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在課堂上學習的工作夥伴請我幫忙,並且告訴我他的需求。有些我做得到,有些我覺得有點複雜跟麻煩,於是在解釋了對方還是不理解時,我有點不耐的回應:我不想說了。
課間,我們在老師帶領的工作討論中有機會表達彼此的感受並且進一步的探索內在的歷程,這是一個安全的環境與珍貴的歷程。
在討論中,我發現原來在夥伴關係中也有著對彼此的期待,而期待的背後是感受有逐漸親近的連結。
在討論後,自己有更多的覺察跟發現;原來自己澄清時表達的立場中也只有自己,所以我跟對方說:我以為我的不耐跟回應的口吻是建立在我們彼此夠熟悉的關係之中。
然而在結束討論後,繼續在課堂上,我卻有更多跟自己對話的機會。
當回想自己的詮釋是因為信任關係才會表現不耐與煩躁的。但反觀夥伴的提出尋求協助的需求(暫且不論我是否都能滿足),是否也是建立在信任彼此的關係之中呢?
有了這個體會,我了解到在不同關係中,每個人表達、展現的方式不同,但在底層的渴望,都是共通的。
藉此,我明白自己的煩躁不安來自不擅長尋求協助,不習慣提出要求,或是需協助時明確的提出需求。
藉此,我看見不同的自己,原來我在面對人是有分別的,我對於老師、家人、學員、同儕,甚至不同的應對情節,我都有不同的樣貌。
思及此,內在的小檢察官準備搜集更多事證,藉此要起訴我時,被我發現了。
我看著思緒,介入一點接納。我接納自己的有限,我接納自己原來對人有很多的分別,我接納自己會有很多面對人的樣貌⋯
接著,小檢察官無趣的退場了,另一個聲音浮現:「有沒有看到自己的多樣性?有沒有看到人性中豐富多元的可能性?」。
此刻,覺得內在飽滿與珍貴,課後,夥伴來擁抱我。我們不只在課堂上陪伴他人,夥伴們也陪著彼此成長著。
煩躁不安的背後有期待,
衝突的背後隱藏著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