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真正的擁有,是我們生命有限的時間。而我們的價值,是你的能力所及可以改變這個世界。像蝴蝶效應一樣,你的起心動念就是你的磁場,你能讓自己做的事情,就是成為一個給予出愛的人。
成功的定義,是擁有很多的金錢跟地位頭銜,才等於是成功嗎?我想生命的價值,是可以被人需要,能夠手心向下的給予出去的,才是真正的富有。
吝嗇的人,內心是匱乏的。一個內心匱乏的人,內心想法一定是「我沒有」和「我不夠」。一個人有什麼想法,便會在外在創造成什麼樣的事實
這個社會評斷成功的標準,就是你有了錢,基本上就等於你有能力?在所謂的種子法則裡,你所給出去的,總有一天會開花結果,就如因果法則一樣。
一個人內心的觀念決定了他的行動;而不同的行動,會創造出不同的結果。也就是說,你今天的結果,是你過去的行為創造的。而你過去做或者不做某件事情,取決於你內心的觀念。你內心的觀念,則會透過你的行為表現出來。
往往我們覺得自己沒有做過什麼,但是你的信念會影響你的想法跟行動。在你的語言當中,也會顯現你對一件事情的看法跟行動。
所謂的正面跟負面,都是一念之間。在富有跟匱乏中,其實是感恩。
只有內心富足的人,才會主動分享。但假如你什麼都沒有,那麼你即使想分享,也不敢分享。所以,一個願意分享的人,他的內在觀念是
我是一個擁有很多的人
一個內在豐足的人,自然就會透過行動讓自己擁有得越來越多,這就是「好報」的簡單原理。
一直相信人際關係中的魚幫水,水幫魚的我。我總認為自己其實能力有限,我能讓自己做到的,只是我覺得的小事。但是唯有把小事做好,給出去自己能夠給予的時候,我覺得是快樂的。
所謂的「種子」,就是那些現在看起來微不足道的想法,但只要假以時日,一顆再微小的種子,也會長成參天大樹。
然而時時觀照自己的內在,而非不斷向外索取,才能讓自己感到富有而非匱乏,這是一種心態的建立。
「觀念」與「行為」是兩個互動的因素。當你有了一個堅定的內在觀念時,你才會有某種行為;反過來看,如果你反覆做某種行為,也會產生一個相應的觀念。
當你相信你是富足的,自然會樂於分享;反過來,一旦你養成了分享的習慣,內心自然也會相信自己是富足的——這就是「刻意練習」的法門,先從小事著手,然後你就會真的擁有。
有首歌是這樣唱的:與你分享的快樂,勝過獨自擁有。從現在起做一個真正慷慨分享的人,你可以做許多事情的分享。無所求才能無所不有,最後從一無所有到應有盡有。
你並不需要擁有太多,因為這僅僅是一顆種子,種子通常都是微小的,但是再小的種子都有可能長成參天大樹。
生命裡的豐盛,不在於你擁有多少,而是你願意給出去多少。大器晚成中的信念,我相信一件事情,就是自己像鴨子划水般的努力。即時沒有辦法立刻得到什麼,但是只要持續的去做,不放棄的努力。有一天會讓自己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人的短視近利是因為自己覺得這樣等待太久,所以不夠,要立刻看到成果。然而越想得到立刻的效果,都是一種揠苗助長,反而最後適得其反。
你在幫助別人的時候,內心已經為自己種下了一顆種子,這顆種子就是一個堅定的觀念:「我是富足的。」只有富足的人才願意去支持別人,有了這樣的觀念,你一定會有行動,那自然就會有富足的結果。
你人生的成果,是你心中播下種子結出來的果。
若你種下的是愛,你將會收穫愛;若你種下的是恨,那你只能收穫恨。
如果你要收穫財富,那麼從現在開始,你必須先種下財富的種子。
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呢?是給予還是索取?是富有還是匱乏?在你的人生觀禮,是如何解讀,你就會如何擁有跟看見。
不要認為自己給不起,而是要相信自己,我可以讓自己做到。
生命的豐盛是一種生活態度,存款餘額的金額跟數字,只是一種看起來有錢的象徵。
回歸到待人處事上,你給出去的,有天終將成為你的回報。
1.為自己的未來,種下一顆財富的種子。從微小的行動開始。這顆種子,看起來可能微不足道,但只要假以時日,這顆微小的種子就會長成參天大樹。
2 假裝擁有,直到真的擁有。去支持那些你想成為的人,你的支持,對別人來說也許微不足道,但是對你自己而言,卻有著巨大的內在驅動力。
心中無缺叫富,被人需要叫貴。快樂不是一種性格,而是一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