交流,推薦信才有可能強而有力。
歷史上有一封既洗鍊又極具說服力的推薦信。有看過電影《美麗境界》(A Beautiful Mind)的話,應該對主角John Nash過人的數學才能印象深刻。當他申請研究所時,他的指導教授為他寫了推薦信,以下是全部內容:
Dear Professor XXX,
This is to recommend Mr. John F. Nash, Jr. who has applied for entrance to the graduate college at Princeton.
Mr. Nash is nineteen years old and is graduating from Carnegie Tech in June. He is a mathematical genius.
Yours sincerely,
Richard Duffin
簡單來說,第一段只是告知對方這封信的用意,第二段才是推薦的內容。看起來好像推薦人偷懶,寫個兩句話就沒了。實際上任何教授如果收到這封信,想必都會直接邀請面試以辨明真偽。其中第二段的第一句話,算是具體表示John Nash的過人之處:未滿20就準備大學畢業,光是看到這裡讀者心裡就有數了。從這個例子也可以看出,好的推薦信不需要花言巧語,也不需要長篇大論,只需要具體讓讀者明白被推薦人到底如何即可。
此為原推薦信(來源: Princeton University Library)
既然需要具體,就必須讓推薦人有豐富的素材可以寫,因此你必須讓推薦人印象深刻,且越多層面越好。好比修課時,不僅止於考試拿高分,上課中或課餘時間提出重要的問題討論,就是一個簡單方式。這邊強調是問題必須具備重要性,否則如果只是問一些讓教授複述課堂就已經闡釋清楚的內容,那麼或許也能讓教授印象深刻(不太好的印象)。另外,如果你的領域會需要做研究,指導教授的推薦信往往是最重要的。平時的表現就會決定推薦信會如何呈現給審查委員。
找推薦人的首要原則在於推薦人必須足夠認識你。至於教授的名氣或人脈,其實有諸多不確定性,個人建議不要依賴這兩點來選擇推薦教授。主動找教授開口要推薦信確實需要勇氣,正因為如此,平時更該多找教授交流,讓教授了解你的能力和人格特質,長久下來,當你表明要準備申請留學的時候,也能很自然地詢問教授是否有意願提供協助;相對的,教授也因為對你有充分的認識,更容易答應你的請求。
雖然鼓勵主動和教授交流,卻也不建議太過刻意。交流時如果滿腦子想著要讓教授留下好印象,這份刻意也很容易被對方察覺。交流的目的是讓彼此都有收穫,僅此而已。能否多一封推薦信純粹只是附帶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