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另一本書叫做《沒有媽媽的超市》。作者是一個美國人,不過他是混血兒。她的媽媽是韓國人,爸爸是美國人。這本書是在寫她和媽媽的相處回憶,因為她的媽媽去世了。不知道算不算飲食文學?書中提到了很多的韓國料理是怎麼做的,然後怎麼吃才香。她是透過韓國的食物來加深自己和母親的連結,回憶自己和母親的過往。
作者的母親曾經對她說,對任何人都要保留10 percent的自己,就連對丈夫(作者的老爸)她也是這麼做的。直到有一天母親和她吵架的時候,講出了自己曾經因為照顧她太累而跑去墮胎的事情,作者才發現原來母親也會對自己有所保留。她從來沒有想過母親說對別人保留10%的自己的那個別人會包含自己。
我覺得這本書可以讓我用比較旁觀者的角度去看待一些自己家庭裡的議題,雖然家庭的組成還有生長環境都不一樣,但是韓國也是受儒家文化影響很深的國家,所以即使作者是美國人,但她和母親的互動關係很大一部分反映出了華人的親子關係,尤其是母親和女兒的部分。
像是我們華人的家長可能都非常害怕情緒的流露。當小孩子受傷或是難過的時候,正常的情緒就是流眼淚或是悲傷,但是華人的家長通常都會禁止小孩表現出這種原始的情緒。作者的母親也是這樣子對她,她會對作者說:等你媽死了在哭吧!後來作者發現原來這句話不是她媽媽原創的,而是她的外婆,她外婆也是這麼對她媽媽說的。把眼淚收好,等你媽死了在哭。這句真的頗有亞洲的味道。
關於有所保留,我會想到兩個事情。
一個是很久以前,大概高中的時候看到的一本在談論兩性關係的書,其中一個章節是在講一對夫妻的問題:丈夫會很堅持老婆就是他這一生最好的朋友,把老婆當成朋友一樣無所不談。這件事情讓那個老婆壓力非常大,很不開心。比如說這對夫妻在路上遇到很漂亮的正妹,那個老公就會對老婆說:你看那女人很漂亮,她的身材怎樣怎樣的。這種話就是比較適合對自己的同性朋友說,而不是在自己的另一半面前說。我覺得有所保留比較像是善意的不表態本我的念頭,畢竟人還是會有七情六慾,或是比較自我中心的想法存在,但是要考慮他人的感受,所以別說出來。
有所保留讓我想到了另一件事情就是親子關係的有所保留。忘記在哪一本教養的書裡面提到了小孩子到了某個階段,開始會說謊或者是故意隱瞞一些事情。其實這件事是好的事情,因為這代表孩子有了想要跟父母分離出來的那種自我意識,那是讓他發展獨立人格的一個過程。我覺得亞洲的親子關係,尤其是媽媽和小孩,很常有那種母親過度控制小孩的情況。當然這種控制可能是出於擔心小孩,所以才會因為恐懼而控制他。但有些就不是很健康的控制。
我很不喜歡亞洲長輩會對小孩有所保留而說的某些話,那種抓到小孩子做壞事的調侃的語氣,會讓小孩產生羞愧感,而羞愧感會侵蝕小孩的自尊。我覺得長輩在面對小孩子說謊的態度,應該是要站在小孩子的角度去想,他為什麼說謊?先同理他的處境,再跟他討論他有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而不是一開口就大罵小孩或者是嘲諷小孩的人格,這是在傷害生命。尤其是那種直接把小孩的人格判死刑的說法,十分惡毒,這樣的結果通常只是讓小孩變成沒有辦法相信自己的直覺,或者是長大後變成很容易被他人操控著的弱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