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圖紙的沙龍
教育、陪伴與成長
250
免費公開
房間資訊
教育、成長、親子與師生,也包括如何成為一個更好的人的思考。
Top 5
1
一人一機的餐桌:現代家庭是否還能找回高品質陪伴?
2
手機與影音時代的兒少問題(一):從一樁惡作劇報案的執法現場說起
3
都出來玩了,別再盯著手機啦:出遊時,如何催化孩子自己動起來
4
虛假誇大與揣摩上意,你真的想讓人生的成敗被這些事情決定嗎?
5
別讓「災難預言」造成恐懼,陪孩子從小練習媒體識讀
1
一人一機的餐桌:現代家庭是否還能找回高品質陪伴?
2
手機與影音時代的兒少問題(一):從一樁惡作劇報案的執法現場說起
3
都出來玩了,別再盯著手機啦:出遊時,如何催化孩子自己動起來
4
虛假誇大與揣摩上意,你真的想讓人生的成敗被這些事情決定嗎?
5
別讓「災難預言」造成恐懼,陪孩子從小練習媒體識讀
全部
親子、教育、陪伴
全部
親子、教育、陪伴
全部類型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
最新發佈
前圖紙
2025/07/04
別讓「災難預言」造成恐懼,陪孩子從小練習媒體識讀
對於孩童或較為迷信的人來說,當這些資訊大量出現在網路上時,他們很難一一判斷真偽。其中,這種可能引發恐慌的災難預言尤其危險,長期暴露於這種資訊底下,就好像處於一種時刻有風雨的糟糕氣候,如果被惡意人士瞄準,就有可能進一步受到操控、傷害。
#
前圖紙
#
災難預言
#
都市傳說
2
前圖紙
2025/07/04
別讓「災難預言」造成恐懼,陪孩子從小練習媒體識讀
對於孩童或較為迷信的人來說,當這些資訊大量出現在網路上時,他們很難一一判斷真偽。其中,這種可能引發恐慌的災難預言尤其危險,長期暴露於這種資訊底下,就好像處於一種時刻有風雨的糟糕氣候,如果被惡意人士瞄準,就有可能進一步受到操控、傷害。
#
前圖紙
#
災難預言
#
都市傳說
2
前圖紙
2025/07/02
都出來玩了,別再盯著手機啦:出遊時,如何催化孩子自己動起來
對我來說,「盡量讓他們有機會得到更多有意思的體驗」和「把決定權留給他們」在這類「自由規劃行程」的課程裡面都是重要的。大人能做的事情是讓我們認為有趣的路變得更好走,但如果他們現在還不想走,那就之後再去也不遲!
#
前圖紙
#
教育
#
自由
7
2
前圖紙
2025/07/02
都出來玩了,別再盯著手機啦:出遊時,如何催化孩子自己動起來
對我來說,「盡量讓他們有機會得到更多有意思的體驗」和「把決定權留給他們」在這類「自由規劃行程」的課程裡面都是重要的。大人能做的事情是讓我們認為有趣的路變得更好走,但如果他們現在還不想走,那就之後再去也不遲!
#
前圖紙
#
教育
#
自由
7
2
前圖紙
2025/06/30
一人一機的餐桌:現代家庭是否還能找回高品質陪伴?
試想,如果關於這兩個孩子所有的(或大部份的)照顧責任都由這名母親負責,那她如何有能力與體力,24小時全心全意地照顧他們呢?有沒有一種可能是,用餐時間是她難得的休息時間,她需要在這個短暫的一小時左右好好放鬆,邊吃東西邊看自己想看的影片,好讓她接下來有力量重新專注於照顧這兩個孩子呢?
#
前圖紙
#
親子
#
數位成癮
5
2
前圖紙
2025/06/30
一人一機的餐桌:現代家庭是否還能找回高品質陪伴?
試想,如果關於這兩個孩子所有的(或大部份的)照顧責任都由這名母親負責,那她如何有能力與體力,24小時全心全意地照顧他們呢?有沒有一種可能是,用餐時間是她難得的休息時間,她需要在這個短暫的一小時左右好好放鬆,邊吃東西邊看自己想看的影片,好讓她接下來有力量重新專注於照顧這兩個孩子呢?
#
前圖紙
#
親子
#
數位成癮
5
2
前圖紙
2025/06/18
手機與影音時代的兒少問題(三):孩子的影音環境,是我們成年人的責任
你不會希望自己孩子對手機與媒體的認識,來自於缺乏媒體識讀能力的人。所以,你必須在那之前,先和他一起建立對這些數位產品的正確認識。你需要讓孩子知道,這些數位產品可以是讓生活變得更好的工具,也有可能讓我們受到嚴重的傷害。
#
前圖紙
#
手機
#
未成年
3
前圖紙
2025/06/18
手機與影音時代的兒少問題(三):孩子的影音環境,是我們成年人的責任
你不會希望自己孩子對手機與媒體的認識,來自於缺乏媒體識讀能力的人。所以,你必須在那之前,先和他一起建立對這些數位產品的正確認識。你需要讓孩子知道,這些數位產品可以是讓生活變得更好的工具,也有可能讓我們受到嚴重的傷害。
#
前圖紙
#
手機
#
未成年
3
前圖紙
2025/06/17
手機與影音時代的兒少問題(二):被孤立的兒少與過早到手的手機
我認為有必要更深入去探討的兩大問題是:一、當孩子陷入那種無助的處境時,父母有沒有給與她足夠的支持?還是任由她感到孤立無助,甚至站在其對立面;二、在尊重其自由與個體性之際,有沒有在必要之處給予她充分的教育,陪伴她建立正確的媒體識讀觀念?還是過早地把手機給她之後,就隨她愛怎麼用就怎麼用?
