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台灣有兩部討論愛的電影,《破浪男女》和《愛的噩夢》蔚為話題,前者熱映中,後者7/12上映。
這兩部電影的視覺呈現、色彩都很有特色,可以說是拍得很美的作品。不過如果從劇情方面來看,我真的認為這是兩部TA(受眾)截然不同的電影。我試著在盡量不爆雷的情況下詳述一下自身觀影感到的大概差異,希望可以提供有需要的人參考,選到適合自己的故事。
《破浪男女》電影講述現代男女對愛的渴望和自我價值的摸索,楊雅喆導演用一個表面上赤裸解放的方式去包裝人們對愛的純粹渴望,一旦你感受到那些藏在放浪形骸之下的內在困境,是很能共感的。再加上4位主演吳慷仁、劉主平、梁湘華、柯煒林的精彩詮釋,讓角色更像真實地活在現實世界裡。
從這部電影中,我看到了什麼?
「我為了某個人成為某種模樣,而成為那種模樣之後就可以得到我想要的愛嗎?那麼現在的我和以前的我有什麼不同?」
「因為想逃避而選擇折磨身體獲得快感,肉體上的痛苦真的可以抹去內心的痛苦嗎?」
「救贖其實無所不在,原本以為只是玩玩,沒想到一個動作、一個擁抱,都能帶給自己和別人溫暖。」
這部電影宣傳時媒體習慣主打片中大量的露骨性愛場面,但其實人物心裡層面的故事也在本片佔了很重要的篇幅,我忍不住想起當初看《色,戒》時的感受,那應該是少數心理活動和動作一樣搶眼的性愛場面吧?在《破浪男女》裡也能看到感官的歡愉和內心的傷痛矛盾碰撞著,我更是沒想過看SM也能邊看邊感受到那種身體和內心的虐。
「如果你是一個幸福的人,是看不懂這部電影的。」主演之一的柯煒林在映後邊哭邊如此說。我不確定自己終究有沒有看懂,因為反正導演也說了沒有真正的答案。但是我清楚感受得到那種源自追尋純愛的糾結與傷感,就算每個人的經歷都不一樣,但那種「為什麼我會覺得難過、會流淚呢?」的莫名情緒,是很強烈的。
《破浪男女》是一部著重感受性的電影,如果你試圖想從劇情梳理出一套縝密清楚的前因後果,是有點困難的。換句話說,我覺得可以把這部片看成是一個文組腦,不要想用理組腦去理解它。而這種感受性,是需要有一定程度的人生經歷作為支撐基準的,特別是痛苦的經歷。雖然人生經歷不能武斷和年齡劃上等號,但如果最簡便的區分TA,似乎也只能暫時用年齡去定義。
所以我是這樣認為的,《破浪男女》適合30歲以上的觀眾(至少,我甚至覺得要再更高齡)。
而《愛的噩夢》在我看來就是完全相反的作品,劇情描繪現代男女在關係中的互相適應與不適應,每個人的秘密在一段關係中是什麼樣的存在?在秘密揭露後又會造成怎樣的影響?你願意為愛情做到什麼程度的犧牲?
這部片和廖明毅導演的上一部作品《怪胎》一樣,運用iPhone拍攝而成,同樣的卡司林柏宏、謝欣穎再次合作,加入項婕如、林艾璇(大元),一男周旋於三女之間,透過夢境的轉換、交錯的時空,講述人們對想守護的感情所做的付出,而這些行動也有可能造成另一方的恐懼或反感。
其實故事架構很簡單,導演想要談的議題也不難懂,大概就是探究「人永遠都是得不到的最好」、「男女對感情的需求面大不同」這種心態,並對戀人間窺探彼此秘密的情況有很大篇幅的描述。而前面所提及的「為感情做出的付出」, 在這部片也是另一個重點,更透過安排一個讓人可以「重新來過」的許願奇幻設定,讓林柏宏一覺醒來換一個女朋友,呈現一種美夢成真的不真實感,以及這種甜美待遇背後的隱憂。
但其實當初看完電影後,我和朋友第一時間的反應不約而同都是:「這劇本一定是直男寫的!」這個結論出於我們都認為劇中一些設定給男主角的困擾和問題、女主角的秘密等等細節都有點幼稚和淺薄,並不符合女性視角,更讓人在看的過程中有一種「就這樣?」的疑問。還有對「為愛犧牲」的描述,也有一種過於理想化、為了戲劇順利進行下去的刻意感,所以我才會感到無法被故事說服。
我喜歡《怪胎》中談論的強迫症,但《愛的噩夢》的設定給我小題大作的感覺。唯一可以解釋的就是這部電影的TA不是我,而是人生中沒有經歷太多波瀾的人。所以如果又回到前面提及粗淺的用年齡分類,我想這部片適合30歲以下(可能20歲左右更貼切)的觀眾。
最後,總結這篇文章得出的結論,如果你看了這兩部電影其中一部後覺得不滿意,那麼不要懷疑,你應該會是另一部電影的TA,建議可以去試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