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圖紙
90
位追蹤者
追蹤
PreBluePaper
前圖紙的沙龍
108
會員
928
內容數
加入
前往沙龍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加入
前往沙龍
發佈內容
我的成就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前圖紙的沙龍
2025/07/15
《生時間》「雷射」篇(六):把網路當成冰箱,要用什麼才開門去拿
所以在我看來,面對網路分心源,我們只需要一個核心的策略:把它想成冰箱門,要用的時候才打開。我們可以把每一件需要連網的行為,看作冰箱裡獨立的食物,並且取消掉那個動不動打開冰箱,看看裡面有什麼的預設值。如此一來,網路也可以變成一個不使人分心的好工具。
#
前圖紙
#
生時間
#
網路
2
留言
前圖紙的沙龍
2025/07/14
模範的不完美,揭示了平凡人改變自己的方向
村上春樹在《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裡面,寫到自己曾經訪問過奧運長跑選手瀨古利彥。當時,自己也是業餘跑者的村上,詢問像對方這樣高水準的跑者,為不會也有「今天不想跑,想留在家裡睡覺」的時候,瀨古先生驚訝地回答:「當然,這種事情經常有啊!」
#
前圖紙
#
近藤麻理惠
#
村上春樹
4
留言
前圖紙的沙龍
2025/07/13
細讀、慢讀一本書,感受它獨有的呼吸方式
當我長時間讀一本關於某議題的書,那幾週、甚至那幾個月裡,生活中出現的各種事件,時不時都會回扣到書中的內容。這不是我刻意想要「學以致用」,而是因為我讀得很慢,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面,這些書本的空間都對我敞開。也讓我得以在這些場域裡面呼吸,得到有別於平時高速生活的喘息。
#
前圖紙
#
讀書
#
細讀
5
留言
前圖紙的沙龍
2025/07/12
《生時間》「雷射」篇(五):找到你的分心弱點,別讓時間被它們蠶食鯨吞
每一次,他都會順便滑一下其他人(不是他的朋友,而是一些買了廣告的傢伙和演算法青睞的網紅)說了什麼。不知不覺,幾個小時過去了,他發現自己手邊原本要做的事情根本沒多少進度,po文得到的讚數也比想像中的少。對於浪費的時間他感到些許懊悔,然而,他心中更關心的是下一次po文如何得到更多關注。
#
前圖紙
#
生時間
#
分心
5
1
Bear: Beats & Books
2 天前
1
好不容易進入心流後,幾個短影片就能將專注的狀態破壞殆盡。
1
前圖紙的沙龍
2025/07/11
《誰偷走了你的專注力?》閱讀筆記(十三):基本收入與降低工時,別讓工作困住人的一生
除了安德魯的公司之外,2019年,微軟日本分公司也實施了每週工作四天的政策,報告表示生產力比每週五天工作時增加了40%。其他許多施行了降低兩小時工時的地方,也都得到了工作效率增加、員工壓力降低的明顯成效。就像我們不會認為運動員能在精疲力竭的狀態給做出最佳表現,又怎麼會認為其他工作的員工不一樣呢?
#
前圖紙
#
誰偷走了你的專注力
#
閱讀筆記
6
留言
前圖紙的沙龍
2025/07/10
一打開就能玩:Switch2《瑪利歐賽車:世界》同捆組的首日體驗
走便利商店後的沒幾步路,我意識到抬著大紙箱的自己正哼著馬力歐的主題音樂,我想我真的挺興奮的。回到家之後,割開紙箱:這個是螢幕、這個是電源線、這個是巴哈姆特送的便攜包……,把裏頭的配件一一取出,也包括了我的第一片NS2遊戲《馬力歐賽車:世界》。
#
前圖紙
#
Switch2
#
瑪利歐賽車世界
7
留言
前圖紙的沙龍
2025/07/09
《生時間》「雷射」篇(四):活在線下,別讓訊息與分頁吃掉你的時間
你可以帶著早晨清爽的心情,先做那些不需要上線的事。最好是等到真的不得不看訊息的時候再看,你愈晚上線,你就有愈長的個人時間不必被遠在天邊的別人打擾。如果你擔心信箱或工作群組裡面沉睡的是需要嚴肅處理的工作訊息,那麼,你更應該把那些訊息留到辦公室裡再好好處理它。
#
前圖紙
#
生時間
#
閱讀筆記
4
留言
前圖紙的沙龍
2025/07/08
歡迎來到《猜心俱樂部》:充滿歡笑又能更認識彼此的猜題遊戲
這款遊戲的名字叫做《猜心俱樂部》(Guess Club),遊戲設計與美術都是台灣人。作為遊戲設計者Sky Huang的第一款遊戲,它完全沒有那種新手創作者常見的「想到什麼點子都想通通塞進一個遊戲」的問題。機制和UI設計都相當出色、乾淨,玩家可以很輕鬆地學會它的玩法,並且一下子就樂在其中。
#
前圖紙
#
猜心俱樂部
#
桌遊
2
留言
前圖紙的沙龍
2025/07/07
《生時間》「雷射」篇(三):別當手機的隨身保鏢,先想好才拿出來用
現在的軟體幾乎全都有通知,如果你同意它們發送通知,它們就會一整天嘰嘰喳喳吵個不停。更甚者,由於你已經習慣了「會有通知」,你會經常性地檢視手機上有沒有新通知,這個行為會把你的思緒切得更碎、隨時處在分心邊緣。為避免這個問題,請你調整預設值,優先把全部軟體的通知關掉,只打開你認為對你特別有用的。
#
前圖紙
#
生時間
#
時間管理
4
1
國王 K
2025/07/07
1
好主意耶,來試試看,先筆記
1
前圖紙的沙龍
2025/07/06
《誰偷走了你的專注力?》閱讀筆記(十二):不解決壓力源,不可能勉強大腦專注
專門研究這項問題的兒童精神科醫師喬恩.尤雷迪(Jon Jureidini)指出,之所以這些孩子沒辦法保持專心,並不是他們的大腦出了問題。而是因為,當一個人處於危險的環境時,「只專注於一件事」對生存而言並不是個明智的策略,他們的所處狀況要求大腦把注意力均勻分散,隨時警戒可能發生的危險。
#
前圖紙
#
誰偷走了你的專注力
#
閱讀筆記
5
留言
vocus 勳章
NFT
了解
如何蒐集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