#
前圖紙
#
陪伴
#
親子
5
前圖紙
2025/06/17
手機與影音時代的兒少問題(二):被孤立的兒少與過早到手的手機
我認為有必要更深入去探討的兩大問題是:一、當孩子陷入那種無助的處境時,父母有沒有給與她足夠的支持?還是任由她感到孤立無助,甚至站在其對立面;二、在尊重其自由與個體性之際,有沒有在必要之處給予她充分的教育,陪伴她建立正確的媒體識讀觀念?還是過早地把手機給她之後,就隨她愛怎麼用就怎麼用?
#
前圖紙
#
陪伴
#
親子
5
前圖紙
2025/06/16
手機與影音時代的兒少問題(一):從一樁惡作劇報案的執法現場說起
這名孩童確實犯錯了,她說謊、出現偏差行為也是鐵錚錚的事實。然而,她需要的是受教育、面對應負的法律責任,而不是「給她嚐點苦頭」。但我們實際看到的是,警方與家長都把這一連串後果--包括諸多大人圍著她的訊問、被銬上手銬帶到警局拍照押手印、在青少年拘留中心過夜等候後續處理等--當作一種她應得的「教訓」。
#
前圖紙
#
惡作劇報案
#
兒少權益
3
前圖紙
2025/06/16
手機與影音時代的兒少問題(一):從一樁惡作劇報案的執法現場說起
這名孩童確實犯錯了,她說謊、出現偏差行為也是鐵錚錚的事實。然而,她需要的是受教育、面對應負的法律責任,而不是「給她嚐點苦頭」。但我們實際看到的是,警方與家長都把這一連串後果--包括諸多大人圍著她的訊問、被銬上手銬帶到警局拍照押手印、在青少年拘留中心過夜等候後續處理等--當作一種她應得的「教訓」。
#
前圖紙
#
惡作劇報案
#
兒少權益
3
前圖紙
2025/06/09
虛假誇大與揣摩上意,你真的想讓人生的成敗被這些事情決定嗎?
一旦這種誇大不實被看出了,你更是原形畢露,就像那名學生一樣。以他的考試成績,他本來就可以上很多學校。但當他把這種「做題技術」的思維帶進學習歷程,把「展現你自己是誰」也當成一個需要精修、美化的「考題」時,他就已經陷入這種不真誠的文化之中了。
#
前圖紙
#
誇大
#
學習歷程
4
前圖紙
2025/06/09
虛假誇大與揣摩上意,你真的想讓人生的成敗被這些事情決定嗎?
一旦這種誇大不實被看出了,你更是原形畢露,就像那名學生一樣。以他的考試成績,他本來就可以上很多學校。但當他把這種「做題技術」的思維帶進學習歷程,把「展現你自己是誰」也當成一個需要精修、美化的「考題」時,他就已經陷入這種不真誠的文化之中了。
#
前圖紙
#
誇大
#
學習歷程
4
前圖紙
2025/05/30
自然地體驗自然:寫在「桃米賞蛙」之後
連假的第一天,為了準備暑假的活動,搭車到南投埔里探路場勘。參加了相當獨特的「夜間賞蛙」活動,與其他全家大小一起來的遊客們一起換上穿著雨鞋,跟著滿腹自然知識與熱情的導覽員,沿著溪流尋找青蛙。
#
前圖紙
#
賞蛙
#
桃米社區
2
前圖紙
2025/05/30
自然地體驗自然:寫在「桃米賞蛙」之後
連假的第一天,為了準備暑假的活動,搭車到南投埔里探路場勘。參加了相當獨特的「夜間賞蛙」活動,與其他全家大小一起來的遊客們一起換上穿著雨鞋,跟著滿腹自然知識與熱情的導覽員,沿著溪流尋找青蛙。
#
前圖紙
#
賞蛙
#
桃米社區
2
前圖紙
2025/05/27
找藉口拒絕不等於禮貌:練習真誠,人際互動才會真正變好
一個很常見的可能性是,孩子在大人們的「場面話」與「藉口」之下耳濡目染,加上那些教條式被灌輸的「禮貌」思想。小孩心中可能不知不覺建立出一種「直接拒絕不太好」的認知,但她又想要遂行自己的意志,於是決定用藉口的方式,繞開「直接拒絕」的語言,行拒絕之實。
#
前圖紙
#
小孩
#
人際關係
5
前圖紙
2025/05/27
找藉口拒絕不等於禮貌:練習真誠,人際互動才會真正變好
一個很常見的可能性是,孩子在大人們的「場面話」與「藉口」之下耳濡目染,加上那些教條式被灌輸的「禮貌」思想。小孩心中可能不知不覺建立出一種「直接拒絕不太好」的認知,但她又想要遂行自己的意志,於是決定用藉口的方式,繞開「直接拒絕」的語言,行拒絕之實。
#
前圖紙
#
小孩
#
人際關係
5
前圖紙
2025/05/17
《生時間》閱讀筆記(三):「精華」與「雷射」,你今天最想專注做什麼?
