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1+2)=?」:一則簡單的四則運算為什麼在十多年內病毒傳播?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6÷2(1+2)=?」:一則簡單的四則運算為什麼在十多年內病毒傳播?〉2024-09-08

 

  數學對很多人來說是一個頭痛的科目,尤其到了高中以後,「會數學的人」和「不會數學的人」之間幾乎劃出了一道難以跨越的鴻溝。但如果只是小學的程度的四則運算,多數人應該還是能夠掌握……的吧?

 

  事情可能和我們的想像不太一樣,自2011年起,「6÷2(1+2)=?」這道看起來相當簡單的四則運算問題就在各個不同的社群網站上瘋傳了好幾次。由於當時的社群網站開始出現了提問題供網友投票的功能,我們驚訝地發現,對於這樣看起來非常簡單的問題,居然出現了兩派完全不一樣的答案。

 

  根據我查到的資料,在那篇2011年的臉書提問中,截至當年的五月五號,世界範圍有三百六十多萬網友進行了作答,其中一百五十多萬人選擇1、兩百一十多萬人選擇9。雖然選擇9的人多出了六十萬,但仍有超過四成的人選擇了另一種答案。我們顯然不能去說「世界上有四成(或六成)的網路使用者連四則運算都不會」,這裡面一定出了什麼問題,或者說,一定有某些情況分別會讓這兩個答案各自成立。

 

* 


  2016年,來自史丹佛大學的數學愛好者普雷許.塔爾瓦卡 (Presh Talwalkar)在他相當受歡迎(如今超過三百萬訂閱)的YouTuber頻道「MindYourDecisions」中便討論到了這則「病毒數學問題」。


  普雷什認為,這是一個簡單的問題:根據「PEMDAS/BODMAS原則」(括號、指數、乘除、加減),我們先把括號中的1+2算出來,題目就會變成「6÷2(3)」,然後,把括號按照「隱性乘法」的解釋,我們會得到「6÷2×3」,乘除的位階相同,從左算到右,6÷2=3、3×3=9,我們便得到六成的人選擇的那個主流答案「9」。

 

  但另一個答案「1」是怎麼回事呢?普雷什翻查了近代數學的一些歷史資料,他發現在1917和一些更早的文檔中,存在著一種把除法的位階視為更高的規則。在那種規則裡面,當算式中出現除法符號,意味著我們要把符號左右兩邊的算式先分開計算,計算完畢之後再相除。

 

  普雷什認為這件事情和文書排版有關,為了不要讓分數的表示在書中變得過於佔據空間,排版者選擇用表示除法的”/”符號取代本來會放在上下的分子與分母,也不打算加上繁複的括號。但之後為了比免混亂,該規則不再被使用,既然乘除屬於相同位階,就一律由左計算到右。

 

 

  雖然普雷什自認解決了這個問題,但我並沒有覺得自己被說服。我不認為多數認為答案是「1」的人的理由是覺得「除法左右邊要先分開算完」,那個理由應該是在後面,也就是覺得2(2+1)這個「一個數黏在括號前面」應該要先做計算。或者換句話說,會算出這個答案的人,是認為這個題目應該要理解為「6÷[2×(1+2)]」。

 

  事實上,2012年時,台灣的一名網友寫信給教育部問了這個問題,我認為教育部的答案比普雷什來得更好。教育部認為之所以會出現這兩個答案,是因為2(1+2)既可能被讀成「2×(1+2)的簡寫」,也可能被讀成「2是(1+2)的係數」。

 

  根據當時教育部回函的觀點,在代數中,這種寫法並沒有表達不清的問題,2(a+b)和2×(a+b)是兩種不同的表達。如果這個題目是將上面的代數帶入數字,那2(1+2)前面的2就是後面(1+2)的係數;但如果這不是代數,是2×(1+2)的簡寫,那麼從小學的四則運算著手,6÷2×3就等於9。

 

