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生命的輕與重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每個人身上的確都有太陽,而勇敢的承諾與隨後的行動,是使那個太陽得以發光的源頭。
「每個人身上都有太陽,只是要讓它發光。」
據說這一句話據說是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臨時前說的最後一句話,我在最近常常想起這一句話。
這星期六是 荒野24周年慶,也是第九屆幹部就任的日子。
  每當荒野各義工群組新舊任幹部交接的時候,發現老伙伴的困擾多年來都差不多,雖然每一個人都願意做事,也都承諾盡已所能來協助幹部做事,但是大部份人都害怕承擔做幹部的角色。
  害怕的因有的是怕自己因工作與家庭因素所能投入的時間不太確定,有的是怕自己能力不足,有的是因為小組內似乎比自己能幹的人太多,不好意思逾越……原因不一而足。
  其實在荒野裏已有很好的文化,來減低伙伴們承擔責任時的顧慮,比如說,大家都知道,當幹部的伙伴只是願意付出較多一點的時間來聯絡大家,在荒野裏,是以合議制,大家共同討論以團隊合作的方式來做事,當幹部並不是當官,在荒野裏,是沒大沒小的。
  同時,荒野有溫暖的文化,伙伴們彼此會體貼且寬厚地對待,臨時有事無法幫忙時,會互相補位來完成,不會批評指責更不會秋後算帳,因為荒野是善於等待的。
  當然,對於以生態保育當作終生職志的伙伴而言,卸任某一個義工群組的幹部,不管是留在原小組繼續培育後進,或者轉戰其他義工系統都可以,荒野裏有無數的舞台可以供大家發揮,一生一定玩不夠的。
  因此,若排除掉以上種種因素,剩下的就是個人時間調配與擔心自已是否有足夠能力的問題了。
  這也就是我之所以會想起蘇格拉底這句話的原因。
  以我個人的觀察,在荒野二十年多來看了數以千計的伙伴們的改變與成長,不管在開口承諾之前每個人是多麼擔心害怕,事實證明只要肯踏出第一步,每個人卻是能夠勝任的,因此我可以確定每個人身上的確都有太陽,而勇敢的承諾與隨後的行動,是使那個太陽得以發光的源頭。
  有一句被人用濫的詞語:「生命的潛能」,也常聽人家以「你有這個潛能」來勉勵別人。好像潛能是一種放在口袋裏的東西,你想用就可以拿出來用的東西。
  事實上,潛能並不是存在人體內〈像是你學會辨識動植物,你會說英語法語等學得的能力〉,潛能是存在人與人或人與環境之間的一種關係〈就像地心引力,萬有引力,是物體與物體之間的一種關係〉,因此,正確來說,並不是我們在使用潛能,而是有外在的人或物或情境,將我們的潛能「呼喚」出來。因此,只有不斷的行動,不斷地與周遭情境互動,才可以呈現出我們所謂的「潛能」,潛能並不能關在房裏獨自一個人修鍊或增強的。
  這其實有點像人生意義的追尋一樣。
  耶穌曾說過:「凡去尋找自己生命的人必將失去它。」一個人若太專注於自我,那他就會失去自我,一個人出發去追尋自我的人,往往也是開始失落自我的人。
  我們無法靠關起門來沈思「發明」我們自己的生命意義,我們只能從與周遭環境的互動,在世俗的工作和人際關係中去「發現」生命的意義。
  或許只有忘掉自我,往外關心他人關心這滾滾紅塵,才能在與周遭應對之中發現自我,並且我們生命的意義也才能從中間浮現。
  有很多研究或觀察都發現,許多在本行事業做得不錯的專業工作者,在四十來歲時,居然毅然拋下過去累積的一切成就,投入另一個截然不同的領域。
  這種割捨與投入,需要大勇氣,我想,他們也一定體會到了一般人所體會不會到的。
  三十多年前有一部老電影「布拉格的春天」,這是米蘭昆德拉所寫「生命不可承受之輕」所改編的。
  既然是輕,怎麼會不可承受呢?
  這些年荒野在推動兒童自然教育,以及保護台灣的生態環境,同時號召民眾付出具體的行動來做守護環境的義工,我想,推到比較深層比較根源的目的,除了希望讓每個人對土地對環境產生情感的連結,產生「根」與「家鄉」的感覺,連結到生命歷程中,會有依戀與心靈原鄉;另一方面也是想到,當生命沒有崇高的理想可以獻身,沒有偉大的使命在呼喚,人活著的意義是否會只剩下了自己?
  當然,生活富裕、幸福輕鬆,I don’t care anything,可以像柳絮般飛起〈很多人自翔是國際人,在那裏都可以生存得很好〉,但是找不到或想不出更大的關懷,輕鬆的飛翔,在生命的另一種情境中,反而會翻轉成另一種惶恐和沈重。
  若是生命中充滿了太多輕易的進出,沒有掙扎,沒有經過艱難的挑戰,就很難有深刻的體會。
  當我們六.七十歲的時候,回首前塵,自問這一生做了什麼?沒錯,有一份工作,賺了點錢,但是我們到底做了什麼?