無論是什麼,你要做的事情是選擇一個活動作為行事曆上的優先事項。你當然不會一整天只做這件事,但你會確保自己在一天之中至少把一部分時間花在這件事情上面,換句話說,至少有這段時間你確定自己是在為自己而活。
#
前圖紙
#
生時間
#
閱讀筆記
4
1
前圖紙
2025/05/17
《生時間》閱讀筆記(三):「精華」與「雷射」,你今天最想專注做什麼?
無論是什麼,你要做的事情是選擇一個活動作為行事曆上的優先事項。你當然不會一整天只做這件事,但你會確保自己在一天之中至少把一部分時間花在這件事情上面,換句話說,至少有這段時間你確定自己是在為自己而活。
#
前圖紙
#
生時間
#
閱讀筆記
4
1
前圖紙
2025/05/16
追尋生命的意義?又或者,意義就是旅程本身
而當我們終於感覺到一種值得堅定做下去的事情,或想要持續相處的人們時,我們好像「找到」了什麼。譬如有人說志業、有人說靈魂伴侶、有人說希望或熱情,當然,也有人會說--他找到了生命的意義。 那麼,我們能不能說生命的意義,便是這段漫長的追尋?
#
前圖紙
#
生命的意義
#
過程
4
前圖紙
2025/05/16
追尋生命的意義?又或者,意義就是旅程本身
而當我們終於感覺到一種值得堅定做下去的事情,或想要持續相處的人們時,我們好像「找到」了什麼。譬如有人說志業、有人說靈魂伴侶、有人說希望或熱情,當然,也有人會說--他找到了生命的意義。 那麼,我們能不能說生命的意義,便是這段漫長的追尋?
#
前圖紙
#
生命的意義
#
過程
4
前圖紙
2025/05/15
《生時間》閱讀筆記(二):從「設計衝刺」到「生時間」,為設計生活做實驗
故事的開始是這樣的:自認自己做事很有效率,已經能夠很好地「平衡工作與生活」的傑克,有一天在客廳裡面陪兩個兒子完木製的火車玩具。這本該是件很美好的事,或者說,這就是傑克努力工作、準時回家所要追求的事情。直到他聽見兒子路克抬起頭說:「爸爸,你為什麼在看手機?」
#
前圖紙
#
生時間
#
閱讀筆記
4
1
前圖紙
2025/05/15
《生時間》閱讀筆記(二):從「設計衝刺」到「生時間」,為設計生活做實驗
故事的開始是這樣的:自認自己做事很有效率,已經能夠很好地「平衡工作與生活」的傑克,有一天在客廳裡面陪兩個兒子完木製的火車玩具。這本該是件很美好的事,或者說,這就是傑克努力工作、準時回家所要追求的事情。直到他聽見兒子路克抬起頭說:「爸爸,你為什麼在看手機?」
#
前圖紙
#
生時間
#
閱讀筆記
4
1
前圖紙
2025/05/09
再轉一次魔術方塊(一):我從未想過魔術方塊有多抽象
譬如說把「還沒完成的地方當成『空格』或『槽位』」、「剛才『轉上去』了一次,所以等一下要『往下轉』回來」,對我來說可能是很清楚的表達,但從小孩的反應來說,我可以看出她的狀況是「講的時候好像聽得懂,自己要轉的時候就不會了」。
#
前圖紙
#
魔術方塊
#
教學
4
5
前圖紙
2025/05/09
再轉一次魔術方塊(一):我從未想過魔術方塊有多抽象
譬如說把「還沒完成的地方當成『空格』或『槽位』」、「剛才『轉上去』了一次,所以等一下要『往下轉』回來」,對我來說可能是很清楚的表達,但從小孩的反應來說,我可以看出她的狀況是「講的時候好像聽得懂,自己要轉的時候就不會了」。
#
前圖紙
#
魔術方塊
#
教學
4
5
前圖紙
2025/05/08
冷氣是天氣熱的唯一解嗎?當科技如此便捷,如何讓孩子練習解決問題?
這樣的小孩比其他小孩更難以接受無聊,一但他體驗過短影音那種「不間斷的」簡單刺激之後,要他自己發揮創造力,有時會需要更多的準備時間和心理動力。不過不至於讓人感到太悲觀的是,只要是有趣的活動,這些較容易沒耐心的人還是會不知不覺中投入進去,畢竟看到其他人玩得那麼開心,誰不想一同參與呢?
#
前圖紙
#
冷氣
#
科技
3
前圖紙
2025/05/08
冷氣是天氣熱的唯一解嗎?當科技如此便捷,如何讓孩子練習解決問題?
這樣的小孩比其他小孩更難以接受無聊,一但他體驗過短影音那種「不間斷的」簡單刺激之後,要他自己發揮創造力,有時會需要更多的準備時間和心理動力。不過不至於讓人感到太悲觀的是,只要是有趣的活動,這些較容易沒耐心的人還是會不知不覺中投入進去,畢竟看到其他人玩得那麼開心,誰不想一同參與呢?
