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捕手》學著傾聽、將心比心 人與人之間就是「真誠與信任、愛」

2018/11/12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圖片攝影Melissa Huang提供

Good Will Hunting — 1997年,第70屆奧斯卡金像獎
  • 最佳男配角獎(羅賓·威廉斯)
  • 最佳編劇獎(麥特·戴蒙,班·艾佛列克)
劇情簡介
故事圍繞在年輕人威爾·杭汀(Will Hunting),一個在麻省理工學院擔任清潔工,卻是在高級數學方面有著過人天賦的叛逆天才。在教授西恩·麥奎爾找來同窗舊友尚恩與其朋友查克的幫助下,威爾最終把心靈打開,消除了人際隔閡,並找回了自我並勇敢追尋愛情。
這是一部被刻意設計環節的電影,卻步步都發人省思。
第一次看這部是2017年底,距離電影上映已經二十年之久,有沒有~緣分的神奇,讓人不得不相信,人生在某些時間點,似乎是有命中注定的事會發生。

在劇情簡介中,已描述完整的故事框架,乍看之下是一篇,將有才能的年輕人導回正軌的勵志電影,感覺很通俗。整部電影看完後,才驚訝所有對白的設計,是多麽的有智慧,發人省思。
年輕人威爾在麻省理工學院的打掃工作中,解答了數學教授藍伯提供給學生的艱難問題,而被藍伯關注。在此同時,威爾又犯下傷害罪而須面臨法律的制裁。於是,在藍伯向法官建議之下,威爾可以免除牢獄之災。但附帶條件是,得和藍伯一同研究數學,並需要接受藍伯所安排的心理治療。這個過程中,連續幾個專業治療師都受不了威爾的排斥與反抗,除了惋惜外,兩手一攤就放棄了。最後藍伯只能無奈求助同窗舊友,而電影的轉折就在尚恩(羅賓威廉斯)與威爾(麥克戴蒙)的互動中展開。
看到這裏,你是否回想並感嘆,我們身邊是不是有這樣看似聰明卻墮落的人,我們對這樣的人是否嗤之以鼻,又或者覺得藍伯教授慧眼識英雄,反而是威爾不識好歹。因為是電影,大家都知道還沒演完,所以會繼續看下去。但現實生活裡,就會像一開始的專業治療師一樣,放不下「專業」的框架,沒有人願意浪費時間、願意等到結局,而紛紛放棄。這段看到「堅持」是件多麼不容易的事。
之後尚恩與威爾的互動也不是一開始就順利。威爾始終以身上帶著因應環境而衍生出的防備機制,與其天生聰明的頭腦,觀察尚恩、去戰尚恩並戳到了尚恩的痛處。尚恩深愛的妻子離世後,彷彿也帶走了他的心靈能量。但也因為,碰到威爾這樣的孩子,反而為尚恩的人生帶來反思的契機。
看到這段,不禁會想尚恩真有本事去幫助威爾嗎!?一個自己心裡都有問題解不開的人,真有這樣的本事嗎!?
在湖邊長椅上,尚恩把認真思考過的對威爾的看法,娓娓道來:
「你是孤兒,對吧!你想我會知道你日子有多苦,你的感受,你是誰,是因為我看過孤雛淚嗎?太簡化你了嗎?我不在乎,因為你知道嗎?我不能靠任何書籍認識你,除非你想談自己,談你是誰,那我就著迷了,我願意加入。但你不想那麼做,對嗎?你怕你會被說出來的話嚇到。」
因為尚恩對於人的基本信念與關愛仍然深植心中,所以選擇用真誠的方式換取威爾的信任。用一種溫柔又有力道的話語,切入威爾的思考核心,也充分顯示出智慧與聰明是不一樣的。
之後還有幾段貼近人心的對話更是值得反覆咀嚼。值得反覆咀嚼。令我印象深刻的還有,尚恩對威爾說
你有膽子愛一個人比愛自己還深?
尚恩要表達的是,對於失去的那種感覺,是採取防備的心態的威爾,根本無法體驗的感覺。在這個提倡找自己的年代,這句話若不明就理,就似乎意味放棄自我去愛一個人,但我想是如何取得平衡,才是最重要的吧!否則,尚恩怎會無法幫助自己走出的困境。
另外,尚恩也鼓勵威爾對感情不要只流於表層,因為沒有人是完美的。
那段對威爾反駁的台詞,很幽默也很有智慧:
我想那真是一個超棒的哲學,這麼一來你這輩子都不需要真正認識任何人」。
而威爾與女友史凱蘭的互動中我發現,即便史凱蘭是頂尖學校哈佛的學生,卻也努力不懈地學習與解題。

