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img

新冠科普

7公開內容
52私密內容

你想知道的、我想介紹的、你還不知道的

有關新冠與長新冠 (Long COVID)的科普知識、新知與最新訊息

知己知彼百戰敗勝,讓我們一起認識它、打垮它、完全滅了它 !

全部內容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優先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A.H.
發佈於
繼上個月更新了長新冠的四篇鬼故事,重點放在新冠和心血管疾病I、II與兒童與青少年。這周的2024年9月23、24日,秋意正濃的科學界又端出了剛出爐的二篇秋風瑟瑟的長新冠動盪餘波。這是關於長期存在的認知缺陷和網路世界過動症藥物搜尋激增的故事,再次驗證了新冠的持久影響,陰魂不散。。。
Thumbnail
❦ 莊小昕-avatar-img
2024/09/25
2
謝謝小a分享!真心希望台灣會好些!!🙏🙏🙏
2
A.H.-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9/26
1
❦ 莊小昕 ❤️❤️❤️
1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A.H.
發佈於
2024年八月,國際主流媒體的標題: 紐約時報: 新研究顯示,全球約有 4 億人受到長新冠的影響; 財富健康雜誌: 長新冠是一個價值 1 萬億美元的問題,無法治癒。專家們懇求各國政府醒悟過來。文中一開始稱長新冠幽靈 (the specter of long COVID)。。。
Thumbnail
Vivi Hsu-avatar-img
2024/08/14
5
新冠一直到現在還是在我們的生活周遭,跟鬼故事一樣,如影隨形😰
5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A.H.
發佈於
英國劍橋大學和西班牙馬德里康普頓斯大學及聖卡洛斯臨床醫院科學家於2024年8月2日在發表了《心血管疾病和covid-19:系統評價》,對繼發於新冠肺炎 的急性和慢性心血管併發症進行系統回顧。。。
Thumbnail
❦ 莊小昕-avatar-img
2024/08/06
3
謝謝小a分享及提醒!新冠真是揮之不去啊🤣
3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A.H.
發佈於
過去科學說: 身體自製的流氓抗體是新冠重症原因之一; 現在,《自然》在2024年的6月13日說: 流氓抗體可能導致長新冠。台灣此刻又進入新冠夏季波,感染新冠後產生的自身抗體,還會耍流氓,不僅可能造成重症,也可能長期的胡攪蠻纏的糾纏3年以上,要嘛糊里糊涂的長新冠腦霧,要嘛。。。
Thumbnail
❦ 莊小昕-avatar-img
2024/06/15
1
謝謝小a分享,台灣此刻又進入新冠夏季波,真是令人 唉……
1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A.H.
發佈於新冠科普
一個月前,我們知道“FLiRT”這個來調情的新冠變種,一個月後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商業頻道CNBC報導,FLiRT變種的病例在美國和歐洲正在上升。該組的主要病毒株是KP.2,截至5月11日兩周內所有病例的28.2%。FLiRT變種也侵入台灣,本土與境外占比分別為6%及11%。而國內三大病毒肆虐,急診一度
Thumbnail
❦ 莊小昕-avatar-img
2024/05/29
1
夏天已到來…FLiRT已到來……感謝小a分享及提醒!大家一起小心!!
1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A.H.
發佈於新冠科普
還記得國內剛開始有長新冠災情,最常提到的莫過於腦霧和糖尿病? 在一系列介紹長新冠腦霧後,國內近期糖尿病年輕化趨勢與「新生糖尿病」以及國人健檢常出現的紅字: 高膽固醇,這些問題和長新冠是否有關? 2024年的新科學證據提供了一絲線索: 好膽固醇和鐵蛋白是長新冠嚴重程度的關鍵標誌物。
Thumbnail
❦ 莊小昕-avatar-img
2024/04/14
1
環環相扣的影響,新冠病毒怎麼這麼奸詐,做了好多非常心機的事情>︿<
1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A.H.
發佈於新冠科普
2024年4月10日在《實驗醫學期刊》史丹佛大學醫學院科學家發表了一篇以間質巨噬細胞是病毒接管和炎症在人類肺部新冠肺炎起始的焦點為題的研究,揭開了以前被忽視的免疫細胞類型-間質巨噬細胞 (IM)允許新冠(SARS-CoV-2)增殖、誘導宿主促纖維化和誘發炎症,並破壞宿主細胞結構。最棒的是,史丹佛大學
Thumbnail
❦ 莊小昕-avatar-img
2024/04/11
1
謝謝小a的分享,長知識了~但我覺得CD209受體&ACE2受體,可能也不是故意要變成叛徒……
1
A.H.-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4/11
1
❦ 莊小昕 都是妖新冠惹禍!
1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A.H.
發佈於
這裡策展的是《細胞代謝》(Cell Metabolism)2024年2月23日的研究: 腸道微生物共代謝物 2-甲基丁醯肉鹼通過結合和啟動整合素 α2β1 加劇血栓形成。
Thumbnail
這個發現滿有趣的。好奇研究裡有發現哪些菌種會特別產生大量的2MBC嗎?另外SARS-CoV-2感染與血液中2MBC量增加的關聯性在研究內是否有提到一些推測?
2
A.H.-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2/27
2
演化之聲 The Sound of Evolution 一篇2024年1 月 9 日發表在<<微生物>>的SARS-CoV-2 後的腸道微生物組破壞,綜合回顧研究,你可能會有興趣。裡面討論的許多腸道微生物,我和它們實在不熟,也不是現階段我探究的方向, 就提供給你參考一下~Righi E, Dalla Vecchia I, Auerbach N, Morra M, Górska A, Sciammarella C, Lambertenghi L, Gentilotti E, Mirandola M, Tacconelli E, Sartor A. Gut Microbiome Disruption Following SARS-CoV-2: A Review. Microorganisms. 2024 Jan 9;12(1):131. doi: 10.3390/microorganisms12010131. PMID: 38257958; PMCID: PMC10820238.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10820238/我所關注的新冠後腸道菌群失調和益生菌潛在的治療益處關係,該論文也有提到: "總之,益生菌、益生元、FMT和其他旨在通過調節腸道微生物群來恢復生態穩態的策略是有前途的,並且代表了改善或抑制 COVID-19 嚴重程度的佐劑方法。"不過,果然益生菌"目前缺乏大規模的研究,還沒有相應的治療指南。因此,雖然在 COVID-19 中操縱和恢復腸道微生物群的治療前景很有希望,但需要更多的研究和更大規模的試驗來證實其潛在療效。" 而且,"還應考慮其安全性,並進一步進行隨機對照試驗,以確保其使用不會誘發新的胃腸道症狀或繼發感染。"
2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A.H.
發佈於
2024年1月《科學》(Science)期刊的最新研究發現,長新冠中的免疫損傷(Immune damage)可能來自先天免疫防禦系統中「補體系統」(Complement System)的局部啟動誘發血栓炎症...
Thumbnail