#
前圖紙
#
冷氣
#
科技
3
前圖紙
2025/05/07
《生時間》閱讀筆記(一):別讓「預設值」花掉你的人生,為你真正想做的事情「生時間」
而且最棒的事情是,因為我們要做的是「設計你的日常」,這意味著,你將能每天都做一些自己最想做的事!我和本書的兩位作者都相信,這才是人的自由生活本來應該要有的樣子。
#
前圖紙
#
生時間
#
閱讀筆記
9
3
前圖紙
2025/05/07
《生時間》閱讀筆記(一):別讓「預設值」花掉你的人生,為你真正想做的事情「生時間」
而且最棒的事情是,因為我們要做的是「設計你的日常」,這意味著,你將能每天都做一些自己最想做的事!我和本書的兩位作者都相信,這才是人的自由生活本來應該要有的樣子。
#
前圖紙
#
生時間
#
閱讀筆記
9
3
前圖紙
2025/05/06
「還有人在等」不是你的責任,量能不足不該成為常態
且在托育與幼稚園開學之間可能的空窗期,似乎也尚無足夠完善的制度來為這些家庭提供協助。三歲生日之前要離開,好讓下一個正在排隊的孩子可以替補--當然,根據政策原來的設定,兩歲到三歲的期間已經是一種彈性的寬限了,但量能不足仍是最根本的問題。
#
前圖紙
#
量能不足
#
資源
5
2
前圖紙
2025/05/06
「還有人在等」不是你的責任,量能不足不該成為常態
且在托育與幼稚園開學之間可能的空窗期,似乎也尚無足夠完善的制度來為這些家庭提供協助。三歲生日之前要離開,好讓下一個正在排隊的孩子可以替補--當然,根據政策原來的設定,兩歲到三歲的期間已經是一種彈性的寬限了,但量能不足仍是最根本的問題。
#
前圖紙
#
量能不足
#
資源
5
2
前圖紙
2025/05/04
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或許你已經被網路「餵得太飽了」
相較於網路上那些「勁爆」、「刺激」的內容,日常生活中的經驗變得相形見絀。許多的活動我們沒參與過、許多的景象我們沒見過,但因為網路上充斥著看起來更厲害的事情,那些本該讓我們感到新奇興奮的事物被我們無視,結果是:我們「瀏覽」了很多,卻又什麼都沒親身經歷。
#
前圖紙
#
網路
#
無聊
9
1
前圖紙
2025/05/04
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或許你已經被網路「餵得太飽了」
相較於網路上那些「勁爆」、「刺激」的內容,日常生活中的經驗變得相形見絀。許多的活動我們沒參與過、許多的景象我們沒見過,但因為網路上充斥著看起來更厲害的事情,那些本該讓我們感到新奇興奮的事物被我們無視,結果是:我們「瀏覽」了很多,卻又什麼都沒親身經歷。
#
前圖紙
#
網路
#
無聊
9
1
前圖紙
2025/04/25
認知的本質化衝動與觀念間的時差
各式各樣、或大或小的「改變」一直在發生,於是每個人於各自經歷中形成的印象逐漸錯位、產生難以輕易跨越的「時差」。在不同的背景與時間環境裡,他們相信的事情都有足夠的說服力,可是當雙方碰面時,你的「真實」與我的「真實」相去甚遠。
#
前圖紙
#
刻板印象
#
認知
5
前圖紙
2025/04/25
認知的本質化衝動與觀念間的時差
各式各樣、或大或小的「改變」一直在發生,於是每個人於各自經歷中形成的印象逐漸錯位、產生難以輕易跨越的「時差」。在不同的背景與時間環境裡,他們相信的事情都有足夠的說服力,可是當雙方碰面時,你的「真實」與我的「真實」相去甚遠。
#
前圖紙
#
刻板印象
#
認知
5
前圖紙
2025/04/24
實現自己,你不需要那麼多壓力
對個人而言,真正最有價值的能力往往不是「被逼出來的」。而是因為他擁有一種強烈的、令人激動的自我實現內在動機。在那種自我動機之下,人們不是為了得到好表現或其他外在獎勵才去做,而是因為喜歡,所以即便沒人要你做,你也會一再重複,在一次又一次的自我修正後,表現自然愈來愈好。
#
前圖紙
#
自我實現
#
壓力
10
前圖紙
2025/04/24
實現自己,你不需要那麼多壓力
對個人而言,真正最有價值的能力往往不是「被逼出來的」。而是因為他擁有一種強烈的、令人激動的自我實現內在動機。在那種自我動機之下,人們不是為了得到好表現或其他外在獎勵才去做,而是因為喜歡,所以即便沒人要你做,你也會一再重複,在一次又一次的自我修正後,表現自然愈來愈好。
#
前圖紙
#
自我實現
#
壓力
10
前圖紙
2025/04/13
給孩子更多自由探索的空間,建立更對等的信任與溝通
相比起來,讓孩子更自由地結交年齡接近的鄰居小孩,讓他們擁有相對穩固且真實的社交圈,風險遠小於將他們關在家裡,讓他們把社交需求投放在素未謀面且可能心懷不軌的網友身上。而且,在家庭裡愈不自由的小孩,往往愈可能隱藏自己的部分生活,不透露給家長知道。畢竟知道了就會被阻止,根本沒有討論的空間,那還不如不要說。
#
前圖紙
#
親子
#
探索
5
前圖紙
2025/04/13
給孩子更多自由探索的空間,建立更對等的信任與溝通
相比起來,讓孩子更自由地結交年齡接近的鄰居小孩,讓他們擁有相對穩固且真實的社交圈,風險遠小於將他們關在家裡,讓他們把社交需求投放在素未謀面且可能心懷不軌的網友身上。而且,在家庭裡愈不自由的小孩,往往愈可能隱藏自己的部分生活,不透露給家長知道。畢竟知道了就會被阻止,根本沒有討論的空間,那還不如不要說。
#
前圖紙
#
親子
#
探索
5
加入
Top 5
1
一人一機的餐桌:現代家庭是否還能找回高品質陪伴?