  教育部認為兩種想法都沒有錯誤,有問題的是題目本身。出題者應該要避免這種會造成爭議的表達方式。無獨有偶,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的數學教授崔佛.巴齊特(Dr. Trefor Bazett)也遙相呼應地給出了類似的觀點。

 

 

  在巴齊特於2020年針對這個問題製作的影片裡,他同樣是從代數的角度分析了第二種答案出現的邏輯,但在解釋的過程中,他給出了很多不容易造成誤會的表達方式:譬如加上括號、把乘號寫出來、用分數的表示法把要除的對象整組寫在下面等等。清楚地表示出兩種答案出現的情況是什麼。

 

  但比起「題目出錯」,巴齊特想要將討論推進得更遠一些。他認為,這個題目的重要性不在於「答案是多少」,而在於它成為了一個爆紅的現象,這個爆紅反映了人們對數學的一般性想法。巴齊特認為,這個現象表明了,人們往往把數學當成某種任意的、需要背誦的規則,而沒有去思考其背後的直覺、推理與探究過程。

 

  從一個數學家--使用數學來在這個社會上生存的人--的角度來說,寫出算式的這個人有義務要把它用清楚的方式表達出來,而不是在明明有無數種消除歧異的方式,卻使用這種會引發爭議的方式表達。對巴齊特來說,數學中有無數真正美妙有趣的題目值得我們探索,我們不需要被困在這樣的「病毒問題」裡面。

 

 

  比起普雷什的說法,我認為教育部和巴齊特的解釋更符合選擇「1」的人的直覺。同時,作為教育者,他們也都提出了讓我們可以嘗試跳脫出問題的思考方式。而且從巴齊特的言談中,我們也能感受到那種深刻的對數學的熱情,還有「在社會生活中運用數學」而非僅僅將之當作「題目」的思考角度,也非常值得我們效法。

 

  除此之外,我也意識到一件有趣的事情。我們之所以沒有立即說出「這個題目寫錯」,是因為我們知道乘法在某些情況可以省略。但我們卻忘記了「乘法符號可以省略」的這個原則是在我們學習代數時才學到的。之所以要這麼做,很大程度是為了避免我們混淆乘法符號和未知數「x」。如果不是在做代數計算的情況,寫出乘法符號才是那個能夠較清楚表達算式的寫法。

 

  所以在同意乘法符號可以省略的同時,我們會更自然地將那個式子用代數式的邏輯去理解,也就很有可能出現那種把2當係數先乘起來的情況了。而在這個題目爆紅的十幾年裡面,也有一些人用「6/2(1+2)」來表達題目。雖然我沒有明確的統計數據,但可以想像,再看到這個題目時,有更多人的直覺會傾向先算6/2,因為它看起來也很像是「一組」(有沒有覺得,這個問題和先前談的「小米酒」應該拆成「小米的酒」還是「小的米酒」其實有異曲同工之妙)。

 

  或許,比起去糾結於「這個問題的正確答案是什麼」,這些背後的直覺、理由如何與我們的學科歷史、教育程度、閱讀習慣、對符號的感知相關,包含著更多值得我們去挖掘的精彩內容。





延伸閱讀:

〈有趣的三聲變調:「小的米酒」與「小米的酒」〉

〈俄式乘法:關於「拆分計算」、「尋找規律」與「二進制」思路〉

〈寫出課本教的計算過程:從標準答案到「標準答案式的思考」〉

〈不只關於答案,關於理解並回應問題〉

〈機率思維中的張力:三門問題與「運氣守恆的直覺」〉

40會員
530Content count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前圖紙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想起以前沒有智慧型手機的時候,根本沒有「走在路上會想看手機」這件事。那些時候我們都在看什麼呢?看街上的人的穿著、看屋簷底下的鳥巢、看圍牆上的社區彩繪……。無論我們是否「積極尋找有趣的事物」,這些世界的景象朝我們睜著的雙眼射進光線。
  人們用「智障」、「神經病」、「瘋子」罵人,因為社會預設了對話的雙方都不應該是有智力或精神障礙的人。可是這個預設是恐怖的,因為這些人確確實實地存在,只是在某種「眼不見為淨」的虛偽秩序下,他們從每個人的鄰里生活中被迫消失了。
  在查資料的過程中,我看到了兩個有趣的特例。在習慣的唸法裡,我們不會將「小米酒」按照上述的規則唸成「二聲二聲三聲」,而是更傾向唸成「三聲二聲三聲」。也就是,我們的唸法更像是「小」的「米酒」而非「小米」的「酒」。
  他們要在短短的十分鐘下課裡面上廁所、到飲水機裝水、和朋友聊一下天、活動一下一直坐著的身體,甚至會因為前一堂老師想要把講到一半的內容講完而什麼事都來不及做。在這樣的狀況下,聽課聽到一半喝一下水,絕對是應該要被容許的事情吧。
  從「覺得不需要那麼認真」的角度來說,這種對用字、論證、細節的重視會在聽者耳裡和那種「指教式」的囉嗦聯繫在一起,變成煩人的說教和挑語病;但也會有另一些人能明白那種如果不精確的話就會「卡住」,需要把事情梳理清楚才能踏實的感覺,在這類人的眼裡,這種囉嗦應該也能變得有趣起來吧。
  「為什麼別人沒有像我考慮別人感受那樣考慮我的感受呢?」有時我們會這樣想。這種念頭其實不完全公允,因為當我們思考「我考慮別人感受」時,我們有能力計算自己每一次考慮別人感受、有所退讓或隱忍的情況。但別人在退讓、別人在隱忍、別人認真考慮你的感受好讓你不覺得他在特別顧慮你的感受時,你也不會知道。
  想起以前沒有智慧型手機的時候,根本沒有「走在路上會想看手機」這件事。那些時候我們都在看什麼呢?看街上的人的穿著、看屋簷底下的鳥巢、看圍牆上的社區彩繪……。無論我們是否「積極尋找有趣的事物」,這些世界的景象朝我們睜著的雙眼射進光線。
  人們用「智障」、「神經病」、「瘋子」罵人,因為社會預設了對話的雙方都不應該是有智力或精神障礙的人。可是這個預設是恐怖的,因為這些人確確實實地存在,只是在某種「眼不見為淨」的虛偽秩序下,他們從每個人的鄰里生活中被迫消失了。
  在查資料的過程中,我看到了兩個有趣的特例。在習慣的唸法裡,我們不會將「小米酒」按照上述的規則唸成「二聲二聲三聲」,而是更傾向唸成「三聲二聲三聲」。也就是,我們的唸法更像是「小」的「米酒」而非「小米」的「酒」。
  他們要在短短的十分鐘下課裡面上廁所、到飲水機裝水、和朋友聊一下天、活動一下一直坐著的身體,甚至會因為前一堂老師想要把講到一半的內容講完而什麼事都來不及做。在這樣的狀況下,聽課聽到一半喝一下水,絕對是應該要被容許的事情吧。
  從「覺得不需要那麼認真」的角度來說,這種對用字、論證、細節的重視會在聽者耳裡和那種「指教式」的囉嗦聯繫在一起,變成煩人的說教和挑語病;但也會有另一些人能明白那種如果不精確的話就會「卡住」,需要把事情梳理清楚才能踏實的感覺,在這類人的眼裡,這種囉嗦應該也能變得有趣起來吧。
  「為什麼別人沒有像我考慮別人感受那樣考慮我的感受呢?」有時我們會這樣想。這種念頭其實不完全公允,因為當我們思考「我考慮別人感受」時,我們有能力計算自己每一次考慮別人感受、有所退讓或隱忍的情況。但別人在退讓、別人在隱忍、別人認真考慮你的感受好讓你不覺得他在特別顧慮你的感受時,你也不會知道。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分享一個猜數字的遊戲題目,給予提示讓玩家找出正確的四位數密碼。
Thumbnail