電影裡其他角色都有自己的不足與缺陷。

在威爾與藍伯以及尚恩與藍伯互動的關係中,顯示出藍伯就是一個一路順風走來的人,但因其站在上位者的角度,受限學歷與階級的框架,無法換位思考。生活中這樣的人不少,年紀愈長就容易倚老賣老,遇到經驗不足以解決的困難反而為其帶來無助。
中段史凱蘭想與威爾一起去加州,因著錯估情勢導致威爾薄弱的自尊心崩潰,傷及兩人情感的發展。
我十三歲喪父,繼承家產。我每天醒來都希望能還給他,只要能讓我多陪他一天。我會馬上還給他,但我不能。那是我的人生,我面對他。別把你的害怕推到我身上。
我怕?我他媽的怕什麼?
你怕我,怕我不愛你。你知道嗎?我也怕。但我想試試看,起碼我誠實。
以上這段話顯示大部分女生常常以為有愛就夠、願意付出就夠,顧著自己的想法,實際上只是一廂情願。
還有前後埋伏筆的狀況。在一段諮商的過程中,尚恩問威爾想做什麼,威爾認為自己佩服那些底層對社會的貢獻,但尚恩卻直指:
「你到哪都能做工友,為何挑中一流科技學府,偷偷解出世上只有二人會的方程式?我看不到其中的榮耀。」
而最後,查克真正是有夠義氣的朋友,願意成就他人,他在最後推了朋友一把的經典台詞:
「你是我的死黨所以別誤會,但二十年後如果還住在這兒,到我家看球賽,還在蓋房子,我會他媽的殺了你。那不是恐嚇,我會宰了你。你擁有我們沒有的天賦。」
「哦!拜託,為何大家都這麼說,難道是我對不起自己嗎?」
「不,你沒有對不起自己。是你對不起我。因為我明天醒來五十歲了,還在幹這種事,無所謂。而你已擁有百萬彩券,卻窩囊的不敢兌現。我會不惜一切交換你所擁有的,其他這些人也是。你再待二十年是污辱我們,窩在這裡是浪費你的時間。」
「你懂什麼?」
「我告訴你我懂什麼。我每天到你家接你,我們出去喝酒笑鬧,那很棒。但我一天中最棒的時刻,只有十秒。從停車到你家門口,每次我敲門都希望你不在了。不說再見,什麼都沒有,你就走了。我懂得不多,但我很清楚。」
乍聽之下,也許,你也會掉進這強詞奪理的陷阱裡,人生的價值確實不是由別人定義。但是,你辜負了天賦,也不是件光榮的事。

愛是天經地義,但愛也是需要學習的。
學著傾聽,將心比心,願每個人都能為自己與別人的心靈捕手。

如果是在20年前看這部電影,我會覺得太勵志、太理想化。但如今的我,也慢慢放下框架(畢竟是電影嘛),重新審視自己的觀念。在寫出自己的評論前,我也查看別人的心得。這是部經典之作,寫評論與心得的人不少,發現,真的每個人都有自己投射的觀點。而我想寫出來是因為我認為,整部電影傳遞的核心觀念,對社會來說很重要的,對我來說很重要。這個核心觀念就是:
不論是何種友伴與相處,人與人之間關係的連結,所隱含的道理就是「真誠與信任、愛」
愛自己是天經地義,但愛別人是需要學習的。
我們常自以為受到傷害是別人不夠愛自己,片中威爾因環境所致產生的防備機制,其實是源於愛自己、保護自己,是一種生物本能的反應,碰到尚恩有相似經驗,才能連結而感同身受去將心比心,讓威爾找回愛的本能。劇末,威爾也發現自己真實擁有的比他想像的還多。
生命的歷程中,每個人都有先天不足或後天不良,所以,我們都可能會受傷,但只要願意放下自我設限的框架,學著傾聽自己、傾聽別人內心表達的聲音,學著轉換認知,才有可能成為自己或成為另一個人的心靈捕手。
凱帝思Candace
凱帝思Candace
中庸煮婦的寫作實驗室。寫影視心得,寫讀書筆記〜世界在變,思考很重要,持續學習算對自己的人生盡心力。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