2
手機與影音時代的兒少問題(一):從一樁惡作劇報案的執法現場說起
3
都出來玩了,別再盯著手機啦:出遊時,如何催化孩子自己動起來
4
虛假誇大與揣摩上意,你真的想讓人生的成敗被這些事情決定嗎?
5
別讓「災難預言」造成恐懼,陪孩子從小練習媒體識讀
1
一人一機的餐桌:現代家庭是否還能找回高品質陪伴?
2
手機與影音時代的兒少問題(一):從一樁惡作劇報案的執法現場說起
3
都出來玩了,別再盯著手機啦:出遊時,如何催化孩子自己動起來
4
虛假誇大與揣摩上意,你真的想讓人生的成敗被這些事情決定嗎?
5
別讓「災難預言」造成恐懼,陪孩子從小練習媒體識讀
全部
親子、教育、陪伴
全部
親子、教育、陪伴
全部類型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
最新發佈
前圖紙
2025/07/04
別讓「災難預言」造成恐懼,陪孩子從小練習媒體識讀
對於孩童或較為迷信的人來說,當這些資訊大量出現在網路上時,他們很難一一判斷真偽。其中,這種可能引發恐慌的災難預言尤其危險,長期暴露於這種資訊底下,就好像處於一種時刻有風雨的糟糕氣候,如果被惡意人士瞄準,就有可能進一步受到操控、傷害。
#
前圖紙
#
災難預言
#
都市傳說
2
前圖紙
2025/07/04
別讓「災難預言」造成恐懼,陪孩子從小練習媒體識讀
對於孩童或較為迷信的人來說,當這些資訊大量出現在網路上時,他們很難一一判斷真偽。其中,這種可能引發恐慌的災難預言尤其危險,長期暴露於這種資訊底下,就好像處於一種時刻有風雨的糟糕氣候,如果被惡意人士瞄準,就有可能進一步受到操控、傷害。
#
前圖紙
#
災難預言
#
都市傳說
2
前圖紙
2025/07/02
都出來玩了,別再盯著手機啦:出遊時,如何催化孩子自己動起來
對我來說,「盡量讓他們有機會得到更多有意思的體驗」和「把決定權留給他們」在這類「自由規劃行程」的課程裡面都是重要的。大人能做的事情是讓我們認為有趣的路變得更好走,但如果他們現在還不想走,那就之後再去也不遲!
#
前圖紙
#
教育
#
自由
7
2
前圖紙
2025/07/02
都出來玩了,別再盯著手機啦:出遊時,如何催化孩子自己動起來
對我來說,「盡量讓他們有機會得到更多有意思的體驗」和「把決定權留給他們」在這類「自由規劃行程」的課程裡面都是重要的。大人能做的事情是讓我們認為有趣的路變得更好走,但如果他們現在還不想走,那就之後再去也不遲!
#
前圖紙
#
教育
#
自由
7
2
前圖紙
2025/06/30
一人一機的餐桌:現代家庭是否還能找回高品質陪伴?
試想,如果關於這兩個孩子所有的(或大部份的)照顧責任都由這名母親負責,那她如何有能力與體力,24小時全心全意地照顧他們呢?有沒有一種可能是,用餐時間是她難得的休息時間,她需要在這個短暫的一小時左右好好放鬆,邊吃東西邊看自己想看的影片,好讓她接下來有力量重新專注於照顧這兩個孩子呢?
#
前圖紙
#
親子
#
數位成癮
5
2
前圖紙
2025/06/30
一人一機的餐桌:現代家庭是否還能找回高品質陪伴?
試想,如果關於這兩個孩子所有的(或大部份的)照顧責任都由這名母親負責,那她如何有能力與體力,24小時全心全意地照顧他們呢?有沒有一種可能是,用餐時間是她難得的休息時間,她需要在這個短暫的一小時左右好好放鬆,邊吃東西邊看自己想看的影片,好讓她接下來有力量重新專注於照顧這兩個孩子呢?
#
前圖紙
#
親子
#
數位成癮
5
2
前圖紙
2025/06/18
手機與影音時代的兒少問題(三):孩子的影音環境,是我們成年人的責任
你不會希望自己孩子對手機與媒體的認識,來自於缺乏媒體識讀能力的人。所以,你必須在那之前,先和他一起建立對這些數位產品的正確認識。你需要讓孩子知道,這些數位產品可以是讓生活變得更好的工具,也有可能讓我們受到嚴重的傷害。
#
前圖紙
#
手機
#
未成年
3
前圖紙
2025/06/18
手機與影音時代的兒少問題(三):孩子的影音環境,是我們成年人的責任
你不會希望自己孩子對手機與媒體的認識,來自於缺乏媒體識讀能力的人。所以,你必須在那之前,先和他一起建立對這些數位產品的正確認識。你需要讓孩子知道,這些數位產品可以是讓生活變得更好的工具,也有可能讓我們受到嚴重的傷害。
#
前圖紙
#
手機
#
未成年
3
前圖紙
2025/06/17
手機與影音時代的兒少問題(二):被孤立的兒少與過早到手的手機
我認為有必要更深入去探討的兩大問題是:一、當孩子陷入那種無助的處境時,父母有沒有給與她足夠的支持?還是任由她感到孤立無助,甚至站在其對立面;二、在尊重其自由與個體性之際,有沒有在必要之處給予她充分的教育,陪伴她建立正確的媒體識讀觀念?還是過早地把手機給她之後,就隨她愛怎麼用就怎麼用?
