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遇到瓶頸的演員艾蒂安,來到監獄舉辦戲劇工作坊。起初面對這群把戲劇訓練當團康活動,在課堂上不斷嘻笑打鬧的囚犯,艾蒂安很是頭疼。因為他打算搞一場「真正的演出」。一日,艾蒂安無意間看到年輕時和朋友演出貝克特《等待果陀》的劇照。突然意識到「有誰比這群囚犯更會等待?」,爭取到上級許可後,艾蒂安帶著五名囚犯開始長達六個月的訓練
經過幾個月的排練,囚犯們迎來了第一場演出,飾演艾斯特拉岡的囚犯,因為在觀眾席上沒看見兒子前來觀賞,氣得砸碎休息室的玻璃,並拒絕上台。艾蒂安苦勸一番後,囚犯還是上台演出了,劇本裡的艾斯特拉岡跋涉了好久,走到腳都磨破了,在無盡的時間裡等待果陀到來。而囚犯亦是費盡千辛萬苦只為求見兒子一面,卻沒有等到兒子到來,當飾演弗拉季米爾的演員問艾斯特拉岡:「你會痛嗎?」,艾斯特拉岡幾乎是崩潰的吶喊著:「痛啊!媽的,他問我會不會痛?」囚犯把在無垠的時間裡,任由分秒侵蝕心靈的痛苦通過角色台詞說了出來。
囚犯們的演出因此大獲好評,開始在法國各地展開巡演,名聲越來越大,艾蒂安也逐漸迷失其中,囚犯們在此次演出中所取得的社會關注還有成就,遠大於艾蒂安在演員生涯裡的所有成績,甚至準備站上法國最頂尖的劇院。然而在重要的首演夜,囚犯們集體逃脫了。留下導演一人獨自面對所有觀眾,於是艾蒂安上台告訴觀眾一切真相,並分享一路以來所有的奇妙經歷。
這部電影改編自1986年哥特堡事件,艾蒂安的原型是劇場導演楊瓊森,據說當年演出開天窗後,楊瓊森忐忑的回到巴黎跟《等待果陀》的劇作家貝克特匯報此事,這位德高望重的諾貝爾獎得主,聽聞囚犯們的事後哈哈大笑說:「這是我的劇本所能遇上最美麗的事。」
《等待果陀》被稱作荒謬劇場的代表作,荒謬之處在於,我們如劇中人一樣都在等待「什麼」到來,觀眾等著演員上台演戲、飾演艾斯特拉岡的演員等待兒子出現在觀眾席、導演艾蒂安等著觀眾的喝采以及事業高峰的到來,沒有誰比這群囚犯們更懂得等待,也沒有誰比這群囚犯們更明白等待的無用,所以自由即便短暫也值得令人奮力一搏。在這趟戲劇旅程中,艾蒂安跟囚犯們共同見證了希望的破局,然後等待著新希望的發生,而艾蒂安和囚犯們似乎在這虛構世界裡,從彼此等得望眼欲穿的眼神中尋求到短暫的同理與慰藉。從來沒有人質疑是希望的無用而導致這一系列荒謬的循環,懷抱希望的生活似乎是人類社會必要的生存技能。
當年哥特堡事件發生後,囚犯們有打電話跟導演楊瓊森報平安,其中一位囚犯說:「等待果陀不是戲,是我的日記。」不知道是逃跑後的生活過的不順利,還是戲劇真的給了他們什麼啟發,後來囚犯們便陸續回到監獄,也成功的服刑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