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季勳、Xavier馬鴻裕
每年一到端午節,便能看到南北粽的擁護者再度掀戰(不累咩?),有時還把湖州粽、客家粄粽、原住民的小米粽等牽扯到這場混戰之中。
反觀馬來西亞的華人社會,一般不以地域為界在較勁,而是以「籍貫」區分粽子口味,且各有各的美味與講究之處。在大馬,多數華人熟知自身籍貫為何,其中
首都吉隆坡以廣府人為大宗,北馬檳城等地以閩南人居多,東馬華人人口則以客家、福州人為主,光是省籍或祖籍便可細分為近十類,且各自有著源遠流長的文化底蘊,料理上更是能體現其深厚豐富的飲食文化與特色。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早期自中國下南洋遷居海外的華人憑著因地制宜的本事,就地取材結合當地食材,無非是想以創新寄存祖輩的味覺記憶。
香氣誘人福建粽
大馬福建粽類似被戲稱為「立體油飯」的台灣北部粽。糯米、豬肉、香菇、栗子、花生、蝦米、蠔乾等食材都一樣會先以醬油炒香後再裹成粽子,飯粒呈醬褐色,香氣也較濃郁。跟北部粽不同之處在於,福建粽並非放置在蒸籠裡蒸熟的,而是放入水中煮熟,融合了台灣南北部的做法,成就一顆顆香氣十足同時口感綿密的福建粽。
鹹甜合一潮州粽
潮州粽也被稱作「雙烹粽球」,鹹餡以豬肉為重點,用料跟福建粽大同小異,甜餡則是芋泥或紅豆泥,鹹甜混搭,層次豐富。
製作潮州粽多出來的一道工序,是得在包粽子前預先準備甜餡:紅豆熬煮後研磨成泥狀再篩掉雜質,而芋頭則是切片蒸熟後打成泥,然後加入糖和油,炒乾至能搓揉成球狀的質地,再放入冰箱冷藏備用。
包裹潮州粽時,會先將粽葉捲成漏斗狀,再依序加入糯米和餡料(鹹餡必須將紅豆泥球或芋泥球包圍起來,以免糯米因摻雜到甜餡而難以煮熟),最後用鹹水草扎緊放入水中煮熟。
不同於其他籍貫三角粽的外觀,潮州粽看起來稜角分明,粽囊呈長條形。正宗的吃法會在品嘗潮州粽時,喝一杯中國茶解解膩。
海陸雙拼海南粽
因著海南島四面環海,海產豐富,海南人包的粽子多了其他籍貫沒有的魷魚絲。海南粽的外觀有五個稜角,因此也被稱作「五角粽」,有一說是指這跟海南島的「五指山」有關(但不是〈西遊記〉中壓住孫悟空的那座)。
早期的海南人以茄冬葉裹粽,但因為這種粽葉在南洋一帶並不好找,於是當地海南人便替換成較好取得的香蕉葉。海南粽粽囊較大,可以放入更多內餡,食材少不了豬肉、蝦米、香菇、栗子,吃起來鹹香味濃,是真正意義上的料多澎湃。
傳統上,除了前述的五角粽,還有重達半公斤、足以供一家人食用的「枕頭粽」,以及新居入伙等喜事才吃得到的「笠」。
笠的造型類似稍後會提到的馬來粽,粽囊都是以粽葉交錯的方式編織而成的,完成後從粽囊邊緣開口處塞入生糯米與調過味的餡料,最後再將整個粽囊封口,放到水裡煮熟。笠的料理過程并未加入醬油,所以米粒呈糯米原本的米白色。
跟椰糖很搭的鹼粽
馬來西亞華人食用鹼粽的方法跟台灣人差不多,一樣會蘸著白糖或黑糖一起吃,有些當地人也會搭配椰糖漿(Coconut Palm Syrup,常用於製作冰品或飲料),讓這道樸實無華的鹼粽多了南洋獨有的異國情調。
還有其他籍貫的粽子
娘惹粽
峇峇娘惹(Baba Nyonya)是古早中國人移民至新馬一帶後落地生根,並融入馬來文化而繁衍的混血後裔。當南來的華人遇上當地馬來人,兩種文化的交融與碰撞,催生了南洋風味十足的娘惹粽。
娘惹粽最具特色的地方是外觀上以蝶豆花汁液染成藍色的糯米。娘惹粽的做法跟一般的粽子大致相同,主要內餡食材有冬瓜糖、花生、香菇、豬肉等,由於加入了芫茜咖喱粉調味,因此吃起來多了種不同於台式粽子的「南洋味」。
包裹娘惹粽時會加入幾片香蘭葉(Pandan,亦稱斑斕葉)來增添風味,一拆開粽葉,便有一股幽幽的香蘭味竄入鼻尖,藍色糯米的外表更是讓娘惹粽多了一層淡雅而又神秘的南洋色彩。
馬來粽
馬來粽(Ketupat)是印尼、新馬地區常見的馬來傳統美食,在穆斯林慶祝的開齋節或喜慶活動上都可以吃到這道料理。
跟華人講求料多實在的粽子相比,馬來粽走的是極簡路線,主要食材只有白米或糯米和椰漿。有別於華人包粽子時所使用的麻竹葉、桂竹葉或月桃葉,馬來粽用的是細長的椰葉或棕櫚葉,以交錯的方式編織出方形粽囊,再從側邊塞入約八分滿的生米或生糯米(以保留米粒煮熟後膨脹的空間),然後放入水或椰漿裡煮至全熟。
看起來白白胖胖、本身沒什麼味道的馬來粽,食用時會切成小塊狀,再搭配沙嗲醬(Satay Sauce,以黑糖、椰奶、花生、辣椒片等辛香料調製而成的辣味花生醬)或仁當(Rendang,以椰漿及香料燉煮的雞肉或牛肉,亦稱作乾咖喱)。
全馬各地的吃法略有不同,有些人會在包裹時加入眉豆或肉絲,北馬部分地區如吉蘭丹(Kelantan)則偏好較甜的口味,而且會裹成三角馬來粽(Ketupat Palas)。
以上只是簡單介紹了各個籍貫粽子的其中一種做法,内餡的部分基本上是愛吃什麽加什麽,并無硬性規定,正不正宗、傳不傳統反而不是重點,符合個人口味、好吃才最重要!本文撰稿人季勳本身是福州人,從小卻是吃姑姑託人訂製的潮州粽長大,對他而言,肉多糯米少、鹹中帶甜的粽子才是印象中的好滋味。Xavier馬鴻裕雖然是潮州人,但從小由祖籍福建的外婆照顧長大,所以對童年的味道——福建粽情有獨鍾,加入黑醬油調味之後,福建粽可以說是色香味俱全。
讀者若有機會到馬來西亞旅游,不妨也嘗嘗看這些承襲祖輩味覺記憶的粽子,搞不好一吃就愛上,再也不屑戰什麽南北粽了,抑或是可以把大馬華人的粽子引進台灣加入每年一度的粽子混戰(誤)。
喜歡我們的文章?那就來 贊助專區 ,請我們喝杯咖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