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介:
由插畫家Ton Mak創作的這本圖文書,以「樹懶」這一隻慢吞吞、慵懶又可愛的動物,陪伴讀者一步步學會如何放慢腳步,作者以獨特的幽默與正念態度,用很生活化,簡單又溫暖的插畫,搭配輕鬆幽默的文字,帶出「正念」這個主題。除了療癒的插圖,還收錄了慵懶風趣的原文,耍廢的同時,也能輕鬆學英文。
𓏧
最近的你過得如何?很忙嗎?還是很充實?有記得抽空和自己好好對話嗎?距離上次放空腦袋、什麼都不想有多久了呢?
如果你正在經歷生活的低潮,這本書可能會像個溫柔的朋友一樣,輕輕點醒你,你已經很好了,不用那麼趕;如果你常常覺得人生像在趕火車,一睜眼就要跟世界賽跑,那麼這本書,可能會是你最需要的「減速慢行」提醒;如果你現在正被很多事情團團圍住,靜不下心來閱讀,也無心看場電影舒壓,那麼,這本用一個保養的時間,就能看完的可愛圖文書,非常推薦給你。
這本書,並不像嚴肅的心理學書籍,也不是很理論的正念指導,它用很溫柔的方式告訴我們:慢一點,深呼吸,享受當下,不用把所有事情都搞得那麼緊繃。
-
『有些日子,我們的心思跟火箭一樣快,想放慢腳步感覺超難,但想把每件事都做好,更是難上加難。』
這邊想給大家分享一段,來自我生活中的小小轉變。在習慣開始做瑜珈後,我會規定自己一定要做滿六組動作,可是,一天的時間就這麼長,若遇到事情太多時,這看似不長的一小時半,很容易就讓我產生壓力,那是一種必須把事情做到好的壓力…我甚至連著好幾天做夢,都會夢到被各種東西追逐,就因為我沒完成自己訂立的目標。
所以,我後來對自己說:「沒關係,我們不用全做完,一天至少做到一組就好,就一組。」神奇的是,當我這麼告訴自己以後,內心那股被時間追趕著的焦慮,忽然間就消失了。
然後,我漸漸學著在一週的幾天內,加入「空白」,這段時間我只留給我自己,不做些什麼也沒關係,或是,隨著那天的心情,想幹嘛就幹嘛,但老實說,沒做什麼的日子還比較多(笑)
-
『樹懶有時候真不好當,生活也沒什麼進展,還必須費好大勁才能完成一些小事,甚至連起床都是件不可能的任務。』
在一起共讀的《你可以習慣不在意》,也有討論到關於「放空」、「什麼都不做、什麼都不想」和「擁有獨處的時間」有多麼重要。那本書的作者枡野俊明,還提到一句禪語,叫做「忙裡偷閒」,意思是「無論再怎麼忙,都要抽空讓自己喘息」。他建議,讓大家找時間欣賞夕陽,讓腦袋放空,親身感受這種重整的感覺。
這跟Ton Mak筆下的這隻樹懶,天生就慢慢來、不急躁,非常相似,樹懶的形象也剛好和現代人忙碌、壓力大的生活節奏,形成鮮明的對比。他讓我明白,也許「耍廢」不是逃避,而是一種重整自己的方式。慢,不代表你落後了,只是你選擇用自己的節奏過日子。
可能有的時候,不是我們不努力,只是太累了而已。說到這,突然想到朋友曾抱怨過,說自己不想努力了,我聽著,只是笑笑地對他說:「那你應該過得很努力了,因為只有努力過的人,才會說不想努力了。」
-
『有意識地活著,我們的幸福就會擴大。吃飯,要細嚼慢嚥,一口一口享受;與人說話時,要記得停下來傾聽;走路,要用心去感受,別急,專注在當下。』
說回我的生活轉變,那幾天下來,我覺得自己好像慢慢找回節奏,因為減量了待辦事項的任務,反而更能專注在要做的事情上,依照今天的狀況彈性地調整,有意識的做出選擇,知道自己需要喘息一下,也能調侃自己:「我今天超廢,什麼事都沒做哈哈哈~」
偶爾我也會想,我是不是太縱容自己了?但轉念又想,若連我都不願善待自己,那麼,又還能期待誰來珍惜我呢?
很多人在耍廢(休息)之後,反而更能重整心態,那些當下看似毫無目的的行為,其實都在培養對生活的感受力。有時,這甚至是創作前的休眠期,讓靈感慢慢發酵的過程,當你處在這樣的階段,先別急著責怪自己「為什麼寫不出來」,可以換個方式思考──這種空白很重要。
你永遠可以慢下來,慢慢走,不用一直想「做出什麼」才覺得自己有價值。
-
整本書讀起來非常舒服,圖文搭配也很療癒,非常適合在覺得焦慮、迷失、或者需要一點點心靈慰藉的時候翻一翻。文中還有實用的「樹懶式冥想步驟」,幫助你找回內在的平靜與復原力,在混亂的世界中,找到安住自己的信心與溫柔,這就是這本書想呈現給你的。
跟著樹懶慢慢呼吸,慢慢生活,也許你會找到一種全新的節奏喲!
書名|樹懶的逆襲
作者|Ton Mak
繪者|Ton Mak
譯者|鄭煥昇
出版|時報出版
–
🌟喜歡這篇內容的話,歡迎追蹤我!