本篇文章分享了一些常見的數學陷阱題目,並提供瞭解答與相應的陷阱由來。
Thumbnail
討論了兩個常令人吵架的數學問題,解答了這兩個問題並引申至其他數學問題。
Thumbnail
題目敘述 Combination Sum IV 給定一個輸入陣列nums,和目標值target,從nums裡面挑數字去湊出總和 = target,數字可以重複挑選。 請問有多少排列數可以湊出target? 註: 排列數的意思就是位置不同代表兩種不同的方法數。
Thumbnail
Continuous Subarray Sum 給定一個整數陣列,請問是否存在一段區間和能夠整除k的連續區間,而且區間長度≥2? 如果存在,返回True。 無果無解,返回False。 例如[2,5,3,1,8,6], k = 6, 其中[3,1,8]是區間和能夠整除6的連續區間,而且區間長度≥2
Thumbnail
題目敘述 題目會給我們一個輸入陣列tokens,裡面以逆序波蘭表達式的方式儲存各個token,請問最後計算完的值是多少? 例如: ["6", "2", "/"] 代表 6 / 2 =3 題目的原文敘述 測試範例 Example 1: Input: tokens = ["2","1"
Thumbnail
題目敘述 題目會給定一個整數陣列nums,原本裡面包含有整數1到n,但是中間不小心出了差錯,導致有一個數字消失了,而另一個數字重複了。 請找出重複的數字以及消失的數字,並且 以陣列的形式[重複的數字, 消失的數字]返回這兩個數字。 例如: [1,3,3,4] 消失的數字是2,重複的數字是
Thumbnail
題目敘述 題目會給定我們一棵二元數Binary Tree的根結點。 並且給定感染的病毒源節點位置,每個單位時間,可以向相鄰的節點感染一次,問我們需要多少時間去感染整棵樹? 題目的原文敘述 測試範例 Example 1: Input: root = [1,5,3,null,4,10,6,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分享一個猜數字的遊戲題目,給予提示讓玩家找出正確的四位數密碼。
Thumbnail
本篇文章分享了一些常見的數學陷阱題目,並提供瞭解答與相應的陷阱由來。
Thumbnail
討論了兩個常令人吵架的數學問題,解答了這兩個問題並引申至其他數學問題。
Thumbnail
題目敘述 Combination Sum IV 給定一個輸入陣列nums,和目標值target,從nums裡面挑數字去湊出總和 = target,數字可以重複挑選。 請問有多少排列數可以湊出target? 註: 排列數的意思就是位置不同代表兩種不同的方法數。
Thumbnail
Continuous Subarray Sum 給定一個整數陣列,請問是否存在一段區間和能夠整除k的連續區間,而且區間長度≥2? 如果存在,返回True。 無果無解,返回False。 例如[2,5,3,1,8,6], k = 6, 其中[3,1,8]是區間和能夠整除6的連續區間,而且區間長度≥2
Thumbnail
題目敘述 題目會給我們一個輸入陣列tokens,裡面以逆序波蘭表達式的方式儲存各個token,請問最後計算完的值是多少? 例如: ["6", "2", "/"] 代表 6 / 2 =3 題目的原文敘述 測試範例 Example 1: Input: tokens = ["2","1"
Thumbnail
題目敘述 題目會給定一個整數陣列nums,原本裡面包含有整數1到n,但是中間不小心出了差錯,導致有一個數字消失了,而另一個數字重複了。 請找出重複的數字以及消失的數字,並且 以陣列的形式[重複的數字, 消失的數字]返回這兩個數字。 例如: [1,3,3,4] 消失的數字是2,重複的數字是
Thumbnail
題目敘述 題目會給定我們一棵二元數Binary Tree的根結點。 並且給定感染的病毒源節點位置,每個單位時間,可以向相鄰的節點感染一次,問我們需要多少時間去感染整棵樹? 題目的原文敘述 測試範例 Example 1: Input: root = [1,5,3,null,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