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1/25(四)上午9-12
地點雲林縣土庫鎮雲林縣教師研習中心
主講人-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李玉璽教授
用台語漢文漢詩文人調,吟唱雲林先賢吳景箕、黃紹謨、張李德和、張禎祥等人漢詩詩作
素養導向]『詩詠雲林』-閩南語古典詩吟唱暨教學增能研習
上課日期: 2024/1/24(三)至2024/1/26(五)
開課地點: 雲林縣土庫鎮林森路120號 雲林縣土庫教師研習中心
欣賞雲林縣在地古典詩以及用台語漢文吟唱台灣漢詩
戰後台語教育大事年表
2022年9月起,本土語言成為國、高中必修課程
2021年1月,教育部召開課審大會,會中決議國中教育階段本土語文課程,在七、八年級必修每週一節,九年級則列為選修的彈性學習課程,預計111學年度實施。教育部表示,將持續提供學校開設各語別課程所需支持,包括開課經費、交通費、現職教師參與語言能力認證等,並建立人才庫媒合,降低成班限制。
2020年8月,因應台語教學向上延伸到高中,為了培育師資,成功大學、清華大學、彰化師範大學、台北師範大學開設台語師資學士後學分班,以目前領有教師證以及資深台語教學支援人員為招收對象,希望改善以往台語師資多為兼任,難以維生的現狀,比照國文老師,朝專職專任方向邁進。
2018年12月25日 國家語言發展法三讀通過
為尊重國家多元文化的精神,促進語言傳承、復振與發展,行政院及民進黨立委管碧玲、黃國書、許智傑、張廖萬堅、吳思瑤,還有時代力量黨團各提出《國家語言發展法》的立法版本,最後主要依照行政院版本條文並經朝野黨團協商結論通過。 《國家語言發展法》經立法院三讀通過,成為未來設立台語頻道的法制基礎。
國家語言發展法於2019年1月9日公布,該法第9條第2項規定:「中央教育主管機關應於國民基本教育各階段,將國家語言列為部定課程。學校教育得使用各國家語言為之。」,2022年8月1日起生效。台語、客家話、原住民語以及手語共同取得台灣的國家語言之地位,除了在國小、國中有台語課程等本土語文課程以外(語文,涵蓋語言以及文字,以台語來講,就是要台語聽說讀寫,包括教育部頒定的台語羅馬拚音書寫在內),高級中等學校本土語文也會納入課綱,成為必修課程,教育部也因應法規修正,開始培育台語師資等本土語文師資,以滿足高中國家語文師資需求。
2010年舉辦第一次台語語言能力測驗
2009年 立法院國民黨團削減台語認證預算引發抗議
2007年 行政院文建會公布國家語言發展法草案,但是在立法院遭到國民黨黨團反對而遭擱置。
草案明定﹐「國家語言」定義為「本國族群或地方使用之自然語言」﹐國民有權使用各種語言﹐禁止歧視。不管是所謂的國語(北京話)、台語、客家話、原住民語言等都包括在內。
2006年教育部公布台語羅馬字使用方案以及行政命令【提升國民中小學本土語言師資專業素養改進措施】
2002年 教育部開始在國小實施母語教學
2001年 陳水扁總統任內,將台語等鄉土語言列入國小課綱
2000年 為配合九年一貫教育課程內容,教育部鼓勵增設台文系,因此成立了第一個國立大學台文系所。
1997年 第一個私立大學的台語系成立,與眾多的中文系相比顯得勢孤力單,且分成研究台灣語文、台灣文學、台灣文化等方向,學生未必對台語有較深研究。
1995年大法官會議解釋第380號解釋認定全國大學以大一國文等科目為共同必修科目違反大學自治講學自由違憲,共同必修科目喪失全國大學必修的強制性,全面解禁下,大一國文學分從八學分到零學分都有,地位與通識其他科目一致,完全由各大學自行規劃,也可以規劃客語、台語、原住民語等其他台灣國家語言課程,畢竟從國小國語、國高中國文一直到大一國文都用國語進行教學,學生國語能力普遍比母語能力要好很多,母語能力有待加強,但迄今多數大學仍未在大學通識課程中規劃台語等母語課程取代大一國文。
1994年 教育部公布國小鄉土教學活動課程標準,在總目標中加入【語言】知識,分段目標加入要了解鄉土語言
1993年 內政部長吳伯雄及教育部長郭為藩在立法院表示:過去單語政策對母語是一種過失。教育部宣布母語教育列入中小學教育範疇,可以選修台語以及客家話
1973年,教育部頒布國語推行辦法,各地方教育機關設國語指導員、舉行國語講演比賽、國小一年級新生教學,應先教國語注音符號等。
1970年教育部頒布「加強推行國語運動辦法實施要點」提倡說國語運動,要求學生隨時隨地說國語,不要說台語,減少台語節目等方言節目,增加國語節目。
1966年台灣省政府《加強推行國語計畫》實施辦法
(1)各級學校師生必須隨時隨地使用國語;學生違犯者依獎懲辦法處
理。
(2)禁止電影院播放方言、外語。
(3)嚴加勸導街頭宣傳勿用方言、外語。
(4)各級運動會禁止使用方言報告。
(5)嚴加勸導電影院勿以方言翻譯。
1958年,教育部決定羅馬字聖經在三年內暫准使用,之後必須逐漸淘汰。
1957年,教育部決議羅馬字聖經有礙推行國語政策,由台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協助教會在聖經上標註注音符號。
1955年,台灣省政府禁止教會傳授羅馬字拼音以及用羅馬字拼音傳教。
1947~~1996 學校禁止說台語,台語不存在於教育體系之中,只靠家人口耳相傳,在學校講台語會被處罰,教會也被政府禁止用羅馬字拼音教台語,布袋戲甚至被迫改成講國語,直到李登輝總統上任,才將台語列為鄉土教育之一環
1948年台灣省參議會第一屆第五次大會,客家人劉闊才議員(後任立法院院長)質詢學校中國文科目鐘點過多,教育廳長答覆稱國語為基本學科,尤其台灣剛光復不久,國語尤其重要云云。
1947年 二二八事件發生後,禁止使用日語,各教育機構停止教授日語,直到1963年才開放私立大學設日語系,國立大學設日語系更遲到1989年才允許設立,為了強力推行國語,不鼓勵說台語等母語。
1947年 陳儀呈蔣主席三月十三日呈(大溪檔案): 對於中等學校以上學校校長、教務、訓育主任,及語文 史地等教員以選用外省人之優良者為優先,要求一切中小學教師,以任用「內 地」能通國語者為原則,使能加強國語、國文、公民、史地教育,改造臺灣人思想,使其完全中國化
1946年,成立台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成員有魏建功、何容等人。主張要把五四以後的言文一致運動理想,在台灣落實,希望在國語尚未普及前,暫時以台語漢文讀音(又名孔子白、文讀音、讀冊音)為過渡性媒介,讓台灣人民熟悉國語國音。
1945年三月,經蔣介石核定的【台灣接管計畫綱要】,在語文部分提出國語普及計畫,禁止使用日語。主張接管後應確立國語普及計畫,限期逐步實施國語普及。公教人員應首先遵用國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