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昨天與朋友的對話,他提到要我觀察自己的動機、對自己的行為和情緒充滿好奇心。
「好奇心」大概是生而為人都會有的一環,但有些人的好奇心比較旺盛,有些人好像又只有一點點。
那我呢?
我大概是那種心理中滿很多問題,總會想問為什麼,或者想動手嘗試的人,但是我骨子裡卻有一種道德束縛感,就是那種唸書時期怕被老師罵,同儕如果慫恿做什麼事都會拒絕的人。舉個例子,以前高中是在山上占地廣但學生人數很少,而我們教室在四樓,五樓就是樓頂天台,同學常常會偷跑上去,但事實上那裡是禁止進入。有幾次同學找我一起上去但我都具後,因為我常覺得自己是那種一做壞事就會被抓的人,所以心底就會擔心被抓,但現在回想起來覺得有些時候的拒絕只是腦袋預設太多,總是恐懼受罰而錯失體驗許多事情的經歷。不過,我的人生裡還是有過放手一博的體驗,等後續再慢慢分享。
長大以後,這個情況卻沒有比較改善,仍習慣因為恐懼受罰、心中有一道尺而卻步,習慣性要通盤思考清楚才開始執行。這樣的情況在職場上也顯現出來,在SOP外的事件發生後,我會慣性想出三個解決方案,而且是通盤思考過並預測結果,若結果沒有照我所推敲的實現就會感到痛苦並陷入更深的自我質疑中,更不用說要用好奇心去探詢為什麼會這樣。
寫到這裡,發現自己有點離題了。
可能我察覺到過去這樣的慣性,進而想改變才有後面這一連串的學習,才有機會遇到更多願意幫助我的人、才有機會與朋友對話,找回「好奇心」與「問為什麼的力量」,不敢發下豪語,但想從這一刻開始,真的做到好奇心且開始試錯,在有限的人生裡發自內心的感到快樂。
#自我覺察日記連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