🌟「加入沙龍」以防漏掉新文章
🌟也歡迎小額支持,讓我持續創作♡
🌟如有工作或合作邀約,歡迎寄信➭ [email protected]
▐ 簡介:
由插畫家Ton Mak創作的這本圖文書,以「樹懶」這一隻慢吞吞、慵懶又可愛的動物,陪伴讀者一步步學會如何放慢腳步,作者以獨特的幽默與正念態度,用很生活化,簡單又溫暖的插畫,搭配輕鬆幽默的文字,帶出「正念」這個主題。除了療癒的插圖,還收錄了慵懶風趣的原文,耍廢的同時,也能輕鬆學英文。
𓏧
最近的你過得如何?很忙嗎?還是很充實?有記得抽空和自己好好對話嗎?距離上次放空腦袋、什麼都不想有多久了呢?
如果你正在經歷生活的低潮,這本書可能會像個溫柔的朋友一樣,輕輕點醒你,你已經很好了,不用那麼趕;如果你常常覺得人生像在趕火車,一睜眼就要跟世界賽跑,那麼這本書,可能會是你最需要的「減速慢行」提醒;如果你現在正被很多事情團團圍住,靜不下心來閱讀,也無心看場電影舒壓,那麼,這本用一個保養的時間,就能看完的可愛圖文書,非常推薦給你。
這本書,並不像嚴肅的心理學書籍,也不是很理論的正念指導,它用很溫柔的方式告訴我們:慢一點,深呼吸,享受當下,不用把所有事情都搞得那麼緊繃。
-
『有些日子,我們的心思跟火箭一樣快,想放慢腳步感覺超難,但想把每件事都做好,更是難上加難。』
這邊想給大家分享一段,來自我生活中的小小轉變。在習慣開始做瑜珈後,我會規定自己一定要做滿六組動作,可是,一天的時間就這麼長,若遇到事情太多時,這看似不長的一小時半,很容易就讓我產生壓力,那是一種必須把事情做到好的壓力…我甚至連著好幾天做夢,都會夢到被各種東西追逐,就因為我沒完成自己訂立的目標。
所以,我後來對自己說:「沒關係,我們不用全做完,一天至少做到一組就好,就一組。」神奇的是,當我這麼告訴自己以後,內心那股被時間追趕著的焦慮,忽然間就消失了。
然後,我漸漸學著在一週的幾天內,加入「空白」,這段時間我只留給我自己,不做些什麼也沒關係,或是,隨著那天的心情,想幹嘛就幹嘛,但老實說,沒做什麼的日子還比較多(笑)
-
『樹懶有時候真不好當,生活也沒什麼進展,還必須費好大勁才能完成一些小事,甚至連起床都是件不可能的任務。』
在一起共讀的《你可以習慣不在意》,也有討論到關於「放空」、「什麼都不做、什麼都不想」和「擁有獨處的時間」有多麼重要。那本書的作者枡野俊明,還提到一句禪語,叫做「忙裡偷閒」,意思是「無論再怎麼忙,都要抽空讓自己喘息」。他建議,讓大家找時間欣賞夕陽,讓腦袋放空,親身感受這種重整的感覺。
這跟Ton Mak筆下的這隻樹懶,天生就慢慢來、不急躁,非常相似,樹懶的形象也剛好和現代人忙碌、壓力大的生活節奏,形成鮮明的對比。他讓我明白,也許「耍廢」不是逃避,而是一種重整自己的方式。慢,不代表你落後了,只是你選擇用自己的節奏過日子。
可能有的時候,不是我們不努力,只是太累了而已。說到這,突然想到朋友曾抱怨過,說自己不想努力了,我聽著,只是笑笑地對他說:「那你應該過得很努力了,因為只有努力過的人,才會說不想努力了。」
-
『有意識地活著,我們的幸福就會擴大。吃飯,要細嚼慢嚥,一口一口享受;與人說話時,要記得停下來傾聽;走路,要用心去感受,別急,專注在當下。』
說回我的生活轉變,那幾天下來,我覺得自己好像慢慢找回節奏,因為減量了待辦事項的任務,反而更能專注在要做的事情上,依照今天的狀況彈性地調整,有意識的做出選擇,知道自己需要喘息一下,也能調侃自己:「我今天超廢,什麼事都沒做哈哈哈~」
偶爾我也會想,我是不是太縱容自己了?但轉念又想,若連我都不願善待自己,那麼,又還能期待誰來珍惜我呢?
很多人在耍廢(休息)之後,反而更能重整心態,那些當下看似毫無目的的行為,其實都在培養對生活的感受力。有時,這甚至是創作前的休眠期,讓靈感慢慢發酵的過程,當你處在這樣的階段,先別急著責怪自己「為什麼寫不出來」,可以換個方式思考──這種空白很重要。
你永遠可以慢下來,慢慢走,不用一直想「做出什麼」才覺得自己有價值。
-
整本書讀起來非常舒服,圖文搭配也很療癒,非常適合在覺得焦慮、迷失、或者需要一點點心靈慰藉的時候翻一翻。文中還有實用的「樹懶式冥想步驟」,幫助你找回內在的平靜與復原力,在混亂的世界中,找到安住自己的信心與溫柔,這就是這本書想呈現給你的。
跟著樹懶慢慢呼吸,慢慢生活,也許你會找到一種全新的節奏喲!
書名|樹懶的逆襲
作者|Ton Mak
繪者|Ton Mak
譯者|鄭煥昇
出版|時報出版
–
🌟喜歡這篇內容的話,歡迎追蹤我!
🌟「加入沙龍」以防漏掉新文章
🌟也歡迎小額支持,讓我持續創作♡
🌟如有工作或合作邀約,歡迎寄信➭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