#
前圖紙
#
陪伴
#
親子
5
前圖紙
2025/06/17
手機與影音時代的兒少問題(二):被孤立的兒少與過早到手的手機
我認為有必要更深入去探討的兩大問題是:一、當孩子陷入那種無助的處境時,父母有沒有給與她足夠的支持?還是任由她感到孤立無助,甚至站在其對立面;二、在尊重其自由與個體性之際,有沒有在必要之處給予她充分的教育,陪伴她建立正確的媒體識讀觀念?還是過早地把手機給她之後,就隨她愛怎麼用就怎麼用?
#
前圖紙
#
陪伴
#
親子
5
前圖紙
2025/06/16
手機與影音時代的兒少問題(一):從一樁惡作劇報案的執法現場說起
這名孩童確實犯錯了,她說謊、出現偏差行為也是鐵錚錚的事實。然而,她需要的是受教育、面對應負的法律責任,而不是「給她嚐點苦頭」。但我們實際看到的是,警方與家長都把這一連串後果--包括諸多大人圍著她的訊問、被銬上手銬帶到警局拍照押手印、在青少年拘留中心過夜等候後續處理等--當作一種她應得的「教訓」。
#
前圖紙
#
惡作劇報案
#
兒少權益
3
前圖紙
2025/06/16
手機與影音時代的兒少問題(一):從一樁惡作劇報案的執法現場說起
這名孩童確實犯錯了,她說謊、出現偏差行為也是鐵錚錚的事實。然而,她需要的是受教育、面對應負的法律責任,而不是「給她嚐點苦頭」。但我們實際看到的是,警方與家長都把這一連串後果--包括諸多大人圍著她的訊問、被銬上手銬帶到警局拍照押手印、在青少年拘留中心過夜等候後續處理等--當作一種她應得的「教訓」。
#
前圖紙
#
惡作劇報案
#
兒少權益
3
前圖紙
2025/06/09
虛假誇大與揣摩上意,你真的想讓人生的成敗被這些事情決定嗎?
一旦這種誇大不實被看出了,你更是原形畢露,就像那名學生一樣。以他的考試成績,他本來就可以上很多學校。但當他把這種「做題技術」的思維帶進學習歷程,把「展現你自己是誰」也當成一個需要精修、美化的「考題」時,他就已經陷入這種不真誠的文化之中了。
#
前圖紙
#
誇大
#
學習歷程
4
前圖紙
2025/06/09
虛假誇大與揣摩上意,你真的想讓人生的成敗被這些事情決定嗎?
一旦這種誇大不實被看出了,你更是原形畢露,就像那名學生一樣。以他的考試成績,他本來就可以上很多學校。但當他把這種「做題技術」的思維帶進學習歷程,把「展現你自己是誰」也當成一個需要精修、美化的「考題」時,他就已經陷入這種不真誠的文化之中了。
#
前圖紙
#
誇大
#
學習歷程
4
前圖紙
2025/05/30
自然地體驗自然:寫在「桃米賞蛙」之後
連假的第一天,為了準備暑假的活動,搭車到南投埔里探路場勘。參加了相當獨特的「夜間賞蛙」活動,與其他全家大小一起來的遊客們一起換上穿著雨鞋,跟著滿腹自然知識與熱情的導覽員,沿著溪流尋找青蛙。
#
前圖紙
#
賞蛙
#
桃米社區
2
前圖紙
2025/05/30
自然地體驗自然:寫在「桃米賞蛙」之後
連假的第一天,為了準備暑假的活動,搭車到南投埔里探路場勘。參加了相當獨特的「夜間賞蛙」活動,與其他全家大小一起來的遊客們一起換上穿著雨鞋,跟著滿腹自然知識與熱情的導覽員,沿著溪流尋找青蛙。
#
前圖紙
#
賞蛙
#
桃米社區
2
前圖紙
2025/05/27
找藉口拒絕不等於禮貌:練習真誠,人際互動才會真正變好
一個很常見的可能性是,孩子在大人們的「場面話」與「藉口」之下耳濡目染,加上那些教條式被灌輸的「禮貌」思想。小孩心中可能不知不覺建立出一種「直接拒絕不太好」的認知,但她又想要遂行自己的意志,於是決定用藉口的方式,繞開「直接拒絕」的語言,行拒絕之實。
#
前圖紙
#
小孩
#
人際關係
5
前圖紙
2025/05/27
找藉口拒絕不等於禮貌:練習真誠,人際互動才會真正變好
一個很常見的可能性是,孩子在大人們的「場面話」與「藉口」之下耳濡目染,加上那些教條式被灌輸的「禮貌」思想。小孩心中可能不知不覺建立出一種「直接拒絕不太好」的認知,但她又想要遂行自己的意志,於是決定用藉口的方式,繞開「直接拒絕」的語言,行拒絕之實。
#
前圖紙
#
小孩
#
人際關係
5
前圖紙
2025/05/17
《生時間》閱讀筆記(三):「精華」與「雷射」,你今天最想專注做什麼?
