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球金融市場最受關注的事件之一
就是國際知名信評機構惠譽(Fitch Ratings)
下調美國債務信用評級,由最高的「AAA」降至「AA+」
以及他決定調降的時間點是在債務危機解除後的兩個月,讓市場的投資機構感到疑惑
有一派說法說對美債與金融市場影響深遠,也有人認為只有短暫小波動的影響
因此今天這集節目就來跟大家聊聊這些信評機構跟債券彼此之間的關聯,以及帶到八月份需要留意的事情
像債券這類型的金融商品是許多企業家都喜好的商品,是因為他非常的穩健,簡單來說就是你支付金額獲得一個債權,持有債權的時候每年會支付給你利息
等到債券到期後,再將本金還給你,只要發債者能夠案期支付金額,就不會有什麼太多風險,像公司債、國債都是相關的商品
那麼新聞內容是這樣,國際信評機構惠譽(Fitch)在2023年八月一日以財政惡化為由,無預警調降美國的AAA頂級主權債信評等至AA+
這是繼12年前的標普全球公司後,再有一家信評機構摘除美國的頂級信評,讓市場大感驚訝,美國財長葉倫對此決定表示不滿
此事之後在8/2日的 那斯達克 下跌356點 道瓊下跌274點 費半下跌98點
惠譽調降美債評等的理由在美國多項關鍵指標出現持續性惡化
這些關鍵指標包括對華府財政狀況的擔憂、美國治理惡化、政治兩極分化
更且美國的債務水平未來3年仍會呈現不太穩定的態勢
惠譽並指出,社會安全金聯邦醫療保險和聯邦醫療補助(Medicaid)成本升高方面的「進展有限」。
惠譽還說,過去20年來,債限僵局周而復始發生而且拖到最後一刻才化解危機的老戲碼一再重演
已侵蝕各界對政府財政管理的信心,認為民主、共和兩黨多年來一直把債限議題當遊戲玩,
而美國財長葉倫則表示這些評斷表準的決定根本「已經過時」
進而表示他對於信評機構的決定不滿
那債券被降評等會有什麼影響?
依照教科書式的「正統」看法,一個國家(或企業)的債券評等被降級,代表債信變差、違約(即倒債)風險提升
所以市場會要求更高的利率才願意購買持有債券
債券市場的交易量是大於股市的,參與的多半都是大型機構 保險公司、金融機構、各國央行等
因此如果最熱門的美債被降評,有可能牽動這些機構的部位調整,以及發債方的發債成本提高,有可能引發連鎖反應
但是此事事件有兩個地方可以思考的
第一個是美債雖然被降評等
但其實還是屬於「AA+」級的債券,跟原本的「AAA」差距似乎沒什麼差別
這邊簡單科普一下AA跟AAA的定義
AAA:最高信用品質
預期違約風險最低,受評者具備最強健的財務承諾償付能力,受到可預期事件的負面影響極低。
AA:極高信用品質
預期違約風險極低,受評者具備極強健的財務承諾償付能力,受到可預期事件的負面影響不大。
第二個則是極度現實的原因,美債市場的深度與廣度
在全球金融市場上既沒有對手、更無替代品
那些滿手現金的保險公司或國家央行,市場大、安全性高的美債還是首選,不會因為降為「AA+」級而捨美債就其它金融工具。
市場的一派人是有提到12年前美債被降評等的歷史經驗
傳統上在信用評等上是有「3大」並列分別是標準普爾、穆廸、惠譽;
2011年時,同樣是基於債務上限僵局,標準普爾就把美債調降評等
當時造成股市高點回落20%,雖有短暫波動,但稍微拉長時間看,則其影響幾近零,投資人、各國央行繼續大買美債,這次情況應雷同
今昔異同:2011年8月 vs.2023年8月
2011年時,標準普爾(S&P)初次調降美國信評時,美股標普500指數聞訊暴跌,那年8月跌掉5.7%,9月再跌7.2%,但到10月指數就返回標普降評前的價位。
但回顧2011年,當時歐洲正陷入主權債務危機,金融市場當時已經瀰漫著一片肅殺氣氛,投資人規避風險的情緒強烈,此時標普降評更加深各界對美國經濟的顧慮。
然而,即使在那種氛圍下,標普降評行動也未造成多大的長期影響
投資人反倒在市場動盪之際紛紛湧入美國資產市場,到年底時,美國公債殖利率反而下滑(價格上漲)
一部分因素是當時美國經濟相對強勢,與歐盟風雨飄搖形成鮮明對照。
更何況「3大」中惠譽是小得多的老三,穆廸仍維持美債的最佳評等。
接下來稍微介紹一下這三大的信評機構的背景
1.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s)於1860年由亨利·瓦納姆·普爾(Mr Henry Varnum Poor)創立,
主要是為投資人提供信用評等、獨立分析、投資諮詢的服務,
其中包括能反映美國股票市場整體狀況的標準普爾500指數(S&P500)。