  很多朋友,在四十歲左右時,會重新開始思考「生命的意義」這個終究會面對的問題。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會在四十歲做出生命中完全不同的選擇,因為,四十歲,還來得及。
  梭羅說:「我到森林裏,是因為我希望過著真實的生活,只去面對生活必要的部份,看我是否可以學會它所教導的,而不致於在我死的時候,發現自已沒有真正活過!」
  祝福朋友們都能找到生命中可以獻身的理想。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5K會員
    2.0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吃素救地球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也無風雨也無晴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老年的自然美學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我的荒野大夢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孤獨卻豐富的旅行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有些人以生命與熱情,捍衛大眾的日常|追緝極惡殺人魔追緝極惡殺人魔:數百起凶殺案的美國懸案調查員,三十年緝兇實錄,追捕金州殺手等惡名昭彰的謀殺懸案真凶 Unmasked: My Life Solving America’s Cold Cases 某個時期開始我發現我對懸案跟殺人魔的主題很感興趣,感謝高寶捎來這本寶藏,當企劃說:有屍體主題的內容
    Thumbnail
    avatar
    Ladybook
    2024-05-12
    步履輕盈,幸福自在:探討生命的轉變與靈魂的成長每逢周一,我與老公一同攀登18尖山。隨著步伐漸行漸遠,汗水不禁淋漓而下,心中浮現中年的母親,當年仍能輕盈地跟我從新街一路走到北港公園,再度回返。人生的退化、滄桑,猶如一幅悠悠流轉的畫卷,隨著歲月靜靜演繹。在步行的過程中,我不禁回想起兒子也曾在家時,每逢周一也與老公一同攀登18尖山。而如今,他已漸漸長
    avatar
    奶油爆米花
    2024-05-06
    菲菲心靈:重新點燃生命的熱情|改變將帶給你無盡驚喜與成長!人生走了一些路了,或許你已經經歷了種種挑戰、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也可能感到迷茫和厭倦。然而,不論你的過去如何,只要想改變,就是一個絕佳時機,讓我們重新審視人生,尋找新的目標與方向,為下半場的旅程做好準備。 1. 定義新的目標與熱情:重新尋找生活的火花 人生的下半場是一個重新定位自己的契機,讓我們停
    Thumbnail
    avatar
    月菲
    2023-08-07
    論米蘭•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余華《兄弟》及《金瓶梅》的性與政治─文學與藝術(28)作者:陳華夫 米蘭·昆德拉超越了深深影響中國小說家之馬爾克斯的魔幻現實主義,以音樂中的複調將小說裡的哲學、敘述和夢幻聯結成一致性的結構。他並認為生命中偶然發生一次的愛情與性是存在的“輕”,但沉重的人卻難承受它,而遭命運的重壓。若余華效法複調的手法,則《兄弟》就能提升思想深度,減少血腥汙穢低俗的氣息。
    Thumbnail
    avatar
    陳華夫hwafuchen
    2023-07-20
    「輕與重」的象徵意涵|談《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的主題(一)「布拉格之春」為時代背景 跟《笑忘書》一樣,《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也是以「布拉格之春」為敘事背景的長篇小說。 「布拉格之春」是捷克於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最重要的歷史事件,一九四八年捷克共產政府成立,民眾以為這是全新理想的開端,曾幾何時,政府當局一連串的鬥爭、整肅與高壓統治,使得捷克人民大失所望
    Thumbnail
    avatar
    仰望自己的天星
    2023-07-13
    讀《不消費的一年》一同釐清生命中的輕重緩急這是作者記錄自己從過度消費、身負高額負債到開始實施節制費的一年計畫中所度過的心路歷程;比起單純探討計畫有無成功之外,更重要的是如何在這樣的過程中更加的了解自己、更加的知道什麼才是生命中至關重要的事。
    Thumbnail
    avatar
    跟著軌軌來讀書
    2022-12-25
    《教室外的最後一堂課》THE PRIORITY LIST #生命中的優先清單作者大衛.蒙納許以一顆滿懷熱忱的心 在教育這條道路上為學生奉獻自己的所有 在作者被醫生宣告腦癌,僅剩幾個月的壽命 他拒絕屈服於癌症 最終奇蹟般地延續六年的教學生涯......
    Thumbnail
    avatar
    小賦婆 little giver
    2022-12-24
    書寫是對生命的輕輕觸碰──專訪創作歌手鄭宜農從狂躁不羈的搖滾、輕柔如詩的民謠,現在的宜農走向更多元的樂風,那是在青春爆炸以後,撿拾自我的碎片重新拼湊,於是每一片屬於她的切片都閃耀出熠熠的光,而在光裡,反射出更多曾經直面黑暗而生的柔軟。
    Thumbnail
    avatar
    作家手寫字體
    2022-10-21
    《小女子》解析:在傾斜的生命裡找到屬於「自我」的重心近期Netflix熱播韓劇《小女子》迂迴離奇的故事情節,讓所有跟播的劇迷幾乎每集都是張著嘴巴看完。儘管筆者認為《小女子》接二連三的反轉設定過於激昂澎湃,甚至出現不少與現實邏輯脫鉤之處,本劇對於女性角色的生命歷程與心理狀態之刻畫,仍有諸多值得細細梳理及品味的空間。
    Thumbnail
    avatar
    陌熙
    2022-10-16
    從布拉格之戀看生命承受的輕與重「性愛、戀愛與婚禮誓言,這三者的排序,捷克人的順序會是什麼呢?」 「當然是性囉!」他只想了一秒鐘就回答。 我有點驚訝的追問:「為什麼呀?」 「大概是在pub酒精對大腦的作用吧! 而且辦婚禮太貴了!」Jiri笑的輕鬆 當巴黎街、高級跑車、古董車變成年輕人追求的認同 捷克人的愛情,在浪漫美麗的城市背後,
    Thumbnail
    avatar
    曾荃鈺
    2022-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