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img

女性書單

16公開內容
22私密內容

一個曾任職於媒體,現在開一間甜點店的愛書人,因為女性就以女性的觀點分享閱讀,一開始會分享較多的經典文學。

全部內容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優先
付費限定
在《碎片》中有封信看起來是出版社要求費蘭特針對「當時的義大利時事」寫一篇政治寓言小說被她拒絕了,她認為這些並不會起到什麼作用,提到「一個寫作的人,當然會冒一定的風險,但不會有生命危險或會進大牢」
Thumbnail
因為我有一半的文章都與政治相關,所以也曾經思考過這個問題,最後得出對自己政治文章的期許如下:1 顛覆眾人習以為常的觀點,以獨創的觀點取而代之2 因為講出了事實真象,一定會冒犯到某些特定政治立場的讀者3 具有穿越現實的錯綜複雜、打開通住真理之門的力量以目前被轉到關鍵評論網的幾篇文章來看,都是被罵得狗血淋頭,看起來至少有達到第2點的要求吧?完整文章連結如下,請不吝指教https://vocus.cc/article/643a99c1fd89780001714449
費蘭特寫給出版社的書信基本上就是很有禮貌地一再強調自己隱身的立場,祝賀出版社成立十五週年,說的她可以寫出任意主題的內容表達恭賀,但即使寫了事實也會受到懷疑,這次她決定只真摯的祝福,不賣弄文學⋯⋯
Thumbnail
這篇雖名為「雜談」,但從以分鐘為單位的勞動報酬寫到失眠和作家的敘事技巧,讓讀者我有一種跟著你的意識溜了一圈的窺視愉快感,文字好好看喔,謝謝分享
皇冠出版的艾諾中譯版的《La Place》中加上了《Une Femme》,兩本書分別寫其父親與母親的生平,父母親死亡相隔約二十年(出版年份相差四年),但在中文書名中只保留了《位置》,如果要更無聊的說,出版商在新的一版中為何要將以女性為主軸的故事附加在男性故事之下?
Thumbnail
付費限定
艾諾在書中一開始就表達了在父親過世後想著手寫關於父親的生平,以前不敢寫是怕別人覺得「我們不夠好」,我讀到這裡時被刺痛了一下,相同的陳述在《那不勒斯故事》中也有,她們花了幾十年的努力才離開原來的階級,如今又要把自己成長背景寫出來,但對於每個寫作者而言想逃避的不全是「階級」
Thumbnail
付費限定
我讀完《鎧甲的裂縫》後想到了,這應該就是我讀法國小說經常有的感受,說著一個很平常的故事,讀者在其中會自行想象出其他更高明的東西
Thumbnail
付費限定
去年十月初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公佈是安妮.艾諾後,我一時以為台灣的出版社並沒有簽進她的著作,其實在二十年前大塊文化有出版過,十二月因艾諾得獎又重新出版了一次,該月就刷了二刷。十月初以為台灣沒有(也可能是市面上找不到),便下載了英文和法文版各讀了一點,那時並不欣賞。
Thumbnail
付費限定
如果我有一間書店,這兩本書應該作為一組套裝 他們都有的共同點:作者皆為70年代出生的女性、皆在疫情間出版、都是以第一人稱視角也是真實的散文創作方式陳述廣義的社會學。
Thumbnail
付費限定
這篇文章作為我的READING LOG,有暴雷的部分也沒交代內容大綱,沒閱讀過《彼岸花盛開之島》的人或許會覺得是無聊的廢文。
Thumbnail
付費限定
信仰是超越宗教的信念,是不具邏輯的一種強烈的相信。在《百年孤寂》中提到生出有豬尾巴的後代、忘在櫃子許久的空瓶子變得太重、有個鍋子裡的水沒有火卻沸騰⋯⋯因懲罰和錯誤產生的迷信,那就是荒謬;《玫瑰的名字》中提到殺人兇手不會是地位低的僧侶,因為他們更加相信聖經中所寫的一切而不敢犯錯
Thumbnail
付費限定
《那不勒斯故事》第四冊兩人到中年,莉拉希望萊農透過寫作來改變她們生活的城區,她將自己搜集到可以扳倒邪惡家族索拉拉的資料交給萊農,兩人一起用文字將那些事實揭露出來,工作幾個月的過程中她們都充滿熱情,文章的呈現也很令人滿意,但是最後在報社發表卻沒得到應有的迴響,莉拉好像洩了氣的氣球。
Thumbnail
昨天在馬特市看到這篇文章時,想起自己當初踏入寫作的初心,就是認為文字是有力量的,那時候很天真的想用文字來改變這個黑暗的世界,所以在小說裡面寫了很多自己想要對社會表達的想法。不知道呢,寫得越久後,發現自己其實不夠強大到能做對的事情,選擇當個善良的人保持初心,哀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