1966年,麥格勞-希爾公司(McGraw-Hill Cos)收購標準普爾(S&P),並於2016年更名為標普全球(S&P Global),
標準普爾目前是世界級的金融資訊品牌、權威國際分析機構,也是一間上市公司,股票代號為SPGI。
2.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Moody’s Investors Service)於1909年由約翰·穆迪(John Moody’s)創立,
他於1909年首創對鐵路債券進行信用評級,1913年開始對公用事業、工業債券進行信用評級。
現今已成為國際權威投資信用評估機構,也是著名的金融訊息出版公司,股票代號為MCO。
3.惠譽國際信用評等公司(Fitch Ratings)於1913年由約翰·惠譽(John Knowles Fitch)創辦,
成立初期是以出版金融統計資料的刊物為主要業務,提供投資人投資時的參考數據。
1997與另一家評級機構IBCA合併、2000年併購DUFF & PHELPS、Thomson BankWatch評等公司,
2014年併購Algorithmics公司,2008年宣佈成立Fitch Solutions,也使惠譽的信用評等與分析更具獨立性。
對債券投資人來說,最常用來參考的就是債券信用評等,
債券評等可以用來評估債券是否有違約風險,違約風險就是拿不到當初約定的本金或利息,
通常評等越好的投資風險越低,但利率也不會很高,
而違約風險高的高收益債券(垃圾債券),則屬於高風險、高報酬的投資商品,
能承擔較高風險的投資人才適合選擇這類商品
快速重點整理:
1.信用評等(Credit Rating)是指由專業信評機構,
對國家、銀行、券商、基金、債券及上市公司進行信用評級,藉此評估信用狀況或償債能力。
2.國際著名的評級機構目前有3家,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s)、
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Moody’s Investors Service)、惠譽國際信用評等公司(Fitch Ratings)。
3.債券評等只要是BB、B、CCC及以下,都屬於高收益債(垃圾債券),而C開頭都是風險極高的等級。
4.信用評等不保證一定會獲利,投資人在參考信用評等時,
還要再細看信用評等報告書,從客觀的角度來評估,讓投資更理性才有獲利機會。
若一國發生重大金融風暴時,無一例外是資金外逃、貨幣貶值,但在美國引發全球金融海嘯發生時
卻會出現資金回流、美元升值的怪異現象,原因就是危機發生後,美國即使是金融危機起源國,還是被視為「資金避風港」。
同樣的條件亦適用於美債上;全球投資人、金融公司、各國央行都願意以極低的利率持有美債
理由就是美債被視為幾乎無違約風險的債券,因為其背後有一個超級強權背書支撐,中國即使與美國關係惡化互相嘴砲來嘴砲去
手上還是有許多的美債,原因就是「缺乏替代品」。
但如果未來美國債務持續增加,或出現某些特殊事件,導致大變動或許情況就不同了
2023/07/19 的一則新聞提到,美國財政部數據顯示,中國連續兩個月減持美債
5 月減 222 億美元 (前值減持美債 4 億美元),至總額 8467 億美元,這是自 2010 年以來持有美債最低水準,但仍為美國第二大「債主」。
日本終止連續兩個月增持美債,5 月減持美債 304 億美元,至總額 1.0968 兆美元,連續 48 個月為美債最大外國持有者
英國減持 141 億美元美債,至 6666 億美元,持倉規模位列第三。
數據顯示,外資對美國國債持倉規模從前次的 7.581 兆美元降至 7.527 兆美元,為四個月來首次下降
債券跟股市的走法是屬於反比的走勢
因為債券的風險較低,若今天股市比較悲觀的話 資金就會跑到債市
若今天市場看好股市,債市的資金就會流向股市
至於為甚麼會是反比,各位可以想
股票是會有波動的,當然有可能創造超額報酬,但是相對的要承受波動的浮動
而債券的特色是,不論中間怎麼波動,最終到期的時候歸還你的本金+利息
若兩者之間的報酬率相近,在比較悲觀的環境,你會怎麼選擇,多半會犧牲些許的利潤,選擇比較保守性質的金融商品
因此在大環境不好的時候債市的表現多半優於股市的
接著就是要提到八月份各位還可以注意的一件事情就是在八月底的時候會有一年一次的"傑克森霍爾全球央行年會"
在去年2022年八月26日的時候,聯準會主席鮑爾在全球央行年會傑克森霍爾(Jackson Hole)發表8分鐘談話
