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img

教育、陪伴與成長

216公開內容

教育、成長、親子與師生,也包括如何成為一個更好的人的思考。

全部內容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優先
avatar-avatar
前圖紙
發佈於
  那個所謂的「元素定義」只是對一種傳統化學觀念的轉述而已,那既不是波義耳獨創的,他也並非想要用這個定義創建自己的「元素說」。波義耳真正的貢獻在於,他把「如何考慮元素」的關鍵從「物質的特性」導回到了物質本身,挑戰了古代自然哲學與傳統煉金術的邏輯,並且將「化學」這門學問,從它服務的實踐領域中獨立出來。
Thumbnail
avatar-avatar
前圖紙
  結果顯示,那些看過自己「老化」照片的受試者,平均願意多存下約30%的儲蓄。哈爾教授認為,這反映了當人們與「未來的自己」產生情感連結時,他們會改變自己的長期財務與道德決策。而任何能夠讓自己的未來變得更具體、鮮明、可視的方法,都能幫助我們做出從長期的眼光看來更明智的決策。
Thumbnail
avatar-avatar
前圖紙
  簡化的以「用/不用AI」、「學/不學AI」來二分,只會給出要嘛帶有嚴重誤導性、要嘛說了等於白說的粗糙結論,而沒有正確地認知到「能夠活用AI,讓自己做得更好」和「依賴於AI、少了AI就不知道怎麼做」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情況,去用前者的優點幫後者辯護,顯然不是一種好的論證。
avatar-avatar
前圖紙
發佈於
  但具體看這個例子的話,它看起來像是在相同框架中的爭論,譬如說那個問題可以是「孫悟空武力高強,強盜其實傷不了他。將對方打死是否不合比例?」;又或者對孫悟空來說,他是在保護其他可能被傷害的人、行使正義,並不是隨意殺生。題目並未呈現出兩人無法聚焦在相同框架,而更像是兩人在一個倫理學問題上有不同的立場。
Thumbnail
avatar-avatar
前圖紙
發佈於
  而之所以我們會那麼常盯著手機,不是因為手機提供了多棒的內容,而是因為,它就是如此地便利。我們可以隨時把它從口袋裡拿出來,而不像電腦的時代,我們首先必須為自己空出一段時間,在電腦前握著滑鼠正襟危坐。而手機不同,無論是走在街上還是癱在沙發,它成為我們生活中過於緊密的一部分,方便過了頭。
avatar-avatar
前圖紙
  但我覺得最有意思的事情是,當我們玩完這些顏料,要開始收拾環境時,對這些「什麼都能玩」、「什麼都好玩」的孩子來說,一個更好玩的遊戲開始了!好幾個人搶著要刷地,沒拿到刷子的人跑去拿水盆裝水、拿著清潔劑擠泡泡。在大人視角裡是有點累人的清潔活動,他們依然能玩得樂此不疲。
avatar-avatar
前圖紙
發佈於
  小機器人的移動方式也很單純,它可以朝上下左右任意一個方向移動。然而,因為它們的剎車系統全都壞掉了(噢不!),所以一定要撞到障礙物(牆壁或其他小機器人)才會停下來。遊戲的目標就是在時間之內,盡可能想出最少的步數讓對應的小機器人順利「回家」。
Thumbnail
avatar-avatar
前圖紙
發佈於
  就像海利最開始提到的,我們總想把自己的每一刻都塞滿。明明還有那麼多工作沒做,卻在「放空發呆」。我們相信自己正在拖延,而從沒有把「心靈神遊」、「做白日夢」當成一種有正面價值的活動。而當海利在普鎮度假,沒有未完成的事追著他跑時,「心靈神遊」成了一件沒有負擔的活動,可以更全面地體現它的積極作用。
Thumbnail
avatar-avatar
前圖紙
發佈於
  生命的不同階段裡,相同的價值會在我們心目中有不同的排序。就像在金融市場裡,我們總要記得保持一定的資金水位,讓我們抵禦未料想到的風險,並在真正的機會來臨時,不會只能乾瞪眼。時間也是如此,我們必須保持可以填入自己想做的事情的那些空白,過的有一點點無聊與清閒,來容納自己未來一切可能的潛力與發展。
很會共鳴一篇,謝謝你。
avatar-avatar
前圖紙
發佈於
  很多乍看之下非常簡單的遊戲,實際玩起來依然充滿樂趣與挑戰性。這些遊戲打破了我「兒童桌遊往往運氣成分太高或過於重複」的偏見,即便是整桌的成人去玩,也能夠得到許多歡樂。這一次,我想分別從「記憶類」、「平衡類」和「數字類」三種類型,分別推薦一款適合與學齡兒童一起遊玩的有趣桌遊。
Thumbnail
諾亞方舟那一款的動物模型真的好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