無論是什麼,你要做的事情是選擇一個活動作為行事曆上的優先事項。你當然不會一整天只做這件事,但你會確保自己在一天之中至少把一部分時間花在這件事情上面,換句話說,至少有這段時間你確定自己是在為自己而活。
#
前圖紙
#
生時間
#
閱讀筆記
4
1
前圖紙
2025/05/17
《生時間》閱讀筆記(三):「精華」與「雷射」,你今天最想專注做什麼?
無論是什麼,你要做的事情是選擇一個活動作為行事曆上的優先事項。你當然不會一整天只做這件事,但你會確保自己在一天之中至少把一部分時間花在這件事情上面,換句話說,至少有這段時間你確定自己是在為自己而活。
#
前圖紙
#
生時間
#
閱讀筆記
4
1
前圖紙
2025/05/16
追尋生命的意義?又或者,意義就是旅程本身
而當我們終於感覺到一種值得堅定做下去的事情,或想要持續相處的人們時,我們好像「找到」了什麼。譬如有人說志業、有人說靈魂伴侶、有人說希望或熱情,當然,也有人會說--他找到了生命的意義。 那麼,我們能不能說生命的意義,便是這段漫長的追尋?
#
前圖紙
#
生命的意義
#
過程
4
前圖紙
2025/05/16
追尋生命的意義?又或者,意義就是旅程本身
而當我們終於感覺到一種值得堅定做下去的事情,或想要持續相處的人們時,我們好像「找到」了什麼。譬如有人說志業、有人說靈魂伴侶、有人說希望或熱情,當然,也有人會說--他找到了生命的意義。 那麼,我們能不能說生命的意義,便是這段漫長的追尋?
#
前圖紙
#
生命的意義
#
過程
4
前圖紙
2025/05/15
《生時間》閱讀筆記(二):從「設計衝刺」到「生時間」,為設計生活做實驗
故事的開始是這樣的:自認自己做事很有效率,已經能夠很好地「平衡工作與生活」的傑克,有一天在客廳裡面陪兩個兒子完木製的火車玩具。這本該是件很美好的事,或者說,這就是傑克努力工作、準時回家所要追求的事情。直到他聽見兒子路克抬起頭說:「爸爸,你為什麼在看手機?」
#
前圖紙
#
生時間
#
閱讀筆記
4
1
前圖紙
2025/05/15
《生時間》閱讀筆記(二):從「設計衝刺」到「生時間」,為設計生活做實驗
故事的開始是這樣的:自認自己做事很有效率,已經能夠很好地「平衡工作與生活」的傑克,有一天在客廳裡面陪兩個兒子完木製的火車玩具。這本該是件很美好的事,或者說,這就是傑克努力工作、準時回家所要追求的事情。直到他聽見兒子路克抬起頭說:「爸爸,你為什麼在看手機?」
#
前圖紙
#
生時間
#
閱讀筆記
4
1
前圖紙
2025/05/09
再轉一次魔術方塊(一):我從未想過魔術方塊有多抽象
譬如說把「還沒完成的地方當成『空格』或『槽位』」、「剛才『轉上去』了一次,所以等一下要『往下轉』回來」,對我來說可能是很清楚的表達,但從小孩的反應來說,我可以看出她的狀況是「講的時候好像聽得懂,自己要轉的時候就不會了」。
#
前圖紙
#
魔術方塊
#
教學
4
5
前圖紙
2025/05/09
再轉一次魔術方塊(一):我從未想過魔術方塊有多抽象
譬如說把「還沒完成的地方當成『空格』或『槽位』」、「剛才『轉上去』了一次,所以等一下要『往下轉』回來」,對我來說可能是很清楚的表達,但從小孩的反應來說,我可以看出她的狀況是「講的時候好像聽得懂,自己要轉的時候就不會了」。
#
前圖紙
#
魔術方塊
#
教學
4
5
前圖紙
2025/05/08
冷氣是天氣熱的唯一解嗎?當科技如此便捷,如何讓孩子練習解決問題?
這樣的小孩比其他小孩更難以接受無聊,一但他體驗過短影音那種「不間斷的」簡單刺激之後,要他自己發揮創造力,有時會需要更多的準備時間和心理動力。不過不至於讓人感到太悲觀的是,只要是有趣的活動,這些較容易沒耐心的人還是會不知不覺中投入進去,畢竟看到其他人玩得那麼開心,誰不想一同參與呢?
#
前圖紙
#
冷氣
#
科技
3
前圖紙
2025/05/08
冷氣是天氣熱的唯一解嗎?當科技如此便捷,如何讓孩子練習解決問題?
這樣的小孩比其他小孩更難以接受無聊,一但他體驗過短影音那種「不間斷的」簡單刺激之後,要他自己發揮創造力,有時會需要更多的準備時間和心理動力。不過不至於讓人感到太悲觀的是,只要是有趣的活動,這些較容易沒耐心的人還是會不知不覺中投入進去,畢竟看到其他人玩得那麼開心,誰不想一同參與呢?
