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捕手是個經典名片,故事講述一位天才年輕清潔工威爾,破解了數學難題,因而被教授藍伯注意到,然而威爾因為孤兒、寄養家庭等曲折的生命經歷,讓他的個性桀驁不馴,屢屢犯罪,因此藍伯除了發掘威爾的能力外,亦請心理學家為他諮商。可惜威爾天才的能力,使請來的心理學家無法以理論輔導他,反而被「侮辱」,紛紛放棄,最後請來藍伯大學同學西恩協助。剛開始時,西恩也受到威爾犀利的言行與分析,受到傷害。但他很快地意識到,他,只是個孩子。西恩說也許威爾可以說出理論分析,但他從未親身去體驗、感受諸如藝術、戰爭(死亡)、愛情(美好與失去)等。西恩的話對威爾產生了影響,開始改變,追求愛情,然而他卻又害怕失去。威爾有一群兄弟,彼此互相照顧,威爾為了他們寧願做工,但他們卻知道威爾擁有他們所沒有的能力,不應該放棄。最後在西恩的生命經歷分享與耐心、愛心輔導下,威爾終於放下心防,勇敢接受自己,追求所愛。
在這段故事哩,我看到以下幾點:
一、每個人都在佯裝堅強
威爾是天才,但他從小被遺棄,被寄養家庭傷害,導致他自卑,卻又在所有人面前表現他的自傲,但事實上他總是在別人放棄他之前就先放棄,因為他要防止自己再被傷害。藍伯拿過費爾茲數學獎,是個優秀的成功人士,但他卻害怕失敗,害怕像威爾這樣的天才,其實是害怕榮光不再。西恩是個心理學家,然而所謂醫者不自醫,他也無法從喪妻之痛走出,所以才會一開始被威爾的話傷害,也不參加同學會,封閉了自己。
二、天才的教育
在劇中,藍伯和西恩都重視威爾的教導,但卻是從不同的面向導入,藍伯認為要 發揮威爾的天賦,使其像愛因斯坦一樣為世界帶來巨大的貢獻。但西恩卻認為必須先導正威爾的心性,否則天賦用在負面的作為,反而對世界造成巨大的傷害,如:炸彈客。我深覺西恩的考慮為然,畢竟威爾心性不定,有反社會人格,他的才能可能成為不定時炸彈,而如果沒有一個明辨是非的心,如何知道所做所為何者是?何者非?還有天才協助國家的政策到底是加速國家的進步,還是加速摧毀世界?在劇中,威爾回答為國安局破解敵方密碼,可能是摧殘數萬人命、可能造成無數的人背井離鄉、失業、捲入戰爭、失去健康,甚至是為上位者的陰謀犧牲,成全少數既得利益者,而表面卻是如此冠冕堂皇!如此,這天才是否為虎做倀?但他們明明是為國家做事!但為國就可以泯滅良知和人性嗎?其他人的人命不是命嗎?而這些事的後果往往是連鎖效應的,其實沒人能置身事外。
三、這不是你的錯(It's not your fault.)
在劇中,西恩和威爾最後的面談裡,西恩向威爾說了自己的悲慘際遇,引起威爾的共鳴,西恩不斷和威爾說:「It's not your fault.」威爾剛開始表示他知道,但西恩表示威爾並不知道,從而不斷重複這句話,直到威爾哭出來,抱著西恩哭得不能自己。我們常常怪罪自己,如同在劇中,威爾他其實確實知道他沒有錯,他出生就被遺棄,但那是遺棄他的人的錯,他在寄養家庭受虐,那是寄養家庭的錯,但即使知道,但為何是自己被遺棄、被虐待,是不是自己不好,不值得被愛?因為這些人對他的不公平,讓他陷入自棄、自厭中,這時,西恩的這句「It's not your fault.」實在是將他從深淵中解放出來的鑰匙。終於有人能夠明確的告訴他,不是他不好,不是他做錯。這也代表有人願意認同他、接納他,即便他做了那麼多的壞事,但有人理解他心中的苦,因此把他從桎梏中解放了。
四、有義氣的好兄弟
在劇中,威爾很幸運地擁有一群有義氣的好兄弟,雖然有點像狐群狗黨,只是一起吃喝玩樂,花天酒地。但威爾以前受到委屈,兄弟們願意為他出頭;知道威爾有異於他們的天賦,並不希望他去和他們一樣做工人,而是鼓勵他發展;當威爾有工作的時候,集體幫他組裝了一台車。我想,所謂朋友,不是甜言蜜語、錦上添花,而是鼓勵、給予幫助、甚至是一份真誠的心意,而在現代社會裡,權勢、金錢、利益,已經使友誼不再單純,甚至不容易滿足了。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其實我覺得威爾去適合他天賦的地方發展,使他更有能力、地位與財富,才更能夠幫助他的好兄弟們。一起受苦,是萬不得已的有難同當,但如果能有別的好出路,為何不先己立再立人呢?如此大家都能過得好。
五、不完美才知道適不適合
西恩與他的妻子的愛情,讓我很有感悟。我常覺得愛情應該是完美,彼此深愛,展現最好的一面。但是西恩他說了自己妻子的小缺點,當然他妻子也知道他的,對於他來說,彼此都能接受彼此的不完美,才是適合。因此不完美,才因此使彼此成為彼此,因為如果不能接受,那麼就不可能在一起。西恩很愛他的妻子,在妻子過世後,想到的都是妻子的小缺點,但他卻覺得很甜蜜,妻子的死讓他很痛苦,甚至走不出陰影,但他卻不後悔愛上自己的妻子。突然我覺得,夫妻、婚姻是生活,也許一開始是美好的,但沒有人是完美的,我們不該認為對方完美,因此不能忍受他的瑕疵,當然,自己也不用為了保持形象,而強逼自己做到最好,畢竟誰沒有小脾氣、壞習性、特殊的個性?如果能夠坦然相對,彼此能夠接受,相信就會是很幸福的。
六、成功與失敗的認定
藍伯拿到了費爾茲數學獎,西恩雖然很優秀但他並沒有成就,反而因為喪妻之痛封閉了自己,但為了和自己相似的威爾,他還是很努力的輔導,最終也讓自己走出來。
拿到費爾茲數學獎是成功?人生沒有成就是失敗?幫助一個人貢獻所能是成功?還是幫助一個人走向正途是成功?
世人總拿各式各樣的獎項、地位、財富等評判一個人的價值,將人分等級,但事實上,獎項只是一種鼓勵,未獲獎的人未必不如,更何況獲獎者是否真材實料,人為操弄還是一個問號。而地位、財富,有些是與生俱來,有些是運氣,又如何代表一個人的價值?物質上的富有,真的就代表一切嗎?那為何有錢人也未必快樂?許多的人,如甘地、德蕾莎修女、金恩博士、蘇軾等,帶給我們的是精神世界的富足,他們的作為,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們絕不是希望獲獎、獲得地位或金錢,只是為所當為,為我們留下珍貴的精神資產,這是他們人生的成功,也是我認為的實質意義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