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的愛書,書名讓我想起了「從前有個好萊塢」和昆丁塔倫提諾,身為大眾傳播的孩子真的非常推薦!
之前聽podcast訪問了牽猴子的王師,他非常推薦的一本書,果然一看看到了心坎裡!好懂易讀,有許多共鳴,不僅獲得了知識更讓自己回想起自己迷上電影的小時候。
從Lumière的火車進站,到後來的Nickelodeon,五分錢可以欣賞一部電影,一個前所未有的世界,在從電影院以各種媒介回到了每個人的家裡,OTT平台始料未及的被強迫長大,而身為受眾的我們,也從被迫收視變成了主動觀看,每周都可以幫自己規劃一個迷你影展。
想當年我們家也有紅色跑車倒帶機!當年的VHS錄影帶店,我記得要熟人才租得到最新的港劇或是最新的電影,只要媽媽使個眼色,老闆會馬上幫我們預訂好(插隊)的帶子裝進我們的袋子,就跟現在手機的OTT平台追劇一樣希望可以一次看完,也不要苦苦等待最新的一集上架。
記得唸書的時候,好想當錄影帶店員(其實後來都是VCD、DVD),後來的百視達、台灣的錦城等等,覺得可以把自己喜歡的電影介紹給別人是一件很美好的事,像約翰·庫薩克和Jack Black在失戀排行榜裡面公布著自己的音樂榜單,在戀愛沒有假期裡面,瘋狂著分享的電影的配樂。
想當年我們也在MTV裡看電影(禁入墳場、終極保鑣….還有好多好多,就是一些未達年紀不得觀看的電影)!無論幾歲我們都追逐著電影的影像、音樂、巨星,一路走到了現在。
最想念的應該是以前家隔壁是戲院,老台中人才知道的西南戲院,在裡面看過國父傳、好小子系列、遊俠兒、桃太郎(朱延平導演在國中小期間,在我心目中可能跟神一樣!),還有一部捨身救學生被蜜蜂叮咬致死的老師的電影,我記得一張票30元左右,後來電影院不見了!我們就改去大衛影城、豐源電影院、高中時候追的大甲富都還有後來令人著迷的真善美影城(大學時代非常愛追影展),後來的威秀跟台中常青樹兼藝術電影放送頭萬代福影城。
追電影的日子一直延續著,大學老師說一部片要看八次才能看出精髓,而阿巴斯真的是我最追不了的導演,我睡得好香(我很抱歉!長鏡頭真的不適合急性子),爾後在NYC的公立圖書館借書跟VHS,一直希望可以過著每日看一部電影的日子!
就說唸傳播跟唸歷史一樣,當年的錄影帶店和而現在的我們用著手機的OTT平台,讓更多的電影更容易被看見,這應該是當年的我們沒想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