而這8分鐘,足以讓道瓊跳水1008點,標普大跌3.37%,那指蒸發3.94%。費城半導體指數狂瀉5.8%。美國5-30年期公債殖利率曲線本月第二次倒掛。
當時的背景是因為高通膨處於升息階段,發表鷹派的言論跟表明他們升息的態度強硬
鮑爾堅定表示,Fed會將「有力地使用我們的政策工具」,抑制依然徘徊在40多年高檔的通貨膨脹率。
「雖然較高的利率、較緩慢的經濟成長,以及就業市場趨緩將抑制通膨,但也將為家庭和企業帶來一些痛苦。」
「這些是降低通膨之下不願見的成本,但無法恢復物價穩定,只會帶來更大的痛楚」。
即便當時四次升息,幅度已經升了9碼(2.25個百分點),鮑爾說,現在還不到「停止或暫停的地步」。
鮑爾當時演說三大重點:
一、聯準會尚未確認通貨膨脹率已經觸頂。
二、聯準會不認為短期內會停止升息。
三、聯準會憂心過早停止升息。
聯準會聚焦的不是單月或兩個月的數據,將持續升息直至通膨率降至長程的2%目標為止。
鮑爾說,直到任務完成,必須持續升息
他表示過往歷史看來,聯準會若無法真正有力和敏捷地抑制通膨,勞動市場更可能受到強大衝擊。「我們的目標是,有決心地行動,避免這樣的結果」。
那次事件後台指期從8/26的高點15241下跌了2589點到12652點 回檔16%
那斯達克期貨高點15220下跌了4736點到10484點 回檔31% 道瓊工業指數期貨高點33444下跌4806點到28638點共回檔14%
一年之後的這時候激進的舉措,使美國CPI年增率從9.1%高點一路降到3.0%(截至2023年7月12日公布的數據)降幅可謂明顯有感
且距2%目標已相對接近,核心cpi則是保持在4.7% 與此同時聯邦基金利率也達到22年來最高
在暫停升息1次後,美國聯準會(Fed)在7月27日凌晨宣布再升息1碼,使得美國聯邦基金利率已升至5.25%~5.50%
創下22年來最高。針對近期一次的利率決議,聯準會主席鮑爾重申,要回歸2%的通膨目標仍有「長路要走」,顯然今年還不到見到降息。
只不過,核心CPI年增率雖從6.6%降到4.8%,但已出現僵固性。加上近期國際油價走高、俄羅斯退出黑海穀物協議等
高盛石油研究主管表示,下半年原油需求將出現相當大的缺口。他預估,布蘭特原油的價格在年底恐上漲至86美元,令通膨有再次升溫的風險。
對於Fed接下來的動向,市場關注焦點是8月25日的全球央行年會
輝達財報本周召開 華爾街目標價喊達 800 美元
輝達 (NVDA-US) 將在本周台灣時間 24 日清晨公布財報並釋出展望。市場預期
輝達今年將賣出超過 50 萬個高階 H100 GPU
價值數百億美元,H100 系列中每個 H100 80GB HBM2E GPU 在美零售價落在 3 萬美元,可望將大幅挹注輝達獲利。
羅森布拉特證券分析師摩西斯曼近期已上調輝達目標價,從 600 美元上修至 800 美元
不過,目標價喊到最高的則是 Aletheia Capital,目標價達 1000 美元;目前華爾街對輝達平均目標價預測落在 529.60 美元。
接下來就是跟大家分享 對於這些消息面的我是用什麼樣的觀念去看待它
畢竟我不是做總經的研究,就算研究 外面有太多高手,研究也比不上他們
所以我是從交易思考的角度跟大家分享
如果從我整理過事件型交易應該可以了解到 我不是跟一般人用數據的好壞去解讀走勢的反映
而我是用走勢的慣性去做判斷
消息面的發生我認為對行情是"助攻角度"最終的決策都會是以看到進場訊號的成型才操作
我最常聽到投資人說
數據或著消息面不是利多嗎? 那怎麼走勢往下跌了?
或著數據或消息面不是利空嗎? 怎麼突然大漲了?
甚至明明是利空的數據,隔天卻因為指數的大漲而做利多的解釋,那已做交易來說何必去過度在意數據的解讀
因為把心思放在走勢跟價格上的反應,今天是研究總經大方向來說的話,就不在此討論範圍內
多半只要知道,有數據有事件=大波動,推升價格的方向延伸性,又或著是去研究這事情過往的發展
例如這次的央行年會,我會當特殊事件若是研究的方向會是 k棒的走勢
以及跟現在的走勢是否有相似性,當時候的消息面是利多 還是利空對指數的影響是如何,因為久久發生一次,我就會去找去年的走勢去做研究,以及債券被降評也是一樣的道理
像是數據公佈則是每個月都會有,我當時研究的方向則是放在這些數據公佈後的走勢有沒有慣性可以操作
最終整理出我po在ig上的文章,當然不會每次都有訊號可以操作,但是當出現相似的訊號時,我就知道 這個就是我要操作的盤勢
總比每次數據公佈時,把重點放在數據的多空來得好,而是相信眼前看到的走勢去做交易決策,這才是交易人的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