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於歐美國家,或是在香港,當於高級餐廳用膳時,職員都會提供非常貼切的服務時,或於繳付帳單時暗示希望得到客人的貼士 (書面語為「小費」,tips)作為報酬。這種文化從歐美帶起,在不同國家或地方均有適用。唯獨於韓國,直至現今為止都不存在這種文化的規制。不過近年韓國亦逐漸流行給貼士的文化,而在網上亦因各種現象及事件而引起爭議。此次的TMI是,韓國人如何竹看待歐美興起的貼士文化。
▶韓國的貼士爭議從的士應用程式及餐廳或咖啡店說起⋯⋯
韓國的電召的士應用程式 “Kakao T”於7月更新了內容,加入了「給的士司機貼士」的內容,新加入的相關內容為當乘客使用電召的士服務並下車後,如果喜歡司機的服務,給予服務最高分5分,可以自主提供1000至2000韓圜的貼士。而運營此應用程式的企業表示,是否支付貼士是乘客的自主選擇,即使給貼士,公司亦不會收取手續費。
另外,近年韓國有更多餐廳及咖啡店開始放置了收取貼士的錢箱,或鼓勵客人給貼士予店舖職員的其他方式。於8月18日,韓國一線上論壇上傳了「延南洞出現了要求貼士的咖啡店」的帖文。該帖文主張指「在櫃檯接受下單的店員會向客人問『對努力工作的職員給貼士怎麼樣』,並展示了有5%、7%、10%項目的平板電腦。發文者亦指該咖啡店臨時開業,搜索不到商業登記號碼。除此之外,亦有更多人上載到論壇稱見到餐廳、咖啡店、麵包店等櫃檯放置了裝有現金的「貼士箱」。
而且還有網上帖文指首爾江南美容院為了向顧客提供更好的服務,以給美容師貼士的概念,更提供麵包、甜點等。由此,各種現象衍生了有關貼士文化的爭論。
▶韓國人不流行給貼士的主要原因:任何支出費用都已經包括「貼士」
大家到訪韓國旅行時總會購物及到餐廳用膳,不知道大家有否留意收據上的所示的物品價錢的內容?當中包括了「附加稅」,為購買物品總額的約10%,這成為了韓國人一般對給貼士持負面反應的主因之一。
韓國其一稅項項目為「附加價值稅 (Value-Added Tax)」,為以銷售商品(無論是實物還是服務)比其材料增加為基礎徵收,因此名義上不是消費者支付的稅金,除零售商外,食品行業亦須清楚顯示附加稅及服務費的內容亦讓消費者識別,2013年韓國政府實施了相關制度。而韓國的酒店亦有標註最終價格,收據上自動包含附加稅。而因為有此10%的附加稅,不少韓國人認為此附加費已屬貼士的一種,自己付的錢已包括了服務費用,沒有必要再向店舖提供貼士。
▶韓國人的固有或不成文概念:服務性行業理應提供最優質服務
香港曾有服務業的相關廣告稱「今時今日的服務態度並不足夠」,在韓國亦有類似的概念。除了上述附加稅外,一般提供餐飲或零售服務的思維為,任何服務在任何時候都應該是最優質,因此從不期望會得到額外的報酬。因而,他們的生活文化上認為,給店舖職員貼士會被認為是不禮貌的行為,甚至有侮辱店員之意。
由此,當韓國更多咖啡店放下貼士箱時,當地人更感到不解,認為為何有異地的文化湧入了他們生活的地方。
▶「貼士文化」有否違反韓國法律?
首先,韓國不是制定有關貼士文化的規制或法律,而是以最低工資亦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生活的方式守護勞動者的生活並制定對策。而根據現行法律嚴格分析,如果在餐廳或咖啡廳單獨要求貼士,可能會違反《食品衛生法》。
該法律規定,食品接待單位應當「在營業場所外部或者內部加貼或者張貼價目表,並按價目表收費」,如上述所說。此時,價格表是指包括附加價值稅等,標明顧客實際需要繳納的價格。當然食肆等設置貼士箱並非強制要求客人提供貼士的情況下,並不屬違法。
▶韓國人大多對「新興」的貼士文化有何看法?
對於在韓國支付貼士的文化,民眾之間存在不少負面想法。SK通訊於8月通過民意調查平台於最近以12,106名成年男女為對象進行了「引入貼士文化」的意見問卷調查,結果顯示73%(8,934名) 的人表示絕對不能接受。另外,據消費者數據平台"「Open Survey"」對Kakao的士平台的貼士功能的認識調查結果顯示,71.7%的人更接近於反對引進,認為更接近贊成的人只有17.2%。
從以上的結果可見,由於韓國人之間沒有提供貼士予服務性行業職員的文化,對於此被認定為外來的文化,一向會持較負面的意見。再加上經濟低迷的環境令更多人愛惜自己的錢包,更難以支出於給服務的員工貼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