#
前圖紙
#
冷氣
#
科技
3
前圖紙
2025/05/07
《生時間》閱讀筆記(一):別讓「預設值」花掉你的人生,為你真正想做的事情「生時間」
而且最棒的事情是,因為我們要做的是「設計你的日常」,這意味著,你將能每天都做一些自己最想做的事!我和本書的兩位作者都相信,這才是人的自由生活本來應該要有的樣子。
#
前圖紙
#
生時間
#
閱讀筆記
9
3
前圖紙
2025/05/07
《生時間》閱讀筆記(一):別讓「預設值」花掉你的人生,為你真正想做的事情「生時間」
而且最棒的事情是,因為我們要做的是「設計你的日常」,這意味著,你將能每天都做一些自己最想做的事!我和本書的兩位作者都相信,這才是人的自由生活本來應該要有的樣子。
#
前圖紙
#
生時間
#
閱讀筆記
9
3
前圖紙
2025/05/06
「還有人在等」不是你的責任,量能不足不該成為常態
且在托育與幼稚園開學之間可能的空窗期,似乎也尚無足夠完善的制度來為這些家庭提供協助。三歲生日之前要離開,好讓下一個正在排隊的孩子可以替補--當然,根據政策原來的設定,兩歲到三歲的期間已經是一種彈性的寬限了,但量能不足仍是最根本的問題。
#
前圖紙
#
量能不足
#
資源
5
2
前圖紙
2025/05/06
「還有人在等」不是你的責任,量能不足不該成為常態
且在托育與幼稚園開學之間可能的空窗期,似乎也尚無足夠完善的制度來為這些家庭提供協助。三歲生日之前要離開,好讓下一個正在排隊的孩子可以替補--當然,根據政策原來的設定,兩歲到三歲的期間已經是一種彈性的寬限了,但量能不足仍是最根本的問題。
#
前圖紙
#
量能不足
#
資源
5
2
前圖紙
2025/05/04
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或許你已經被網路「餵得太飽了」
相較於網路上那些「勁爆」、「刺激」的內容,日常生活中的經驗變得相形見絀。許多的活動我們沒參與過、許多的景象我們沒見過,但因為網路上充斥著看起來更厲害的事情,那些本該讓我們感到新奇興奮的事物被我們無視,結果是:我們「瀏覽」了很多,卻又什麼都沒親身經歷。
#
前圖紙
#
網路
#
無聊
9
1
前圖紙
2025/05/04
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或許你已經被網路「餵得太飽了」
相較於網路上那些「勁爆」、「刺激」的內容,日常生活中的經驗變得相形見絀。許多的活動我們沒參與過、許多的景象我們沒見過,但因為網路上充斥著看起來更厲害的事情,那些本該讓我們感到新奇興奮的事物被我們無視,結果是:我們「瀏覽」了很多,卻又什麼都沒親身經歷。
#
前圖紙
#
網路
#
無聊
9
1
前圖紙
2025/04/25
認知的本質化衝動與觀念間的時差
各式各樣、或大或小的「改變」一直在發生,於是每個人於各自經歷中形成的印象逐漸錯位、產生難以輕易跨越的「時差」。在不同的背景與時間環境裡,他們相信的事情都有足夠的說服力,可是當雙方碰面時,你的「真實」與我的「真實」相去甚遠。
#
前圖紙
#
刻板印象
#
認知
5
前圖紙
2025/04/25
認知的本質化衝動與觀念間的時差
各式各樣、或大或小的「改變」一直在發生,於是每個人於各自經歷中形成的印象逐漸錯位、產生難以輕易跨越的「時差」。在不同的背景與時間環境裡,他們相信的事情都有足夠的說服力,可是當雙方碰面時,你的「真實」與我的「真實」相去甚遠。
#
前圖紙
#
刻板印象
#
認知
5
前圖紙
2025/04/24
實現自己,你不需要那麼多壓力
對個人而言,真正最有價值的能力往往不是「被逼出來的」。而是因為他擁有一種強烈的、令人激動的自我實現內在動機。在那種自我動機之下,人們不是為了得到好表現或其他外在獎勵才去做,而是因為喜歡,所以即便沒人要你做,你也會一再重複,在一次又一次的自我修正後,表現自然愈來愈好。
#
前圖紙
#
自我實現
#
壓力
10
前圖紙
2025/04/24
實現自己,你不需要那麼多壓力
對個人而言,真正最有價值的能力往往不是「被逼出來的」。而是因為他擁有一種強烈的、令人激動的自我實現內在動機。在那種自我動機之下,人們不是為了得到好表現或其他外在獎勵才去做,而是因為喜歡,所以即便沒人要你做,你也會一再重複,在一次又一次的自我修正後,表現自然愈來愈好。
#
前圖紙
#
自我實現
#
壓力
10
前圖紙
2025/04/13
給孩子更多自由探索的空間,建立更對等的信任與溝通
相比起來,讓孩子更自由地結交年齡接近的鄰居小孩,讓他們擁有相對穩固且真實的社交圈,風險遠小於將他們關在家裡,讓他們把社交需求投放在素未謀面且可能心懷不軌的網友身上。而且,在家庭裡愈不自由的小孩,往往愈可能隱藏自己的部分生活,不透露給家長知道。畢竟知道了就會被阻止,根本沒有討論的空間,那還不如不要說。
#
前圖紙
#
親子
#
探索
5
前圖紙
2025/04/13
給孩子更多自由探索的空間,建立更對等的信任與溝通
相比起來,讓孩子更自由地結交年齡接近的鄰居小孩,讓他們擁有相對穩固且真實的社交圈,風險遠小於將他們關在家裡,讓他們把社交需求投放在素未謀面且可能心懷不軌的網友身上。而且,在家庭裡愈不自由的小孩,往往愈可能隱藏自己的部分生活,不透露給家長知道。畢竟知道了就會被阻止,根本沒有討論的空間,那還不如不要說。
#
前圖紙
#
親子
#
探索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